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与朱元思书练习试题(含答案).doc
4页11* 与朱元思书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轩邈(miǎo)泠泠(líng) 嘤嘤(yīng) 经纶(lún)横柯(kē) 鸢飞(yuān) 戾天(lì)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从流飘荡 从:跟、随(2)任意东西 东西:向东或向西(3)一百许里 许:表示约数(4)急湍甚箭 甚:超过(5)互相轩邈 轩邈:往高处远处伸展(6)泉水激石 激:冲击,撞击(7)鸢飞戾天 戾:至、到达(8)经纶世务 经纶:筹划、治理(9)横柯上蔽 柯:树木的枝干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朝代)文学家。
2)文章总领全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与《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6.在文中各找出一句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7.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四处)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你们班级正在举办以“富春江风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下面四幅关于《与朱元思书》的书法作品,属于楷书的是(B)A B C D(2)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陶醉于富春江的优美景色,南朝梁吴均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唐朝韦庄称“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宋代苏轼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元代吴桓赞“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如果现在要从中挑选一句作为富春江旅游推介的宣传语,你会选取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示例】我选吴均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因为他是第一个从文学角度来描写富春江之美的人,后来赞誉富春江的诗文大都受到他的影响,而且这一句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富春江美景的特色;从宣传语的角度,这一句八个字,读来也铿锵有力。
9.作者在描摹“异水”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分析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如,“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托水之清秀,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又如“直视无碍”从人的角度,侧面烘托出水的清澈02 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2)水皆缥碧 皆:全,都(3)负势竞上 负:凭借(4)望峰息心 息:使……平息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的江水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它们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1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不仅使景物显得生气勃勃、富有情趣,而且充分表达了作者观赏景物时的深刻感受和对景物的深厚感情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第一段中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对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C.第二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水清澈、湍急的特点D.第三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出山中热闹的景象解析:D项“以静写动,显示出山中热闹的景象”有误,应为“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之寂静”)14.简要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均好学有俊才沈约①尝见均文,颇为称赏天监初,柳恽②为吴兴太守,召朴主簿,日引③与赋诗节选《梁书》,卷四十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沈约:南朝史学家、文学家②柳恽:南朝齐时诗人③引:招引,这里可理解为“请”示例】介绍吴均的生平及才华(文章得到名家的称赞)03 拓展阅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 维近腊月下,景气①和畅,故山殊可过②足下方温经,猥③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④感配寺,与山僧饭讫⑤而去北涉⑥玄⑦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⑧昔携手赋诗,步仄径⑨,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⑩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①景气:景色,气候②故山殊可过: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故山,旧居的山,指王维的“辋川别业”所在地的蓝田山过,过访、游览③猥:不合时宜地④憩:休息⑤讫(qì):完⑥涉:渡⑦玄:黑色,指水深绿发黑⑧曩:从前⑨仄径:狭窄的小路⑩雊(gòu):野鸡鸣叫15.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故山殊可过 故:旧的(2)足下方温经 方:正,刚刚(3)复与疏钟相间 疏:稀疏(4)倘能从我游乎 从:跟、随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不敢不合时宜地打扰,就自行到山中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17.第二段中写了哪些声音?有什么特点和作用?(3分)写了深巷的犬吠声、村墟的夜舂声、山寺的疏钟声1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1分)写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轻盈1分)18.作者借这封书信表达了对朋友怎样的愿望?(2分)【示例】作者在文中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地提出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愿望。
附参考译文: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不敢不合时宜地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住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在叫,叫声像豹的叫声一样夜晚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随的仆人已经入睡,多么思念从前(你与我)挽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鸡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要到来了,(你)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不是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然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