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机械自然观.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51137722
  • 上传时间:2022-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2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机械自然观之起源机械论自然观渊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肇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勃兴于 近代科学革命中,19 世纪后半叶受到挑战,20 世纪初渐趋衰微,在 西方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居于统治地位有年,其成就骄人其缺陋 也尖锐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 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 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在西方文化中,自 然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政治关系,因而当自然 被工具化、遭受迫害的同时,女性也未能幸免,同样遭受着人格丑化 和迫害生态女性主义从人性、价值和公正的伦理视角对机械论自然 观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大约在 16 世纪到 17 世纪,一种与希腊有机论 自然观相对立的新的自然观开始兴起,并迅速取代前者占据主导地位 正像希腊自然观借助“生命机体”的隐喻,新的自然观也建立于一个 奇特的隐喻——“机器”的隐喻之上:自然界是一架机器,一架由各 种零部件组装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则、朝着一定的方向运转的机器和 希腊自然观一样,在这个隐喻中,自然界的秩序、规律、目的也被认 为是源于某种精神性的东西;所不同的是,希腊哲学家认为精神在自 然之中,是自然界固有的,而新时代的哲学家则认为,精神是自然之 外的“超越者”,即“上帝”。

      上帝设计出一套原理,把它放进自然界 并操纵自然界运动,而自然界本身完全是被动的、受控的,它仅仅是 一架“机器”这种新的自然观被称作机械论的自然观牛顿力学的巨大辐射效应 笛卡尔构筑了十七世纪科学的概念框架,但他把自然看作是一架受精 确的数学法则支配的完善的机器的观点,还只是一种幻想,牛顿力学 的巨大成功使其梦幻成真由此近代机械自然观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 套世界统一性理论,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一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牛顿科学看来,物质的宇亩是被精巧地设计出来的巨大的机械 装置,它服从于无比美妙的决定论的运动规律世界大机械由数量巨 大的运转部件组成,所发生的一切都存在一定的原因,并会产生一定 的后果,只要能够知道该系统在任何时刻的状态的所有细节,原则上 就可以绝对地预言该系统任何一部分的未来;也就是说复杂的事物集 合只要分解成自然的相互作用,人们就可以理解,这是一种典型的分 析方法从科学史考察,科学方法的发展,自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四 十年代,二百年来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始终是分析方法占有主导统 治地位这种方法把整体分解为或还原为各个部分的整体性,以部分 为首要,以整体为次要,整体的动力学性质来源于部分的特征,而不 是部分的整体性。

      割裂了部分和整体之间的许多丰富而具体的联系, 所以人们习惯地把近代以分析为主 (或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简称为 分析方法或还原方法,还有人称之为“原子论的思维方法”过分强 调割裂碎片的分析方法成为我们一般思维和专业学科的特征,成为所 谓的专业化思想的理论基础专业化思想在各自小范围内设立了一种 无形的屏障,令没有步入这个殿堂的人望而生畏,令相关学科的专家 难以沟通和交流,甚至同一学科的工作者之间也少有共同语言并且, 这种分析方法还导致了科学中广泛的还原论态度——一种相信复杂 现象的所有方而都可以通过将其还原为各个组成部分来理解的信念, 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导致一种识见树木 不见森林”,只见自然对人的功利的一而,未见人对自然应有的责任 和义务,只把自然当作索取财物的宝库,而不把自然当作与人共生的 伙伴对此,恩格斯曾批评说:“形而上学就是以这些障碍堵塞了自 己从了解部分到整体、到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从而使人们忘记了 同自然的一衣带水,一奶同胞的关系,导致了现代社会的生态灾难 牛顿模型成为科学的核心模型,塑造了科学发展的标准模式十八世 纪和十九世纪对牛顿力学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牛顿的理论能够解 释从行星、月亮、慧星到最细小物体的运动、潮汐以及和引力有关的 各种现象牛顿的数学世界系统很快地作为正确的实在理论建立起来 并且在科学家以及一般公众中激起了巨大的热情,由笛卡尔提出的世 界是一架完美机器的图景,从此被认为是经过证实了的事实,而牛顿 则成为它的象征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各种学科都效仿牛顿体系来 构造自己,牛顿物理学成了“硬科学”的样本,一切学科的构筑、建 立和发展都以此为标准科学家越是能够积极地仿效这种物理学方法 对这门科学概念运用的越多,这门学科在科学界的地位就越高近代 科学体系正是以此为基础,按此方式建立起来的,并且一直至今日仍 旧发挥着它的影响二.机械自然观的完整性机械论自然观的经典表述是笛卡尔的二元论笛卡尔认为, 自然中同时存在着两个实体:心灵和物质它给实体下的定义是:“所 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依赖别的事物的 一种事物〔3〕在笛卡尔看来,心灵和物质作为平行的实体互不依 赖,互不决定,互不派生物质的属性是广延,心灵的属性是思维 这里的物质不是具体的物体,尽管它可以涵盖物体;心灵也不是人的 心灵,尽管它可以涵盖人的心灵同样,广延也不是物体的具体的空 间属性,而是几何学上的广延;思维也不是人的思想活动,而是自然 规律。

      物质和心灵是自然中的两个实体,是自然存在的区分,是自然 的最高抽象在这一点上,笛卡尔的二元论依然承袭着希腊自然哲学 的知识范式,但两者的实质内容有着根本的差别在希腊,心与物、 形式与质料在自然这个生命机体的统摄之下是直接同一的,因而希腊 哲学的主流始终是一元论的但是,笛卡尔认为,只有上帝才算得上 实体,物质和心灵都依赖于上帝他称上帝为“绝对的实体”,称物 质和心灵为“相对的实体”这样,借助于“上帝”,笛卡尔从形式上 保全了他的哲学的完整性三、 机械自然观的哲学基础—笛卡尔哲学笛卡尔通常被看作是近代机械论哲学的奠基人,同时他还是一位 杰出的数学家他的哲学观深受物理学和新天文学的影响:他不接受 任何传统知识,但却提出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思想体系;他认为一个全 新的科学,可以一般性的解决所有连续和不连续的数量问题;认为有 一种方法可以构造一个具有绝对确实性的完整的科学,这种科学应象 数学一样,以不证自明的初始原理为基础为寻找这个不证自明的初 始原理,构造一个完整、精确的自然科学体系,笛卡尔用彻底怀疑的 方法,怀疑可能怀疑的一切,包括传统的知识、自身感官的印象,甚 至他有一个身体这样的事实,直到达到不能怀疑的事物:即我自己作 为一个思维者在怀疑。

      由此,得出了他的著名论断:“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从中推断出人的本质要素在于思维,人们清晰和明确想到的东 西都是事实他坚信,人类要获得关于真理的确定性知识,除了明显 的直觉知识和必要的演绎外,别无他路这是笛卡尔重建知识大厦的 基础和工具对笛卡尔来说,“我思”比“我在”更确实,二者是独立分开根 本不同的他指出:“在属于精神的肉体这一概念中什么都没有包括, 而在属于肉体的精神这一概念中也是一无所有笛卡尔在精神和物 质之间进行的这种划分对于西方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意识 到我们自己是作为隔离的自我存在于我们的肉体中的它开始了人对 世界的分离性认识,造成了二元化的世界:即物质世界同人的精神世 界分离,无机界和有机界分离,自然哲学同道德哲学分离,自然科学 同人文科学分离当主体与客体、精神(心灵)与物质(身体)已被一分 为二时,人们就很自然地要提出这样的问题:精神如何把握或认识那 些与自己完全相异的东西,如何把握或认识那本质上是机械的、非精 神的自然?这是自笛卡尔以来一直让哲学家们费尽心思的问题,说自 笛卡尔以后西方哲学的兴趣中心由本体论转入认识论,便根源于此 主客二分以后,人类在实践上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问题,也就不再象古 代那样毫无疑问了,人类该如何对待这完全异在于人类的对象呢?自 然曾以其洪水、地震等加害于人类,牛顿以后的科学及其应用的成功, 日渐给予人类以制服自然、战胜自然的信心,于是人类日益以征服者 的姿态君临于这“异在”于自己的自然了。

      因此,可以说笛卡尔的分 离论成了机械自然观的理论前提笛卡尔认为,物质是形体世界里唯一的客观实体,一切形体都是 做机械运动的物质他对物质运动、天体运动以及人体的运行机制都 做了机械论的解释在笛卡尔看来,物质宇宙是一架机器,并且仅仅 是一架机器物质是无目的、无生命、无精神的,自然地按照力学定 律运转,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按照其各个部分的排列和运动 来加以解释这一力学图景在笛卡尔之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科学规范 同时,笛卡尔将其力学的物质观扩展到了生命有机体植物和动物被 看作是简单的机器,人本身也只是理性灵魂的寄宿地,这个理性灵魂 是通过大脑中央的松腺与身体相连只考虑人的身体,它便与动物机 器没有什么区别笛卡尔详细地说明了身体的运动和各种生命功能可 以怎样归结为机械操作以此来说明生命有机体不过是自动机而已笛 卡尔时代制钟技术达到了高度完善的程度,因而时钟成为其它自动机 的光荣典范笛卡尔将动物与齿轮和弹簧所组成的时钟相比,他将这 种比较又扩展到了人的身体:“我认为人的身体也是一架机器这样,笛卡尔试图用他的分析思维方法,把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按 一种单一的机械原理系统来给出精确的解释笛卡尔给了科学思想一 个总的框架-一自然图景是一架受着精确的数学法则支配的完美的机 器。

      从有机体到机器的自然图景这一巨大的变化对人们对待自然环 境的态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地球作为生命有机体和养育之母的形 象成为一种文化束缚限制着人类的各种行动人们不会毫不犹豫地去 杀害母亲,到她的内脏中去挖掘金子,肢解她的身体„„只要地球 被认为有生命,有感觉,对它进行的破坏性行为都可以被看作是对人 类行为道德的侵犯科学的力学化发生之后,这种文化束缚便消失 了笛卡尔把宇亩作为机械系统的观点从“科学”的角度认可了对自 然的操纵和利用,并成为西方文化的典型特点事实上,笛卡尔本人 就持这样的观点,即科学的目的就是支配和控制自然,强调科学的知 识可以用来使我们成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笛卡尔坚信科学知识的确实性,认为他的终生天职就是在所有的 学习领域中把真理从谬误中区分出来他写道:“所有的科学都是确 实的、明晰的知识,我们不承认那些仅仅是很可能的知识,被判定可 以相信的事物只能是完全为人所知并毫无疑义的事物对科学知识 的确定性概念是笛卡尔哲学和由此而来的世界图景的真正基础,正是 基于笛卡尔的这种思想,西方科学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即把 严谨、精细的知识看成是所有知识当中最重要的直到今天,笛卡尔 的关于科学真理的信念仍然广为流传,并且深刻地反映在作为西方文 化象征的唯科学主义中,成为西方文化的最显著的特点。

      我们社会中 的许多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非科学家,都确信科学的方法是理解宇 亩的唯一有效的方法,科学就是一种确定无疑的真理尽管这种方法 在许多问题上和许多领域中,或是在科学发展的某一时期都不失为一 种严谨求实的信念和方法,但是它缺乏整体意义上的直觉顿悟,模糊 意义上的超然智慧二十世纪的物理学非常有力地说明在科学中没有 绝对的真理,所有的概念和理论都是有限的和近似的笛卡尔对自然和科学的认识基本摆脱了目的论和唯灵论的束缚, 对后来机械观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他的哲学也明显地表现出旱期 机械论自然观的弱点:参照当时的机械技术进行朴素直观的类比,没 有用力、速度、空间、时间等科学的概念去把握自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