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斯峄山刻石全本.doc

41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39532906
  • 上传时间:2023-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0M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斯峄山刻石全本峄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书 高218厘米,宽84厘米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战乱,原石被野火焚毁此石是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四年(公元 993年)郑文宝根据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阴有郑文宝题记《峄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由宋代人所刻的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为最佳,现藏在西安碑林里    在秦的统一事业之中,一个重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文字中国的汉字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从最早出现在陶器上的符号,刻划在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和铸造在钟、鼎上的金文,以及到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文(大篆),只有在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李斯等人才用小篆统一了中国文字李斯曾经说过:上古创造大篆字体,广为流传,但由于时间久远,人们多不能认识所以现在删掉繁杂笔划,省略异体字形,改进成为小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对发展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途巡视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于峄山之上。

      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还有一套书法理论,他在谈到用笔的方法时说:写字,用笔要急速回转,折画要快,象苍鹰俯冲盘旋一样收笔好比游鱼得水,运笔就象景山行云,笔画的轻重、舒卷,应自然一体,大方美观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书艺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