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docx
9页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细胞的生活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1、 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1、 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2、 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3、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有12对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1、 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 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3、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1、 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1、 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2、 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1、 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 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2、 另外几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草履虫为例:如图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的一面: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2、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有害的一面: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8、生态系统组成: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9、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10、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11、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1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从总体看,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1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14、生物圈范围: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1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