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全国统招专升本语文真题二卷(含答案).docx
8页备考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全国统招专升本语文真题二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宋代文坛并称苏辛的是()A.苏舜钦、辛弃疾 B.苏舜钦、辛赞 C.苏轼、辛弃疾 D.苏轼、辛赞 2.诗风飘逸自然、词彩瑰玮绚丽的诗人是()A.高适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3.侯方域在《马伶传》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A.比喻 B.借代 C.拟人 D.象征 4.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A.《饮酒》 B.《短歌行》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蜀相》 5.营造了一个梦一般的凄婉迷茫的审美意境的诗作是()A.戴望舒《雨巷》 B.穆旦《赞美》 C.徐志摩《再别康桥》 D.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6.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A.《永别了,武器》 B.《老人与海》 C.《丧钟为谁而鸣》 D.《太阳照常升起》 7.《诗经·蒹葭》白露为霜中的为意为()A.凝结成 B.是 C.因为 D.如,若 8.《风波》在总体上采取的是()A.象征手法 B.对比手法 C.白描手法 D.隐喻手法 9.《短歌行》(其一)的作者是()A.屈原 B.曹操 C.杜甫 D.王昌龄 10.茅盾创作的《蚀》三部曲是()A.《童年》《在人间》《母亲》 B.《幻灭》《动摇》《追求》 C.《雾》《雨》《电》 D.《春蚕》《秋收》《残冬》 二、填空题(10题)11.忧心烈烈,____12.陆游《关山月》:中原干戈古亦闻,____?13.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指的是____14.六军不发无奈何,____。
《长恨歌》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滟滟随波千万里,____16.杜甫《兵车行》:____,天阴雨湿声啾啾17.知不可乎骤得,____《赤壁赋》18.中原干戈古亦闻,____?19.____,道义为之根《正气歌》20.溯洄从之,____《诗经·蒹葭》三、阅读理解(10题)21.李叔同早年曾是热血的爱国青年,后来却出家为僧对李先生出家的选择,请发表你的看法22.阅读下面的文字: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节选)请回答这里所说的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23.(2)对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一句,梁启超曾称赞为奇语这一句奇在哪里?请赏析24.(五)阅读《门槛》开头的几段文字:我看见一所大厦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雾高高的门槛外面站着一个女郎……一个俄罗斯女郎浓雾里吹着带雪的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出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问着: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做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我知道。
女郎这样回答请回答《门槛》一文属于什么文体?说明其特征25.写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及其比喻意义26.阅读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请回答上片写春有何象征意义?27.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是什么?28.在《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详写他植者的种树方法是()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吾不言其长 C.态度马虎 D.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29.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0.本诗在形式上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四、现代文阅读(1题)31.作者为什么说憧憬于你们的生活?为什么又感慨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五、单选题(0题)32.下列属于余秋雨作品的是()A.《生死疲劳》 B.《乡愁》 C.《文化苦旅》 D.《听听那冷雨》 六、单选题(0题)33.简报在格式上不同于一般公务文书的突出特点是()A.有独特的报头 B.有标题 C.针对性、指导性强 D.材料新颖 参考答案1.CC苏辛是北宋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二人同为豪放派的代表词人2.CC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豪迈,想象奇特丰富,词彩瑰玮绚丽,风格飘逸自然3.BB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借代,顾秉谦是明代昆山人,这里是借相国故乡代指相国本人4.D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是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四个选项中只有《蜀相》是近体诗其余三项属于古体诗5.A6.B海明威是二十世纪美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家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这是他晚年的力作,也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1954年,海明威以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7.AA白露为霜的为意为凝结成,整句话的意思是白露凝结成了霜8.C《风波》在对人物的言行、形象及环境描写时,都采用了白描手法9.BB《短歌行》(其一)的作者是曹操10.BB《蚀》三部曲,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通过对革命分子心灵世界的细腻描写,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大革命前后革命营垒中存在的矛盾与分化《蚀》从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独特角度来反映大革命,丝毫不回避历史教训,显示了茅盾对中国革命及中国社会的认识、把握以及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11.载饥载渴12.岂有逆胡传子孙13.共叔段14.宛转蛾眉马前死15.何处春江无月明16.新鬼烦冤旧鬼哭17.托遗响于悲风18.岂有逆胡传子孙19.三纲实系命20.道阻且跻21.李叔同先生早年是热血青年,一心救国救民, 但在当时的环境中, 经历过许多挫折,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因为对黑暗的现实无比绝望,所以选择了出家,以明心志,以示反抗。
言之有理即可)22.德拉和吉姆23.(2)①比喻奇,飞花和梦,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作者却发现了它们之间的轻和细的共同点,将四种原本不相干的事物组成了新奇的比喻②构思奇,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喻抽象,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却说飞花如梦,丝雨如愁,这样从抒情主人公的感受出发,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孤寂和忧愁24.散文诗散文诗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特点,兼有散文的形式和诗歌的韵律节奏美,题材丰富,形式短小灵活25.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以别离的笙箫喻环境和心境的悄悄26.春意阑珊象征对南宋朝廷暗淡前途的担忧27.采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反诘语气的使用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28.D与长人者好烦其令构成类比关系的是他植者的种树方法,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29.举例论证(归纳论证)、对比论证30.这首诗在形式上最主要的特征是通体对仗,不仅上下两句对仗,而且首联还有句中对如首句风对天,急对高;第二句渚对沙,清对白;对仗十分工整,富有节奏感31.憧憬儿童的童真、童趣;对孩子们长大后将失去童心而悲哀32.C33.AA简报在格式上不同于一般公文的突出特点是有独特的报头。
简报在首页间隔横线以上的部分称为报头,由简报名称、期数、编发单位全称和编印日期等项目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