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自然角趣味观察与管理的实践研究.docx
6页小班自然角趣味观察与管理的实践研究 倪春晓《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应能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关心环境,亲近大自然,喜欢探究小班幼儿对生命的认知还处于懵懂阶段,只有通过亲自参与种植和管理才会获取直接的感知经验自然角是孩子们接触自然、探索生命的窗口在自然角的创设与日常管理中,幼儿积极与之互动、探索充满趣味性的自然角可以有效激发小班幼儿与之互动的兴趣,从而引导幼儿感知和发现自然角的趣味很多专家学者都对自然角创设和管理有过相关论述,在学习了他们的相关论述后,我结合实践,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及认知特点,深入挖掘自然角之趣,引导幼儿与自然角有效互动,鼓励和支持幼儿与自然角“对话”,从而帮助小班幼儿建立自主管理自然角的意识和兴趣,习得更多关于大自然与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实施一、自然角创设显童趣(一)生长之趣教师在投放观赏性植物时,投放的量要适宜,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要选择生长变化明显的、常见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植物,也可以加入一些较罕见的植物,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观赏兴趣教师在选择种植品种时,要注意结合季节和时令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时候辛苦种下的植物常常会在长高后不久死去。
究其原因,除了日常护理不善之外,很大—部分原因是忽略了季节性特点因此,我们要结合时令选择不同的种子进行种植无论是蔬菜还是花卉,都需要在适宜的季节播种,经过观察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结籽、收获等过程,幼儿才能够充分感受到生命生长的过程以及其带来的惊喜二)情境之趣小班幼儿对自然物的喜爱通常是先被其外在有趣的形象、鲜艳的色彩等所吸引,逐步产生积极的、愉悦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愿望和行为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这一认知特点来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可以从故事情境的创设、植物的造型改变、种植器皿的选择等方面来考虑小班幼儿适合人手一份,花盆可以是可乐罐做的,可以是皮球做的,也可以是废旧玩具做的……形形色色、造型迥异的“花盆”共同装扮出充满爱意的自然角,也点燃了幼儿参与观察管理的热情长长的蒜叶像小姑娘的长头发,给它系个蝴蝶结,短短的蒜叶是弟弟这是蒜爸爸,那是蒜妈妈,大蒜的一家在干什么?”这些有趣的情境让幼儿乐在其中,愿意深度探索三)空间之趣我们通常会将自然角划分为观赏区、种植区、实验区、饲养区等区域,区域的科学划分、有效融合,打造出具有生态感的自然空间为了方便幼儿参与管理,科学合理地划分区域是很有必要的。
在划分这些区域时,我们还应考虑将需要勤浇水的和不需要勤浇水的植物分开摆放,方便幼儿观察管理,潜移默化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我们还可以将生长类植物分开摆放,可垂吊,可平铺,有效利用墙面、地面等不同空间,避免了在护理时相互干扰如此,幼儿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一个美丽的花园在考虑区域合理划分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区域间的相互融合例如:饲养区的有机肥料可以供植物生长,种植区的果实可以用来喂养饲养区的小动物,一个小小的生态链就此建成,大大地丰富了幼儿的探索范围二、自然角管理显知趣(一)标志之趣用有趣的标志来暗示护理方法和规则小班幼儿缺乏照顾动植物的方法和经验,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积极引导在有效划分区域之后,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有趣的标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有效照顾自然角中的动植物例如:在勤浇水的区域标注“三滴水珠”,在耐旱植物区标注“一滴水珠”;饲养区可标注草和饲料的标志,量得多少也可以用“三棵小菜”“两粒饲料”等来表明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实现自主管理自然角,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同时,这个过程中也渗透有点物对应的数学知识,看似简单,却有着不同层次的挑战难度,幼儿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二)工具之趣管理工具的选择在考虑有趣的同时还要注重适宜性,要方便幼儿自主取放和使用。
教师结合小班幼儿的动作及各方面能力发展特点,投放适宜的工具,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照顾自然角的兴趣,发展其自主照顾自然角的能力例如,将输液管挂在墙上给植物浇水,能很好地控制浇水量;将麻绳、海绵等具有吸附性的物品放在水壶中,对植物进行悬吊式浇水,也非常有趣;废旧的洗发水瓶也能很好地控制浇水量,幼儿事先在花盆上标注好相应数量的小雨点,浇水时根据小雨点数量按几下洗发水瓶即可,方便易操作有些玩具水壶小巧可爱,但我们在实际使用时会发现,玩具水壶里的水很难喷洒出来,导致水全部从侧面溢出或者浇不到目标位置,还会弄湿地面和鞋袜这种好看却不实用的工具是不可选的如果把它换成小水瓢,幼儿会更容易操作和取放,更能激发和自然角积极互动三)展示之趣根據小班幼儿的能力发展与思维特点,他们的探索能力仍处于“摇篮”阶段,更多的是对自然角中各种明显变化的关注如何有效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索呢?对此,记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浇水、喂食等之后插一个爱心插牌,用照片及时拍下孩子在自然角中的发现,在评价环节—起分享;师幼共同制作植物或动物成长展示海报,幼儿可以从海报的内容中发现、思考和回忆美好的探究旅程;等等趣味展示,展示每一段探究历程和幼儿研究痕迹,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已有经验信息,提高参与管理和探究的积极性。
三、自然角丰收显乐趣自然角的植物成熟以后,结出的果实可供幼儿观察和欣赏,也可以供幼儿品尝,增加幼儿参与自然角活动的幸福感例如:我们可以请厨房师傅将小朋友们种的大蒜炒—炒,然后大家一同分享;还可以将在自然角收获的萝卜做成凉拌小菜;或者用孩子们刚剥好的蚕豆烧一锅汤……师幼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幼儿通过利用多感官与自然角亲密接触,在自然角里体验到了完整的生命过程四、生态课程显风趣在课程和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的课程资源贴近当下的时令节气以及小班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特点,有效地结合主题,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参与观察和管理的兴趣例如,在“秋天真美丽”主题活动中,师幼在自然角中布置出丰收的景象,里面有秋天里的水果娃娃、农作物娃娃、树叶拼贴画等,造型丰富、多样、有趣,能有效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结合主题课程的开展,教师可以考虑投放一些低结构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作为幼儿观察探究的内容小班幼儿的学习探究特点是只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主动观察的动机,因此,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和身边易得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受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主要依赖于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或摸到的自然角材料。
例如:秋天里的落叶随处可见,其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煞是好看,除了可以将其投放到美工区,教师还可以在自然角创设这样的观察和探究区域;散步时捡回来的一块小石头,可以观察其颜色、纹理和形状特点在兴趣的引领下,幼儿拾来了更多不同类型和形状的石头,教师将这些石头放进自然角,促成了“石头的秘密”主题活动的生成自然角里,还有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小动物,有小乌龟、小兔子、蚕宝宝等,幼儿会争着给它们喂食、做窝,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有趣的话题,大家共同讨论和实践,动物主题应运而生幼儿在自然角里不仅仅是照顾植物与动物,还可以进行创作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画笔、纸等其他低结构材料,幼儿可以自由地写写画画、拼拼摆摆,自然角变得更加生动且富有生命力五、家园共育显“协趣”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自然角作为幼儿学习的一个窗口,家长的加入会给自然角带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家长带领孩子一起给小动物喂食,给植物浇水,一起采摘和品尝……这里俨然是一个亲密的亲子活动场所一个充满趣味的自然角,会促使小班幼儿有许多“话”要和自然角说一说自然角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是幼儿亲近自然的重要途径在探索自然角的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自然角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我们的孩子在实践中逐渐养成了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丰富的信息;孩子们在操作中探索周围的世界,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深深地爱上这种看世界的方式从此,这里的自然角不再是一种背景、一种摆设,而是一种活课程幼儿在自然角的探索发现是—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的只有让幼儿成为真正的参与者,自然角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推动幼儿与之对话,获得成长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