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斗船开挖方案.docx
19页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陆域形成及疏浚工程项目抓斗船施工方案广东金东海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陆域形成及疏浚工程项目经理部2011年12月23日目录第一章 基本情况 21.1工程简述 21.2 气象 31.3潮汐 51.4地质钻探成果 7第二章 施工部署 92.1 施工平面顺序计划 92.2施工进度计划 92.3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92.4船舶机械配备及进场计划 10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33.1 施工测量 133.2开挖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33.3疏浚与吹填质量检验 17第四章 工期保证措施 174.1组织保证措施 174.2技术保证措施 184.3、资金、工具、消耗品保证措施 18第五章 施工质量、安全、文明及环保措施 18第一章 基本情况1.1工程简述疏浚工程包括基槽、港池及回旋水域疏浚工程、湄洲湾电厂专用支航道改线工程等港池及回旋水域疏浚区水域面积约43.5万m2(不含边坡),港池设计泥面高程-19.3m,回旋水域设计泥面高程-15.0m湄洲湾电厂专用支航道改线后全长4.615km,有效宽度138m,设计泥面高程-4.6m前期绞吸船施工中,出现过两次绞刀损害,抓斗船进场后,宜对该区域进行探挖,查探该区域是否是孤石较多或礁盘延伸至此,从而避免绞吸船再受损害;同时对礁盘周围进行探挖,摸清礁盘埋藏范围,指导绞吸船驻位施工,当绞吸船再遇到复杂地质情况,也立即采用抓斗船进行试挖,清除孤石,确保绞刀不受损害,提高生产效率。
抓斗船主要作业范围还包括航道开挖,基槽和港池残积土层和全风化岩层以及设计泥面标高以上礁盘区域项目主要疏浚工程量如下: 疏浚吹填工程量表编号项 目 名 称计量单位工程数量1电厂专用航道改线工程 (1)疏浚挖泥(砂混淤泥、粗砂)m329929(2)疏浚挖泥(散体状强风化岩)m320622港池及回旋水域疏浚 (1)疏浚挖泥(淤泥)m3150000(2)疏浚挖泥(淤泥混砂)m3966000(3)疏浚挖泥(砂混淤泥)m35000(4)疏浚挖泥(粉质粘土)m3600000(5)疏浚挖泥(砾砂)m350000(6)疏浚挖泥(残积土)m340000(7)疏浚挖泥(散体状强风化岩)m340003卸船码头基槽开挖 (1)疏浚挖泥(一类土)m3188620(2)疏浚挖泥(二类土)m3253860(3)疏浚挖泥(四类土)m3160440港池、基槽抓斗船拟挖土层按200m分段分解表(估算)序号项目名称单位第1段第2段第3段1粉质粘土(或混砂)m34100030000280002残积砾质粘土m35000029000490003全风化花岗岩m35000062000510004强风化花岗岩m30400400合计m31410001214001284001.2 气象 湄洲湾附近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气候条件比较优越。
1.2.1 气温 湄洲湾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温在 20.3℃~20.6℃之间,极端最高温度在 36.5℃~36.7℃之间 1.2.2 降水 根据秀屿与崇武两气象站资料统计,湄洲湾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216.4mm~1300.8mm,累年最大降水量在 1706.7mm~1744.4mm 之间,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 3~9 月份,以 6 月份最大整个雨季约占全年平均降水量 72%以上,10 月至翌年 1 月雨水较少,为旱季,仅占全年平均降水量 7~10%1.2.3 风 (1)风况 湄洲湾地区多年平均风速为 5.6m/s~6.6m/s,秀屿气象站全年常风为 NE 向,其频率为 27%,崇武气象站测得全年常风向为 NNE 向,其频率为 28%,两个气象站的强风向均为 N-NE 向,最大风速为 27m/s各向最大风速、平均风速及风向频率见风玫瑰图1.3-1~1.3-2 本地区风向季节变化为:夏季(6~8 月)以西南风为主;其它月份则以 NE 或 NNE 向为主,崇武气象站出现频率达 45% (2)大风天数 崇武气象站观测资料显示多年平均大于6级风的天数为17d,大于 7 级风的天数为 3d。
图1.3-1 秀屿站风玫瑰图 图1.3-2 崇武站风玫瑰图1.2.4 热带气旋 湄洲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常年受热带气旋影响据 1990~2000年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对莆田市有影响的台风共出现 56 次,平均每年5.1 次其中正面袭击莆田地区共有 18 次,平均每年 1.6 次台风影响过程时间一般为 2~3d莆田地区台风造成的最大暴雨过程的降水量达472mm9914 号台风正面袭击莆田市,沿海及内陆普降 200~500 mm 的特大暴雨,最大风力 11 级;2004 年 8 月的“艾利”号台风先后 4 次在福建沿海登陆,本海区风力达到 10 至 12 级,为近三年来登陆福建最强的台风,造成经济损失极大 1.2.5 雷暴 由崇武气象站 1997~2006 年气象资料统计,本地区多年平均雷暴日数为 30.0d,最多为 40d,最少为 16d 1.2.6 雾 本海区每年的 2-5 月份为多雾月,各月平均雾日数在 3~8d,8~12 月份雾日相对较少根据崇武气象站 1997~2006 年统计资料,雾的统计日数如下: 多年平均雾日数 27d 累年最多雾日数 43d 累年最少雾日数 13d 累年最长雾次延时 5d。
1.3潮汐 1.3.1、潮型 湄洲湾海域属强潮海区,根据湾内秀屿站和湾口斗尾站一年潮位资料分析,湄洲湾海区的潮汐以半日分潮占绝对优势,其潮汐型态系数为(Hk1+H01)/Hm2=0.26,远小于 0.5,因此拟建工程海域的潮汐性质属于正规半日潮1.3.2、潮位特征与设计水位 根据秀屿潮位观测站和崇武海洋观测站多年潮位资料统计分析,潮位特征值与设计水位详见表 1.4-1 和表 1.4-2 潮位特征值 表1.4-1 设计潮位 表1.4-21.4地质钻探成果根据地质钻孔和前期勘探成果资料,在疏浚区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岩土层主要由新近人工堆积层、第四纪全新世、晚更新世的松散堆积层和燕山早期侵入的晚侏罗世的花岗岩风化层组成钻孔揭露的岩土体包括淤泥、淤泥混砂、砂混淤泥、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粘性土混砂、粗砾砂(混粘性土)、残积砾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和中微风化花岗岩等,粉质粘土、粘性土混砂、粗砾砂(混粘性土)、残积砾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等属于硬土层,工程上须采用配备重斗的抓斗船进行挖除,不能直接作为吹填材料,要作为吹填材料须进行碎化处理;强风化岩和中~微风化花岗岩属于基岩,工程上须采用爆破法进行清除。
标贯试验成果详见“标准贯入试验成果一览表”标准贯入试验成果一览表试验孔号试验序号试验深度实测击数土层名称土层代号备注起始深度终止深度N(m)(m)击WK1111.952.251淤泥1a WK1124.154.4513粉质粘土2a WK1311.952.252淤泥混砂1b WK1324.154.4513粉质粘土2a WK1336.356.6512 WK1411.852.151淤泥1a WK1424.154.4511粉质粘土2a WK1436.156.3250强风化花岗岩5击入17cmWK112.152.452淤泥混砂1c WK211.651.954砂混淤泥1d WK223.653.955 WK235.155.4516粉质粘土2a WK247.157.4517 WK311.952.251淤泥混砂1c WK411.651.9510砾砂1a WK423.653.958 WK435.655.954砂混淤泥1d WK447.657.9515粉质粘土2a WK459.459.7518 WK511.852.151淤泥混砂1c WK524.154.4510粉质粘土2a WK536.456.7511 WK611.952.251淤泥混砂1c WK624.154.452 WK635.455.7514粉砂2b WK711.952.251淤泥混砂1c WK724.154.4510粉质粘土2a WK736.356.6512 WK911.952.251淤泥混砂1c WK924.254.552 WK936.456.7510粉质粘土2a WK1011.952.250淤泥1b WK1024.154.451 WK1036.156.452 WK1048.158.4512粉质粘土2a WK1211.952.252淤泥混砂1c WK1224.154.4512粉质粘土2a WK1236.256.5513 WK1511.952.251淤泥1b WK1524.154.452 WK1536.156.3150强风化花岗岩3击入16cmWK1548.008.1550击入15cmWK812.152.451淤泥混砂1c WK823.954.2511粉质粘土2a WK1611.151.455砂混淤泥1d WK1621.752.0512粉质粘土2a WK1632.753.0553强风化花岗岩3a WK1645.155.45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