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品种介绍.doc
16页龙粳20(龙育03-1126)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龙育98-2I1为母本、龙选9782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1月审定推广,黑审稻2007004号2007年3月获国家品种权保护,公告号为CNA003515E2008年全省种植面积262.94万亩,应用前景广阔特征特性:主茎11叶片,插秧栽培生育日数125-130天,与空育I3I相仿,所需活动积温2280-2350℃;株高90厘米左右,发苗快,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穗较大,平均穗粒数90粒,着粒均匀;颖及颖尖均黄色,谷粒椭圆,长宽比I.7,千粒重27克;抗稻瘟病;耐寒性强产量表现:大面积生产一般栽培水平公顷产量7500-8500公斤,高产栽培公顷可超9000公斤品质结果: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结果:糙米率82.2%、精米率74.4%、整精米率70.1%、食味86分,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粳米标准米饭润滑,光泽度好,食味极佳栽培要点:4月中旬播种,中棚或大棚早育壮秧,平方米播芽种250-350克,秧龄30-35天,5月中下旬插秧,插植规格30×10~13厘米,每穴2-4株壮苗。
当水稻二叶一心期,控制苗床温度,不宜超过25℃,以防早穗发生本田不宜排水过早,9月5日前应保持水层以利于后熟该品种中等喜肥,切勿氮肥过高,较种植空育131减少氮肥10-15%,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尿素200-225公斤,其中基肥40% ,蘖肥30%于4叶期即返青后的6月1-5日施入,根据天气和水稻田间长势情况,在抽穗前15天大约7月8-10日和齐穗期可各施总量的15%(长势过旺、低温冷害、生育拖后,这两次肥不施或酌情少施)每公顷磷酸二铵100公斤和硅肥200公斤,作基肥一次施入该品种较喜钾肥,每公顷施硫酸钾或氯化钾100-150公斤,基肥和6月30日各50%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和第三积温带龙粳21(龙花99-454)保护品种: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授权本公司生产经营权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2008年审定推广产量高:在大面积生产条件下,一般产量8500一9500公斤/公顷2007年9月24日农业部超级稻专家组在江川农场大面积种植地块现场验收,实收780.7平方米,亩产达786.1公斤(11791.5公斤/公顷),成为我省超级稻新品种品质优:糙米率83.7 %整精米率71.8%,食味品质90分,米粒清亮透明,口感好。
品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稻米一级标准秆强抗倒:大面积生产抗倒性十分突出,适宜机械化收获其它特征特性:主茎I2片叶,插秧栽培126-132天,需活动积温2300-2350℃,较东农416稍早株高90.5厘米,穗长16.8厘米,平均每穗粒数108粒左右,不实率低,长宽比1.8,千粒重27.0克,无芒,颖尖紫褐色株型收敛,剑叶较短且开张角度小,整齐一致,分孽力中等,幼苗生长势强,后熟快,抗稻瘟病,耐寒性强栽培要点:早育稀植插秧栽培一般4月15-25日播种,5月15~25日插秧,插植规格30×10厘米,每穴4-6株,适量多施蘖肥,确保足够的穗数插秧后保持浅水层,7月初晒田,复水后间歇灌溉中等施肥标准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龙粳24(龙交03-1333)保护品种: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授权本公司生产经营权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常规杂交育种选育而成,2008年审定推广特征特性:主茎10-11片叶,需活动积温2250-2300℃,一般旱育稀植插秧栽培条件下生育日数125天左右株高85.0厘米左右,穗长18.0厘米,平均穗粒数98粒左右,不实率低,千粒重26.5克,粒形椭圆,颖尖秆黄色,无芒。
株型收敛,剑叶开张角度小,穗位整齐,分蘖力强,幼苗生长势强,活秆成熟,抗倒伏性强,抗稻瘟病性强,耐寒 产量: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570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6.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178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2%大面积栽培条件下一般公顷产量8000-9000公斤品质:糙米率82.2%、整精米率68.8%,食味80.0分,主要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抗性:2007年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稻瘟病性、耐冷性鉴定单位鉴定,人工接种叶瘟3级,穗颈瘟1级低温处理空壳率11.1%,耐冷性强栽培要点:旱育稀植插秧栽培一般4月15-25日播种,5月15-25日插秧,插植规格30×13cm,每穴3-4株插秧后保持浅水层,7月初晒田,复水后间歇灌溉中等肥力地块,参考施肥量,基肥:二铵100公斤/公顷、尿素1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公斤/公顷;分孽肥:尿素100公斤;穗肥:尿素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及第四积温带龙粳25(龙花01-806)2009 年省农业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熟期与空育131相仿,株穗型与空育131相似,品质、产量、抗病性均优于空育131相似。
列为黑龙江省2001年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抗病的籼稻佳禾早占为母本,以优质耐寒的龙花 97058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接种其F1花药立体培养,后经多年系统培育选择育成2009 年 1 月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稻 2009009 特征特性:主茎 11 片叶,与对照品种空育 131 同熟期株高 89 厘米左右,穗长 14.5 厘米左右,每穗粒数 80 粒左右,千粒重 24.6 克左右不实率低,圆粒形,长宽比 1.65,应颖及颖尖秆黄色,稀有短芒剑叶较短且开张角度小,整齐一致,分蘖力强,幼苗生长势强,后熟快,抗倒性强 品质优: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出糙率 83.8% ~ 84.6%,整精米率 65.7% ~ 70.8%,垩白度 0 ~ 0.2%,支链淀粉含量(干基) 16.3% ~ 17.7%,胶稠度 75.5 ~ 81.0毫米,食品品质 80 ~ 87分,品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稻米一级标准,米粒清亮透明,口感好 产量高:2007-2008 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8981.5公斤/公顷,较对照空育 131 增产 8.9%。
2008 年省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9269.8 公斤,较对照空育 131 增产 10.8% 抗病耐寒: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稻瘟病抗性鉴定单位鉴定为抗到瘟病品种接种鉴定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叶瘟 4~5 级,穗颈瘟 1 级 (空育 131,叶瘟 7~8 级,穗颈瘟 7 级):耐冷性强,耐冷性鉴定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处理空壳率 6.4%~8.1%,好于空育 131 栽培要点:旱育稀植插秧栽培,一般 4 月 15~25日播种,5 月 15~25 日插秧,插植规格 30X(13.3~16) 厘米,每穴 3~4 株,因分蘖力强,可适当稀植中等肥力地块,参考施肥量二铵 100 公斤/公顷、尿素 200 公斤/公顷、硫酸钾 100 公斤/公顷,其中 40%的氮肥、全部的磷肥、60%的鉀肥做基肥,其余肥量作追肥分 2~3 次拖出注意氮磷钾比例的平衡,及时预防和控制病、虫、草害得发生田间水层管理做到插秧后保持浅水层,7月初分蘖末期一定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复水后间歇灌溉,8月末停水,成熟后及时收获该品种亦可直播栽培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插秧或直播栽培 龙粳26(龙育03一1804)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以优质、抗病的垦9291为母本,以日本优质米品种空育 150 为父本有性杂交,通过常规系统选育而成,2009 年 1 月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稻 2009008.黑龙江省 2009 年农业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
被列为黑龙江省 2010 年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 特征特性:主茎 11 片叶,与对照品种空育 131 同熟期株高 94 厘米左右,穗长 17 厘米左右,每穗粒数 86 粒左右,千粒重 27 克左右外观米质好,品质分析结果(三年之间幅度):出糙率 81.1%~82.7%,整精米率 65.6%~70.3%,垩白粒米率 0~7.0%,垩白度 0~0.5,直链淀粉含量(干基) 18.2%~19.3%,胶稠度 73.5~75.5 毫米,食味品质 81~87 分抗稻瘟病,接种鉴定(两年之间幅度):叶瘟 3~4 级,穗颈瘟 1~3 级耐寒性强,耐冷性鉴定(两年之间的幅度):处理空壳率 52%~8.1%株型收敛,分蘖力强,主蘖穗整齐后期活秆成熟,耐早霜,秆强抗到 产量表现:2006-2007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8703.7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空育 131 增产 7.4%;2008 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9210.4 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空育 131 增产 10.0% 栽培要点:旱育稀植插秧栽培一般 4 月中旬播种,秧龄 30~35 天,通常5月15~25日插秧插植规格 30X10~13厘米,每穴 3~4 株。
中等肥力地块公顷施二胺 100 公斤、尿素 250 公斤、钾肥 100 公斤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 龙粳27(龙交04-2182)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以日本著名优质耐寒品种上育 418 为母本,以高产、优质、抗病的龙粳 12 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9 年 1 月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稻 2009010 特征特性:主茎 11 片叶,与对照品种合江 19 同熟期插秧栽培生育日数 125~127天,直播栽培 105~110天株高89.9 厘米左右,穗长 16.2厘米左右,每穗粒数 86.5 粒左右,千粒重 25.6克左右株型收敛,叶色深绿,前期耐低温能力强,早生快发,分蘖能力强,活秆成熟,秆强抗倒 品质: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2006~2008 年米质分析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出糙率 81.6%~82.7%,整精米率 63.8%~68.9%,垩白粒米率 0~3.0%,垩白度 0~0.6%,直链淀粉含量(干基) 17.2%~18.2%,胶稠度 66.0~80.0 毫米,食味品质 81~84 分品质主要指标达国家 2 级优质粳米标准。
产量:2006-2007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8234.8 公斤/公顷,比对照合江 19 号增产 5.7%2008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7个点次平均公顷产量 8451.8 公斤/公顷,比对照龙粳 16 号增产 11.2% 抗性:2007-2008 年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稻瘟病抗性、耐冷性鉴定单位鉴定,接种鉴定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叶瘟 3~4 级,穗颈瘟 1 级耐冷性鉴定结果(两年之间幅度):低温处理空壳率 12.7%~12.9%,耐冷性强 栽培要点:旱育稀植栽培,一般 4 月中旬播种,5月10~20日插秧插秧规格一般为 30X13 厘米,每穴3~4株中等肥力地铁公顷参考施肥量,基肥施尿素100公斤,磷酸二铵 100 公斤,硫酸钾 100 公斤;分蘖肥施尿素 75 公斤;穗肥施尿素 50 公斤,硫酸钾 50 公斤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技师防治病虫草害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 龙粳28(龙育04-1465)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龙育98-195为母本、以吉2068为父本有性杂交,通过常规系统选育而成,2009年1月审定推广特征特性:主茎10-11片叶,从播种至成熟生育日数125天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