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课堂内外1.doc
4页把握课堂内外,提升学习效益太湖县实验小学毕爱平 传统的课堂内外,似乎分得格外清晰课内,属于教师,近似教师的个人表演,教师属于永远的主角;课外属于学生,学生被动地近似机器般地完成老师不加筛选地布置的习题,完成了就万事大吉了,表面是复习巩固,其实是机械重复 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然,传统教学跟不上新课程标准的脚步所以我们应该果断地摒弃一些旧思想、旧观念,似着“相信学生、解放学生”,“授生以鱼,不若授生以渔”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学习,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自身潜能,培养自主学习 《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培养》中指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指,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结合自身需要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能力首先应明白,教师虽不是处于主导地位, 但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 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的放野马似的学生自学,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方向、有目的地自主投入学习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舞台,但教师在教学又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一种“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都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放手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自主地想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自主地分析讨论教师要做的启发、鼓励学生和大家一起思考,也可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地学习情况并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其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需要学生可以主导学习活动这样就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生自主学习地位,在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后,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潜移默化地获得进步,循序渐进地累积知识和经验譬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好教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教具,量杯,橡皮泥,小刀,足够的水在学习活动中老师先做引导,我们已经曾通过自主探讨,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那么今天就用大家的聪明才智来想一想圆锥的体积怎么计算吧,那种方法更切实可行呢?生积极发言,有的说用推导圆柱同样的切割法,有的说用排水法……想法挺多的,那就动手试试吧!活动中学生开始动手动脑,分工合作,交流探讨,学生兴致勃勃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能动性 最后,各组分派台标到讲台前演示,讲解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自主小结,总结利弊,学着评价,得出切割法很难算出圆锥的体积,用排水法对于大小适中的且中间空着的圆锥可用,并不能广泛使用通过试验得到三个等底等高的圆锥的容积相当于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的容积,对于体积同样适用最终师生总结出圆锥体积的通用公式 在整个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飞翔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切身地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比牢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培养二、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并爱上数学思考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那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只有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爱上数学思考,经常沉浸在数学思考之中,才能逐步形成思考的习惯并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譬如在教学用0、1、2、3、4五个数选出三个不同的数组成不同的三位数,低年级的学生也能试着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做的不是和低年级学生一样拼凑答案,而是自主思考如何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所有的三位数学生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明白,怎样确定个位,怎样确定十位,怎样确定百位,怎样做到每一个都独一无二,且又缺一不可呢最后总结分析哪种方法简单快捷,且最有效这样的数学教育,把分类的思想,有序思考的教育就落到了实处,让学生的思维形式得到了拓宽,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
三、精心组织课外练习,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自主复习,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学习效率 在农村学校,在学生中有一个小小的”默契”,所谓回家学生自己预习复习等同于没有作业,学生只需完成老师所布置的有着整齐划一答案的习题,这是老师要检查的,所以不得不写而预习复习怎么检查呢,所以就不用花功夫了其实,这真的是大大的错误自主预习复习是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第一,培养学生有效预习的好习惯,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有效预习要做到多读,多想,多做多读读书中的例题,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是怎样衔接的,它们是要让我们接受哪方面的知识?多想,这些例题和上节课的知识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所学知识怎样进行运用这些例题我还有那些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注,要用上以前哪些知识,不记得的赶紧课前补救多做,就是预习后,把例题后的做一做尝试一下,看看自己的预习效果如何,不会做的做上标记,不肯定的也做上标记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自己就会知道那些地方要特别留意了,上课时,就能把他们在预习中的困惑和不解提出,进行集体交流,相互启发,这样就能让学生能够更投入地学习 第二、有效复习是对有效学习的巩固复习,不等同于反复做数学复习题,然后对对答案,结果对就达标了,而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的过程。
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复习安排应有深浅,应有基础要求和附加要求,这样既能让成绩一般的学生得到巩固,也能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提出新的挑战课后复习也可以小组完成,家在附近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先各自复习,然后小组合作,相互探讨,相互补充,这样得到的知识才充实、完善最后,老师应检查复习情况,不仅仅在于习题,而是多听听学生的复习感悟、收获,给予充分肯定,给予鼓励使学生得到复习的快乐,并对复习更加用心,同时让他们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 总之,教室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后也不是“放野马”,教师应该收放自如,即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又能在各个环节进行指点、引导,使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