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16949知识培训(谊善车灯).ppt
132页ISO/TS16949知识培训,——管理部,GB/T18305-2003/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GB/T 19001-2000 的特别要求》,目 录一、ISO/TS16949的概念和作用二、TS16949的内容纲要、使用方法简介三、ISO/TS16949:2009标准理解,GB/T18305-2001/ISO/TS 6949:1999于2001-07-01实施GB/T18305-2003/ISO/TS 6949:2002于2003-01-17发布,2003-06-01实施ISO/TS 16949:2009于2009-06-15发布,2009-10-15实施,一、ISO/TS16949的概念和作用1. ISO/TS 16949 的概念ISO/TS16949:2009由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在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的支持下共同制定的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GB/T 19001-2000 特别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 这项技术规范整合了世界汽车工业各汽车行业质量体系的要求,可以避免部分汽车供应商多重认证。
2.TS16949:2009的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2.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整个汽车供应链:矿山→原材料→供应商→主机厂→最终顾客,包含主机厂亦可认证2.2 关于制造现场— 发生增值制造过程的场所必须有1个和1个以上增值过程和现场方能认证非增值场所如设计中心,配送中心不是制造现场,不能认证3.ISO/TS16949的作用1)本技术规范的目的在于在供应链中提供持续改进、强调缺陷预防、减少变差和浪费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2)本技术规范与适当的顾客特殊要求相配合,定义了签署这项文件的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避免多重的认证审核,并为汽车生产件和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一个通用方法推行ISO/TS16949的好处,1. 建立通用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2. 改善产品和过程质量;3. 提高产品质量4. 提高公司效益;5. 增加全球采购的信心;6. 在整个汽车供应链采用共同的质量体系;7. 消除第二方审核标准误差.,二、TS16949的内容纲要、使用方法简介,1、 ISO/TS16949:2009标准的组成由八大条款组成: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5.管理职责6.资源管理7.产品实现8.测量、分析和改进,2.过程方法 本标准鼓励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可视为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的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a) 理解并满足需求;b) 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c)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d) 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过程分析法-乌龟图,此外,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实施:实施过程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质量管理体系中的 PDCA,,,,,,,,经营层,管理层技术层,作业层,ACTION(修正标准),PLAN(制订标准),CHECK(检查标准),DO(执行标准),三、ISO/TS16949:2009标准理解,ISO/TS16949 内容简述,1)一个中心: 以顾客为中心2)两个基本点: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 两个代表: 管理者代表/顾客代表3)三类过程:顾客导向过程/支持过程/管 理过程 (COP/SP/MP) 三种审核: 体系/过程/产品,ISO/TS16949内容简述,4) 四大体系: QS9000、VDA、EAQF、AVSQ大模块(过程): 4、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8、测量、分析和改进 5) 五个工具:APQP/FMEA/MSA/SPC/PPAP,ISO/TS16949 内容简述,6)七个基本文件: 文件资料管理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培训管理程序;7) 八项基本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的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 ISO/TS16949:2009标准的组成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5.管理职责6.资源管理7.产品实现8.测量、分析和改进,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4.2.1总则4.2.2质量手册4.2.3文件控制4.2.3.1工程规范4.2.4记录控制4.2.4.1记录保存,4.2 文件要求,4.2.2质量手册—编制和实施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内容:a. 手册适用范围: 产品范围和区域范围; 包括删减的具体条款和删减的理由。
b. 引出规定的程序文件c. 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以及过程之间的顺序、相互关系手册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QMS架构,同时用来作为证明QMS实施与保持的固定基准手册必须描述企业运行必须的所有过程,并引用更高级别使用的内部和外部规定以及标准质量手册通常包括的内容:1.体系覆盖的范围: 对应用领域的限制,其范围应在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之内.2.删减的过程和理由: 仅允许删减产品设计开发,并说明删减的理由.3.组织简介 要注意的是组织雇员人数的描述,原则上不允许超过认证申请人数的25%.4.组织结构图 注意机构应由传统的金字塔形向扁平形发展.5.对QMS要求的引用和形成文件的程序;6.识别出的过程间的相互作用; 目前流行的格式通常有两种: A.条款式;B.过程方法模式,现仅对此方式简单介绍,4.2.3.1 工程规范 建立评审、发放和实施顾客工程规范的过程评审时间应不能超过两个工作周保存每项更改在生产中实施日期的记录实施应包括对所有适当文件的更新注1: 当设计记录引用这些规范或这些规范影响生产件批准程序的文件(例如,控制计划,FMEA等),这些标准/规范的更改要求对顾客的生产件批准记录进行更新。
提示注意:企业应检查从顾客出获得的外部文件,改变为自己的,使其生效和分发更改及实施日期应无遗漏地形成文件,并一目了然全面显示项目、产品或文件的信息为满足追溯要求,当前的和作废的文件的保存应严格管理,以证明某一段时间满足了质量要求 保存文件至少包括以下规定: 1、保存期限 2、资料存放规则 3、资料存放地点,特别注意 1、防火/防潮; 2、保存载体(卷宗、微缩胶卷、存储器等); 3、如有必要,附加安全性存放(双重存放、安全备份等); 4、防止滥用 对所有质量文件统计(清单)凡带有对功能安全性(运行和使用安全性)特别重要的特征的产品,或者其特征的重要性直接来自于法规,则具有特殊备证的义务必须确定相应的文件,做上特殊标记并存档为此应制定一个程序4.2.4.1 记录保存记录控制应满足法规和顾客的要求,其他的注意: 1、只要合同有约定,记录必须供顾客使用; 2、顾客的特殊要求中常有规定; 3、供方、顾客和相关方的记录也应同样管理,5.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5.1.1 过程效率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 质量方针5.4 策划5.4.1 质量目标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1 职责和权限5.5.2 管理者代表5.5.2.1 顾客代表5.5.3 内部沟通5.6 管理评审,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层必须通过以下活动对承诺提供证据:-向组织传达/沟通满足顾客和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制定质量方针;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进行管理评审; -确保资源的获得;,5.1.1 过程效率最高管理者应评审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以确保它们有效性和效率。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进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7.2.1 和8.2.1)为此应制定一个关系到所有参与的功能或组织单位的程序并成为项目管理的一部分记录顾客需求采用以下说明:特殊顾客要求/顾客期望大致数量价格和使用日期的信息物流要求废弃处理必须根据顾客的一部分主观感觉和客观测量参数测定顾客满意程度常见的问题 1、企业以自己的关注代替顾客关注 2、同样的措施对应不同要求的顾客 3、没有适当应用20/80原则,质量方针必须包含以下原则:以市场为中心顾客满意员工满意以结果为目的持续改进还应当适当包括其他原则:以价值为中心对社会的义务环保要求,实施要点 - 质量方针 ● 适用于组织 ● 包括对符合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 质量目标的框架 ● 受控 - 高层管理者确定方针和周期评审 - 质量方针在组织内交流的证据 公布方法 - 信息会议 张贴 手册 传阅 组织准则和指导说明,5.4.1 质量目标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应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7.1)。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质量目标和测量方法,并将它们包括在业务计划中,以展开质量方针注:质量目标应该考虑顾客期望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最高管理者必须制定带有期限和评审标准(特征值)的质量目标包括在经营计划之中目标必须是可以实现目标必须定期更新管理层始终监控目标的实现情况(与目标值比较)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1 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5.5.1.1 质量职责应迅速将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或过程通知给负有纠正措施职责和权限的管理者负责产品质量的人员,为了纠正质量问题,应有权停止生产所有班次的生产操作,应配置负责人员,或委派代表,以确保产品质量5.5.2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是面对各级管理者在质量战略方面代表最高管理者利益的人管理者代表必须属于企业的领导层,但不必是最高管理者在任何情况下直接向负责盈亏的管理者汇报职位必须属于内部成员也同时负责组织单位5.5.2.1 顾客代表最高管理层必须确定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满足顾客需求,以满足如选择特殊特性,确定质量目标、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