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二章.pdf
31页晨鸟教育Earlybird 第二章群落第一节不同种群组成群落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哪项不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A.考察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群B.调查某海洋水下多少米没有生物种群分布C.调查某树林中不同鸟类的生态位关系D.将驼鹿引进某孤岛多年跟踪发现其种群数量呈“ S” 形增长答案 D 2.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 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甲地土壤中的动物类群平均有18 种,个体数平均值是 109 个,乙地土壤中的动物类群平均有15 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 个,则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 A.甲 =乙B.甲乙C.甲 甲丙乙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答案 D 解析 群落的自然演替一般是向着物种越来越丰富的方向进行演替,故演替顺序为丁甲丙乙 ,A 项错误 ;由图可知生物多样性的复杂程度排序为乙丙甲丁,B 项错误 ;废弃鱼塘中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 项错误 ,D 项正确3.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晨鸟教育Earlybird A.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相同B.两个群落的物种数量相同,说明这两个群落的结构相同C.随纬度的增加物种的多样性逐渐减少,主要受日照时间的影响D.农田弃耕后 ,形成了杂草地 ,该草地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会增加答案 D 解析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两个群落的物种数量相同,但是植物的种类、动物的种类及微生物的种类不一定完全相同,所以这两个群落的结构不一定相同;随纬度的增加物种的多样性逐渐减少 ,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农田弃耕后 ,形成的杂草地中物种丰富度会增加。
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答案 D 解析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B.森林群落比草原群落结构更复杂C.斑马、狮子是森林生物群落的典型动物D.在森林生物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答案 C 解析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A 项正确 ;与草原群落相比,森林群落结构更复杂,B项正确 ;斑马、狮子善于奔跑 ,是草原群落的典型动物,C 项错误 ;在森林生物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D 项正确6.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同一种生物可以构成不同的种群,同一种群可以参与构成不同的群落C.群落中的优势种通常占有绝对竞争优势,且这种优势是不会改变的D.测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直接识别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并统计它们的个体数量答案 C 解析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 项正确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区域可以构成不同的种群 ,同一种群在不同时期可参与构成不同的群落,B 项正确 ;演替过程中 ,群落中的优势种可能会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C 项错误 ;测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简单的方法是识别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并统计它们的个体数量,D 项正确。
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B.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会出现结构相似的群落C.组成群落的物种是通过长期发展和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D.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 D 解析 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8.下列关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地形的起伏等环境条件都能影响生物的水平分布B.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很少是均匀的晨鸟教育Earlybird C.不同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别分布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常表现出镶嵌分布答案 C 解析 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往往使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因此土壤、地形起伏等环境条件会影响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等有关,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很少是均匀的;不同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别分布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常表现出镶嵌分布9.生态位可以理解为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即在群落中每个物种在生活空间、营养关系以及活动时间等多个维度上的地位。
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都属于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畴B.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一旦有重叠则种间竞争就会加剧C.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有利于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D.同一物种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答案 B 解析 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畴包括生态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A 项正确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会发生竞争 ,通常只有资源短缺时竞争才会加剧,B 项错误 ;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这有利于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C 项正确 ;同一物种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 ,D 项正确10.下列关于不同群落中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中的爬行动物大都具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散失B.蜥蜴、树蛙是森林群落中的常见动物C.长臂猿、避役营树栖攀缘生活D.草原群落中的小型动物以营洞穴和集群生活的啮齿类为主答案 B 解析 荒漠中的爬行动物大都具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散失,以适应缺水的环境,A 项正确;蜥蜴是荒漠中常见的动物,B 项错误 ;长臂猿、避役营树栖攀缘生活,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C 项正确 ;草原群落中的小型动物以营洞穴和集群生活的啮齿类为主,D 项正确。
11.在群落中 ,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生物适应的结果B.光照影响植物的垂直结构,不影响植物的水平结构C.某山区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位于不同水层中的两种生物不会存在竞争关系答案 A 解析 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生物适应的结果,A 项正确 ;光照影响植物的垂直结构,也影响植物的水平结构 ,B 项错误 ;某山区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这种分布主要是由不同海拔温度不同造成的 ,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 项错误 ;位于不同水层中的两种生物也会存在竞争关系,如分布在不同水层中的动物都竞争水体中的氧气,D 项错误12.下图表示铜污染对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 和图 b 分别表示先将两种水蚤培养在不同铜浓度培养液中,然后转入无铜培养液中培养,获得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科学的是() 晨鸟教育Earlybird A.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 ;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B.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C.环境改变可改变两种生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D.环境改变可改变生物之间原有的生态优势关系答案 C 解析 比较图 a 和图 b,虚线左侧 ,有污染的时候 ,乙生存占优势,而虚线右侧 ,无污染时 ,甲生存占优势 ,A 项正确 ;对比图 a 与图 b,在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B 项正确 ;甲、乙两种水蚤共同生活在一起时,不论环境中有无铜,二者都是竞争关系,C项错误 ;图 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 5 天(有污染 )时乙占优势 ,第 21 天(无污染 )时甲占优势 ,环境改变 ,甲与乙的竞争优势也发生了改变 ,D 项正确。
1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B.光照强度、 地形、土壤湿度等环境因素不同是群落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D.自然条件下 ,群落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答案 C 解析 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有光照强度、地形、土壤湿度、盐碱度等环境因素不同;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并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自然条件下 ,群落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14.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乱石窑裸地与人工砍伐后的阔叶林上开始的演替类型相同B.相同群落发生的群落演替演变成的群落类型不一定相同C.杂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大于阔叶林群落D.演替的最终平衡状态取决于人类活动答案 B 解析 在乱石窑裸地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人工砍伐后的阔叶林有土壤、植被等条件,开始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 项错误 ;由题图分析可知,杂木群落在山坡地带和凹谷地带由于环境因晨鸟教育Earlybird 素不同 ,演变成的群落类型不同,B 项正确 ;杂木群落向阔叶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因此杂木群落物种丰富度比阔叶林群落小,C 项错误 ;演替的平衡状态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决定的,而不取决于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只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项错误。
15. 生态学家在某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上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称为,其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2)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关系3)研究发现 ,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在适宜条件下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一段时间;取一定量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紫茎泽兰幼苗的长势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答案 (1)物种丰富度减小已经形成以紫茎泽兰为优势种的稳定群落(2)竞争(3)培养过黑麦草幼苗的营养液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紫茎泽兰生长的物质16.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渡为灌木丛和林地的过程叫该地段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称为研究发现 ,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 ,这种配置状况形成了2)对于退耕年份不同的林地进行研究得到如下数据:群落类型树木种类 /种平均胸径/cm平均高度/m撂荒 7 年的次生林228.76.3撂荒 25 年的次生林8110.48.4撂荒 50 年的次生林9611.89.2续表晨鸟教育Earlybird 群落类型树木种类 /种平均胸径/cm平均高度/m撂荒 150年以上的近天然林12813.710.5分析上表可知 : 。
答案 (1)群落演替物种丰富度群落的水平结构(2)随着次生演替的进行,次生林的物种数量增加、林木不断生长在次生演替的前50 年内 ,群落内树木种类增长比较快,而50150 年之间次生林群落树木种类增长的速度放缓17.不同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构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则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为研究某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生态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的制约 ,因而得以迅速繁殖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为关系 ,使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2)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 区、 B 区和 C1C5 区,除 A 区外 ,其余区域面积大小相同 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 所示 ,在 C 区种植本地植物,其中 C3C5 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第 3 天、第 7 天和第 13 天测定 C 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 2 所示结果图 1图 2晨鸟教育Earlybird 科研人员在A 区和 C 区的种植顺序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