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明清时期的碑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2574857
  • 上传时间:2018-0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明清时期的碑文一、明·《重修峆 山卢 寺碑记》《重修峆 山卢 寺碑记》碑文(在峆 山 卢 寺)粤自牟尼肇兴,大乘垂范,步三界而为尊,普大千而流照是以历世崇奉而薄该内外皆有瑜伽□□之叢林焉□夫庄严修葺,所藉於外護檀越之力居多也我福山之南去邑三十里,有寺曰峆卢,迺古刹也此崇高□□望之而蔚然深秀,且□□宇崔巍,装塑奇丽,冠盖接踵,门外多高士之踪,翰墨淋漓,真一邑□胜□也历岁既久,倾圯滋甚即游瞰题咏者,恒發一歎矣有僧住持曰照圆,纵横丘壑,绝迹尘寰,禁戒堅苦,□修□□□□□海之荒凉而欲一为之缭缮又虑土木之费难以独肩也,因先择力所能胜者捐赀修焉有为之金声□□□□□□餙伽蓝嗣是而廊,而门,而墙,而衢路颓腐者□易之,庳隘者崇广之,漶慢者□護之,而又鐘鼓铿锵□□□□既焕然改观矣,柰大殿方丈损坏,山门破陋,而僧□已馨,不得不翘首於善信□□之助耳嘻嘻!佛殿□□□丈六金身将谁覆乎?而方丈又禅讲之所,不可缓也伏冀四方慈仁长者,上悯梵宇颓欹之状,下鉴高流□□之艰,□僧照圆,奋发善念,普化十方贵官善人,各输资财,协力葺功,扶持释教,倏而修完既然重新□□□□改观?□□□立碑刻名垂千载以彰此僧虔修之志,并显善信贤达施财之助也。

      谨此题□□立碑记万历三十七年岁次己酉季春三月吉福山县知县新□叶继龙主簿□阳朱□□登州卫中前所堂印□□□□□□□仕夫□□核□□□乡进士郭□□□□荧□历史考述:这篇碑文的落款时间是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其主要内容为照圆和尚重修峆 山 卢 寺的艰苦历程根据碑文中的记述,在重修峆 山 卢 寺的过程中,考虑到经费难以独为的情况,照圆采取了一种循序渐进的策略,先是对廊、门、墙、衢路等小的工程进行了修补工作,然后对钟鼓等设施进行了更换,最后才进行大殿、方丈等大型工程又根据乾隆《福山县志· 卷二·地理· 庙寺》 记载,这位照圆大和尚在明万历三十一年主持重修过峆 山 卢 寺,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从万历三十一到万历三十七年,前后十数年照圆一直为峆 山 卢 寺的修建工作劳苦奔波,其苦心经营可见一斑碑文中提到了在此之前作者所见到的昔日峆 山 卢 寺的情形,庙宇“装塑奇丽,冠盖接踵,门外多高土之踪,翰墨淋漓”,从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遥想作为一邑胜地的崔巍盛况关于照圆,有一段乾隆版《福山县志·卷九·人物·仙释》中的文字:“明照 圆,号仰山,俗姓 车,黑石社人,年八岁于峆 山 卢寺剃度,戒律精研,四方多供养者,邑福圣寺、宁海清泉、栖霞净姑、蓬莱昆庐诸名胜庵寺,以及北京琉璃场、关帝庙道场皆所鼎修。

      好布施济僧俗贫者,设茶汤棚数十所,冬夏不绝天启间,同众坐本寺山门,忽风雨摧折大椿一株,圆因为众解讲给孤独祗树事讫,回方丈念佛四声,手垂数珠堕地遂逝,年八十二岁,其身仍如未成童者 ”这段记载说的是一个俗姓车,自号仰山,名字叫照圆的和尚一生中经历这位法名照圆的和尚是福山县黑石社人,八岁即在峆 山 卢 寺出家,因其戒行精严,当时周围很多信众都前来峆 山 卢 寺为其供养这位照圆和尚行脚遍天下,而且行布施不畏艰难,设茶汤棚数十所,冬夏不绝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8)去世,其圆寂过程颇具神奇色彩:“忽风雨摧折大椿一株,圆因为众解讲给孤独祗树事讫,回方丈念佛四声,手垂数珠堕地遂逝,年八十二岁,其身仍如未成童者 ”如真如上所述,那么这位照圆和尚真是一位大成就者二、清·《峆 山卢 寺重修方丈并两侧室及天王殿记》《峆 山卢 寺重修方丈并两侧室及天王殿记》碑文(在峆 山 卢 寺)丁丙戌之秋,余习业峆卢尝偕友人登眺,见其崔峯峻立,孤岫入云,知峆卢之山为独胜见其涧□□□,壁波流玉,知峆卢之泉为独清斯山斯水,何幸古□□此而建一梵宇也余每臨幸而低徊不能去焉明季以来,大殿雖已□建而余者复多倾废,是尚未可云观止矣。

      寺僧行福率徒众等□心膂而图之信人王好仁,率众等捐赀,力而成之爱是於顺治二年而方丈之五楹成矣,於顺治十一年而天王之三楹成矣,於顺治十二年,寺僧行志助赀募建而左右之侧室修矣由今溯昔,曾几何时而峆卢之前后左右僧院禅宇遂已改观若爾乎!斯固其地灵之使然也盖亦由乐善者众耳继自今,峆卢之栋宇与峆卢之山水,庶几並胜矣余故为文以誌之云尔大清顺治拾贰年 岁次乙未仲春己卯 下浣之吉邑庠廪生刘延试熏浴顿首谨拜撰历史考述:根据这篇顺治十二年碑文记载可以看出,虽然峆 山 卢 寺的的修建工作自明末以来一直没有中断,到了明朝初期,除了大殿外,峆 山 卢 寺“余者复多倾废 ,是尚未可云观止矣“ 在 这 种情况下,寺僧行福、行志及善信王好仁在十余年的时间中,逐渐建成五楹方丈、三楹天王殿及左右之侧室,在他们的努力下,峆 山 卢 寺的面貌焕然改观,使得“今峆 山 卢 之栋宇与峆 山 卢 之山水庶几並胜”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县志中找到佐证据乾隆《福山县志· 卷二·地理· 庙寺》 载, “国朝顺治二年,王好仁又同僧行福募赀重修方丈五间,寺之西二里许,顺治七年王好仁捐赀鼎建泰山行宫三间及僧舍并置赡地十亩,其贡赋好仁备输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王好仁的鼎力支持下,寺庙的西部二里许还建成泰山行宫及僧舍的设施,并获得了赡地十亩,这应该是寺庙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