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方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关系研究的进展.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9027943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7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方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关系研究的进展 西方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关系研究的进展 【作 者】王贞琳/李文馥 【作者简介】王贞琳,李文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引言儿童绘画有着独特的特点,是儿童表达情绪、情感和对事物的理解的一种方式,它反映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程度,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儿童在画画时,采用与成人绘画不同的表征策略绘画表征策略的发展反映出认知发展的过程西方发展心理学家在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报告但是在国内这方面的探讨还比较少本文介绍的是国外这一领域的一些研究结果和研究动态与趋势  1 儿童画所表现的是什么?儿童画画的是什么,这是儿童绘画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Piaget〔1〕认为绘画是符号功能的一种形式, 是处于象征性激戏和心理表象之间的中介Piaget等人有发展地继承了Luquet关于儿童绘画的阶段性理论,认为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从“理智现实主义阶段”到“视觉现实主义阶段”的过渡在“理智现实主义阶段”(4—8岁),儿童只描绘原形的理性属性,而不考虑视觉透视问题大约到8、9岁时儿童画进入“视觉写实主义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画逐渐摆脱理智现实主义的束缚,表现从特定观察视角看到的情境。

      依据Piaget的这种划分,“理智现实主义阶段”的儿童是“画所知而不是画所见”,他们所画的是事物在其头脑中的心理表象,而不是他们当时所看到的模型的具体形象Piaget在绘画的发展阶段与特征上的观点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一致的近年来研究者们用能突出“知”和“见”的矛盾的绘画模型探讨这个问题,这些模型包括特征突出的几何体、隐匿物体的突出特征或是设置物体之间的遮挡等研究结果认为Piaget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年幼的儿童也可以画所见Cox〔2〕让儿童和成人都来画立方体,实验的指导语是:“只画出你看到的几何体的面”,结果发现7岁儿童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采用视觉写实的绘画策略 同一个实验结果还表明,即使是成人在画立方体时也不能做到完全地画其所见可见画所知和画所见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近年来研究者更关心的是绘画能力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儿童如何把三维世界转译为二维表现 Light等〔3〕指出年幼儿童忽视他们自己的特定视角而采用概念化的视角,由此他们可以根据模型序列固有的特性进行表征发展”就是从“序列具体化”(ARRAY SPECIFIC) 表征策略到 “视觉具体化”(VIEW SPECIFIC)表征策略的演变。

      这种解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理智现实主义的发展,因为它把儿童绘画和更广泛意义上的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DING)能力的发展结合起来, 提醒研究者注意自我中心主义在儿童绘画研究中的特殊意义 “序列具体化”和“视觉具体化”的理论有两个前提:其一,儿童是具备基本的绘画能力的;其二,儿童自发地在绘画中表达最大信息量,使其绘画看上去更象实际对象因此儿童经常误解指导语,以为“画下你所看到的”这样的指导语意思就是画出实际对象,并且使别人也能认出所画的是什么Light等〔3〕在实验中证实了他们的理论他们要求5—8岁儿童画两种模型序列,一种是玩具小猪和积木并排放置,另一种是前后放置,表现出部分遮挡关系第一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被试都能画成水平排列的形式但在第二情况下,5岁儿童只有17%能够画出有遮挡关系的结构, 其余的被试都把两个物体分开来画,或是水平排列,或是垂直排列,表现出序列具体化的表征形式研究者〔4〕还发现,儿童还采用“透明”策略表现空间关系,即把两个物体相互之间有重合的部分都画出来,使前面的物体看上去象是“透明的”  2 影响儿童采用不同绘画策略的因素从序列具体化到视觉具体化的表征策略的发展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影响儿童采用不同绘画策略的因素有那些呢?  2.1 指导语和绘画习惯的作用FlaveLL〔5〕划分了幼儿对他人视知觉了解的两种水平。

      初级水平是:儿童能够推断出从其他人的视角看到或看不到的物体第二级水平:儿童还能知道同一物体对于不同的视觉位置可能显示出不同的侧面三岁儿童完全可以达到初级水平,但不能达到第二级水平假如一个三岁儿童能够推断出从其他人的视觉角度所看到的物体的大致情况,他们也就应该能报告出他们自己当时看到的情况那么,为什么在要求报告自己的知觉内容时,他们经常表现出“理智现实主义”的特点呢?这可能跟指导语和绘画习惯的作用有关在以往的一些实验中儿童可能没有明白实验对他们的要求仅仅是报告出知觉的内容儿童对于任务要求的理解可能更多的受情境的影响当看到一个隐蔽在其他东西后边的物体时,他们可能期望主试问他们被遮挡物的位置和外观采用更为详尽的指导语以确保儿童完全理解主试的意图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某一单一视角来表现情景的绘画习惯,儿童绘画是多视角的,他们关心的是陈列物的整个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  2.2 利用线索学习Davis〔6〕认为儿童可以利用线索来学习视觉具体化的表征策略在画一只隐去了杯柄的杯子时, 6岁以下的幼儿会把杯柄也画出来但如果同时呈现两个杯子,其中的一个杯柄在视线中,另一个杯柄隐去因为两个杯子表现出对比关系,引发幼儿仔细观察其位置的差异,这时比只画一个看不到杯柄的杯子更容易采用视觉具体化的表征策略。

      而且画完两个杯子再画单个杯子时,采用视觉具体化的比例也有明显提高这证明儿童通过前面的线索学会了视觉具体化的表现策略Cox〔7〕也发现当有遮挡关系的两个物体形状相同时,幼儿倾向于画出两个完整的形状,表现遮挡关系的比例比较低如果两个陈列物形状不同,表现遮挡关系的比例就比较高,MoRRa等〔4〕认为,这是由于画两个形状相似或相同的物体时,儿童易于把它们编码为一组,因而也就画成一组相似的完整形状,不会采用隐去轮廓线的方式表现物体间的遮挡关系如果两个陈列物的形状不同,幼儿就要仔细观察其差异和摆放方式的特点,这种情形下就更容易表现出遮挡关系  2.3 心理表象的作用Davis〔8〕发现熟悉的物体如立方体往往使儿童忽略其呈现的状态,而按照自己已有的心理表象来画儿童不熟悉的物体,如一个新异的不规则几何体,由于不能激活心理表象,因此也就只能通过观察,再现更接近于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形象Lewis等〔9〕还发现对陈列物的称名过程(NAMING),即叫出被画物体的名称如“杯子”,都会影响绘画结果,可见称名也起到唤起心理表象的作用心理表象的作用是促使儿童“表达最大信息量”,也就是说儿童按照模型在其头脑中的概念来画所知。

        2.4 社会性游戏的作用Cox〔10〕 试图证明儿童不能画出两个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是因为儿童没有理解任务中被挡住的物体有“藏”在前面物体后的含义她设计出“警察和小偷”的游戏来解决这个问题游戏中警察在追捕一个小偷,小偷躲在墙后但没有藏好,头部从墙上露出来实验情景要求儿童扮成警察,画出看到的场景结果大多数儿童都画出了部分遮挡关系Light等人〔11〕的研究中,让实验组儿童画一张场景绘画, 并告诉他们,他们的这张画要用来指导其伙伴重新排列出原来的场景,结果发现,实验组中75%的5 岁儿童可以按照视觉线索如实地画出场景的空间关系,而对照组只有不到30%的儿童能这样做利用游戏方式达到改变绘画表征策略的目的,其实是隐含了限定视角这一条件儿童必须从警察的视角或下一组同伴的视角来观察和记录,从而克服了绘画表征过程中的自我中心,达到选择视觉具体化的策略的目的  3 当前的研究与发展趋势以上讨论的是影响儿童绘画表征策略选择的因素,但是儿童绘画究竟为什么表现出画所知还是画所见的区别,或者说从序列具体化到视觉具体化的发展呢?当前对儿童画的研究集中在认知机制的探讨上,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着重于绘画过程中的编码策略的研究,试图以此解释儿童绘画所表现的儿童的认知特点。

      Ingram等〔12〕人的研究提出儿童绘画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编码过程:一是符号概念编码,就是根据物体在儿童头脑中已形成的概念再现完整的模型这一类儿童使用的策略中序列具体化的;另一种编码形式是视觉具体化的空间编码,就是从某一特定的视角观察模型,按照模型呈现出的空间位置关系如实地再现所看到的具体形象Davis〔6〕也提出“物体知识对视点编码”的观点他指出儿童绘画的表征方式更多地受到已知物体特征的影响,而视点编码也同时存在儿童采用的编码方式不同时,其绘画表现也不同这两种编码方式是如何起作用的呢?研究者〔4〕 提出了“构造操作者理论”(THEORY OFCONSTRUCTIVE OPERATORS) 以解释包括绘画在内的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儿童表现出不同编码策略之间的冲突儿童必须克服认知冲突,在两种编码策略之间进行选择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发展差异和个别差异群体的差异观点也是最近的认知发展研究中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只是发展差异,还包括个体间差异在某些方面个体间差异甚至大于相间差异〔13〕Morra〔4〕的研究表明,绘画能力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以场依存一场独立的认知方式为测查的维度,场独立的儿童比场依存的儿童更易于采用视觉具体化的表征策略。

      因为场独立型的人认知改组能力较强,因而在误导情境下表现出更强的克服认知冲突的能力,较多地采用视觉具体化的表征策略编码策略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在两种策略之间存在着一些过渡形态,它们同时包含着视觉编码的成分和符号编码的成分,表现出不同认知发展水平间的演变过程比如前面提到的儿童绘画中的“透明”策略就可以看作为过渡形态之一透明画法中有遮挡关系的两个物体都被完整地画了出来,这表明被试还不能运用隐匿轮廓线的绘画方式,但是已经表现了两个物体在左右维度上的接近和交叉这种空间位置关系,可见其中还是包含了基于模型本身的视觉编码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的关系问题不仅涉及绘画心理和认知发展等理论问题的探讨,它还关系到教育实践中的许多问题,比如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等因此,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绘画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课题 【参考文献】〔1〕J·皮亚杰,B·英海尔德著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49—53〔2〕Cox MV.Cubes are diFFicult things to draw. British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6;4:341-345〔3〕Light P,MacIntosh E. Depth relationships in young children'sdrawing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80;30:79-87〔4〕MoRRa S, Angi A,Tomat L. Planning,  encoding,  andovercomingconflict  in  partial  occlusion  drawing : a NeoPiagetian modeland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Psychology,1996;61:276-301〔5〕PiLLow BH,FlaveLL JH.InteLLectual realism:The role ofchildren's interpretations of pictures and perceptual verbs.Child Development, 1985;56: 664-670〔6〕Davis AM. Contextual sensitivity in young children'sdrawings.Journal of Experiment。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