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清 代 文 学清初诗文.ppt

50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52184305
  • 上传时间:2018-08-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6M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清 代 文 学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返回一、遗民诗人 二、古文三大家 三、钱谦益 四、吴伟业 五、王士禛 六、词的中兴和纳兰性德遗 民 诗 人(清初三大思想家)一、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明亡后改 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他论诗“主性情”,反对模拟,提倡“文须 有益于天下”他“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秋雨》),四百多首诗,拟古、咏怀、 游览、即景等围绕抒发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主 题,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突出的色调 如《秋山》、《海上》 、《精卫》等精 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沈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二、黄宗羲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 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以反对阉 党著名,清兵入关,积极投身抗清斗争,后隐 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他是著名的思想家、 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强调诗写现实,注重学问,推崇宋诗,与 吴之振等选辑《宋诗钞》,扩大宋诗影响,推 动浙派形成诗歌感情真实,沉著朴素,具有 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学问极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 及释道之书,无不研究。

      史学上成就尤大所著《 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之风气在哲学、政 治思想上,反对朱儒“理在气先”之说,认为“理 ”不是实体,只是“气”中的条理和秩序揭露了 君主一个私有天下产业的罪状,作出“为天下之大 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胆结论认为“天子之所是 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肯定“天下之治乱 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改革土 地、赋税制度反对传统的农本工商末的观点,强 调工商皆本这种政治历史观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文学方面,强调诗文必须反映现实,表达真情实感 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 访录》、《南雷文定》等 山 居 杂 咏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着多三、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 斋,湖南衡阳人明崇祯举人,曾从永 历桂王举兵抗清,南明灭后隐遁归山, 埋首著述,博通经学、史学和文学,贡 献卓著,学者称船山先生他生于“屈 子之乡”,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 ,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编有《薑斋诗 话》如《绝句》:“半岁青青半岁荒,高 田草似下田荒埋心不死留春色,且忍罡风十夜霜。

      古文三大家写作文学散文的有被称为“清初三大 家”的侯方域、魏禧和汪琬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状物笔墨 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 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 详尽,推为第一三家”是桐城派的嚆矢一、侯方域侯方域(1618~1654)少有才名,入清未仕 有《壮悔堂文集》10卷,体裁多样,内容广 泛敢于打破文体壁垒,以小说为文,多是写 掾吏、伶人、名伎、军校等下层人物的作品, 如《赠丁掾序》、《马伶传》等尤其是《李 姬传》再现风尘女子李香识大义、辨是非的品 德和节操,都“以小说为古文辞”,提炼细节 ,揣摩说话,刻画神情,具有短篇小说的特点 二、魏禧魏禧(1624~1680)论文以有用于世 为目的,要“关系天下国家之政”,反 对模拟,不“依傍古人作活”,博学多 闻,身际易代,怀抱遗民思想,关心天 下时务《大铁椎传》是其名篇,叙事 如状,写身怀绝技的剑侠遭际和愤懑, 神情毕现,豪爽照人,篇末寄意不为世 用的感慨,耐人寻味 三、汪琬汪琬(1624~1680)散文力主纯正,偏于 保守所作原本六经,叙事有法,碑传尤为擅 长,“公卿志状皆得琬文为重”,受到后世正 统文士的推崇。

      记叙苏州市民反暴政的《周忠 介公遗事》,为世称道,文以周顺昌事迹为主 线,写东林党人与阉党的斗争,突出周被逮时 苏州市民仗义执言和群情激愤的热烈场面,真 实生动,称得上散文中的优秀作品 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被称为“江 左三大家”,三人明末就有诗名,入清 后仍然保持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共同特 点是:都是降清明臣诗歌宗唐,反对剽 窃与拟古的萎靡诗风他们上扫明代前 后七子颓风,下启有清一代诗歌风气 在诗歌的情思上,三家多表现沧桑感与负 罪感相交织的“贰臣”心理 一、钱谦益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一字牧斋, 晚号蒙叟、绛云老人、东涧遗老等,江苏常熟 人 在明朝钱谦益仕途蹭蹬,屡起屡踬,历尽 坎坷挫折,感时愤世,郁塞苦闷经历故国沧 桑、身世荣辱的巨大变故,他入清后的诗歌更 显出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创作特色除了悲悼明 朝、反对清廷和恢复故国的主调外,还弥漫着 羁囚的哀音 柳如是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有学集》中《夏五诗集》、《高会堂诗集 》等,是记载反清复明的“专集” 《后秋兴》是钱谦益晚年的一组大型组诗 依照杜甫七律组诗《秋兴八首》,并步其韵而 作全诗有七律13组,每组8首,共104首,命 题为《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简称《后秋 兴》。

      这些诗的内容大都与抗清斗争有联系, 寄托作者的故国之思作者在经历了故国沧桑 ,中原板荡和身世荣辱的巨变之后,感慨万千 ,凝结为诗,感情强烈而真实后秋兴之十三海角涯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钱谦益自觉地致力于清诗建设,嗤点前贤 ,对明代复古派和反复古派进行尖锐的批判 他强调时代、遭遇和学问的重要性,建立起“ 诗有本”的真情论,以真诚的具有时代意义的 感情为核心,达到性情、世运、学养三者并举 他主张转益多师,兼采唐宋,广收博取,推 陈出新,对确立有清一代诗风,起了“导平先 路”的作用所作诗歌叙事抒情,各体兼擅, 尤工近体,七言律诗情词怆恻,沉雄苍凉,入 杜堂奥,学得神髓 受钱谦益的影响,在其家乡常熟产生 了虞山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 钱曾、钱陆灿等人这个诗派的代表人 物冯班(1602~1671)曾师从钱谦益, 反对七子、竟陵和严羽《沧浪诗话》, 著有《钝吟杂录》 二、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 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官至少詹事,明亡里 居,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出仕,任秘书院 侍讲,迁国子监祭酒,三年后丁嗣母忧南还, 居家而殁。

      在清初诗坛上,吴伟业与钱谦益 并称吴伟业才华出众,其歌行诗“梅村体” 风行一代感慨兴亡和悲叹失节是其诗歌吟咏 的主要内容陈文述说:“千古哀怨托骚人, 一代兴亡入诗史”(《读吴梅村诗集,因题长 句》,《颐道堂诗集》卷一),就是这种情况 的概括 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四库全书总目 提要》评说:“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 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 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 ”他是在继承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 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它吸取白居易《长 恨歌》、《琵琶行》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 行的写法,重在叙事,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 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 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在叙事诗里独具一格梅村体的题材、格式、语言情调、风格、韵 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故国怆怀和身世 荣辱为主,“可备一代诗史”,又突出叙事写 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它以人物命运浮沉为 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 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梅村体”叙事 诗约有百首,《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 作,也是吴伟业脍炙人口的长篇歌行,它以吴 三桂、陈圆圆的悲欢离合为线索,以极委婉的 笔调,讥刺吴为一己之私情叛明降清,打开山 海关门,沦为千古罪人。

      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下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浆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技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樽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宫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凉州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吴伟业歌行成绩突出,誉满当世,袁 枚说“公集以此体为第一”(《吴梅村全 集》卷第二附“评”)赵翼评吴伟业诗 :“以唐人格调,写目前近事,宗派既正 ,词藻又丰,不得不为近代中之大家 (《瓯北诗话》卷九) 四、王士禛康熙年间,王士禛以全国诗歌领袖之 尊,领导诗坛达半个世纪之久与朱彝 尊并称为“南朱北王”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 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王士禛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神韵”说 神韵”就是意境,要求诗歌具有含 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诗歌主题 朦胧,语言明隽,风格清远 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历程看,神韵 说有其理论渊源他既继承了自陆机《 文赋》、钟嵘《诗品》、司空图《二十 四诗品》、严羽《沧浪诗话》强调诗歌 美感特征的诗论遗产,又有所发展王 士禛“首为学人拈出”神韵说,为千百年 来对于诗的意境美的追求作了最丰富、 最周全、最突出的理论总结,体现了以 和谐为特征的古典诗歌美学的终结。

      其24岁在济南大明湖所赋《秋柳四首 》,为其成名之作,大江南北和者不下 数十家此后他在南京作的《秦淮杂诗 》20首、在扬州作的《冶春绝句二十首 》都委婉地表现了朝代更替的悲哀如 《秦淮杂诗》第一首: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寄陈伯玑金陵东风作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潇潇康熙诗坛上,朱彝尊和王士禛并称“南朱北 王”;施闰章、宋琬也称“南施北宋”二、朱彝尊其诗被尊为浙派开山祖他的诗歌以学力 、辞藻见长,用笔雄健,叹息故国沦亡,感慨 民生疾苦,俯仰艰难身世,大抵沧凉悲壮,郁 怒激烈,但后期格调平和,追求醇雅,安于恬 淡,师法也从学唐到兼取两宋,诗歌风格的转 变,比较鲜明地反映了清初诗坛的趋势,带有 典型的过渡意义如《同沈十二咏燕》、《雁 门关》等三、施闰章(南施北宋)他宗法唐人,反对浮华,但格调平缓 ,温柔敦厚诗歌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 和民间苦难工于五言,风格空灵淡泊 ,如《燕子矶》: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 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吴 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四、宋琬其诗突出反映“中丁家难,晚遭逆变” 的伤时叹世之感,亦有关注民生、凭吊 故国、描写山水风光之诗。

      他擅写七言诗,风格雄深磊落,虽迭 遭变故,困厄多于欢愉,时发激昂悲愤 之音,但总的表现委婉中正,怨而不怒 词的中兴和纳兰性德从顺治十年前后到康熙十八年“博学 鸿词”科诏试期间,清代词坛出现了词风 胚变的现象南北词坛上,百派回流, 风格竞出,形成充满生气和活力的繁荣 景观在百家腾跃的繁响之中,以陈维 崧为领袖的阳羡词派和朱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