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护理:对儿科护患纠纷调查分析及防范.docx
3页儿科护理:对儿科护患纠纷调查分析及防范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自我爱护的法律意识的逐步加强而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分散点,当发生病痛时,在就医和治疗过程中,家属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技术操作水平及效劳质量等要求不断提高,若产生疑问而不能得到准时满足的解答和沟通,常会导致纠纷我科对39起护患纠纷进展了缘由分析并探讨了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共收治住院患儿7121人次,发生护患纠纷共39起,占住院总人次的0.55% 1.2 护患纠纷缘由分析 见表1表1 纠纷缘由的构成(略) 2 争论 2.1 诱发护患纠纷的缘由 2.1.1 效劳观念滞后 医疗效劳和行风建立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但有些护士还没有完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工作缺乏主动性、乐观性,效劳态度欠佳,说话语气生硬等,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效劳理念。
另外,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爱护意识的不断增加,患儿家属盼望自主选择医生和护士,盼望了解和参加治疗过程等,若无视了他们的权力,则会有意或无意造成他们对治疗过程的不满心情此外,由于护理人员缺编、少编,护士工作量增大,负荷超重,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沟通的时间较少,从而造成患儿家属的不理解或误会,进而诱发纠纷 2.1.2 治疗、抢救等是诱发纠纷的重要环节 在新特效药、新技术的应用及危重患儿的抢救过程中,假如护理工作不准时到位,极易引起纠纷当前医疗水平同患儿家属的期望值存在着肯定的差异,患儿家属怀着着急和期盼的心情来医院就治,盼望药到病除,解除苦痛,盼望护士技术超群,穿刺一次胜利等,但由于医疗水平的局限,一些疾病还无法治愈及患儿自身条件困难,造成患儿家属的不理解从而诱发纠纷 2.1.3 违反医疗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个别护士工作中不仔细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甚至违反医疗操作规程,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产生医疗过失,造成患儿家属的不信任,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2.1.4 医疗费用问题 由于高新技术不断引进、新特药的应用,使医疗费用的增长同患者的经济承受力产生冲突。
假如住院的医疗费用未做到一日清单制或收费工程填写不全甚至发生错误等,极易造成患者的误会,导致纠纷发生 2.2 削减护患纠纷发生的防范措施 2.2.1 转变效劳观念,增加效劳意识 加强护士自身素养建立,提高职业道德,使她们转变效劳观念,增加效劳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效劳理念,在治疗过程中提倡“微笑效劳”,多与家属进展沟通沟通,实行换位思索的方法,减轻家属的焦虑,使其在住院期间能够理解护理工作的特别性,增进他们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杜绝纠纷的发生 2.2.2 狠抓连续训练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学问的学习,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对危重患儿制定相应的护理标准和护理工作制度,加强临床工作考核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护士“三基”技能培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胜利率等一系列有效的治理制度与措施,可以有效避开医疗纠纷的发生 2.2.3 爱护患者利益 临床上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因病施治,医疗费用做到一日清单制,收费工程填写完整,增加收费的透亮度,尽量削减和降低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护患纠纷的防范是医院护理治理的重要内容,掌握或削减纠纷的发生是表达护理治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
加强护士的综合训练与培训,提高护士观看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她们在工作中能准时发觉问题,并做出有效评价,用实际行动去表达护理的价值,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开医疗纠纷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