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动画片中的声音设计.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65585022
  • 上传时间:2022-09-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动画片中的声音设计动画片中的声音设计  自古以来,人们就给予声音以各种想象和作用,通过声音人们可以沟通信息、组织活动、相互警示、消遣、示爱等下面是我共享的动画片中的声音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产生比两者之和更大的整体效果的?当我们进行影片的叙事时,声音通过音乐、音响、语言和画面的结合告知我们在故事世界之内或之外发生了什么事情空间和时间是由视听结合确定的,场景的连接与断裂也是如此我们通常须要声音和画面能够同步,但为了叙事须要,声音和画面也可以不同步,真正的声音设计师必需完全沉醉到故事、人物、心情、环境和影片的类型里面在他们的努力下,观众会通过完整的、通常是更为下意识的方式,被引进一个可信的生活经验当中这种体验是特别奇妙的,尤其在动画片中,不管受众人群是多大年龄,似乎一下子就能让自己变小,这种体验其乐无穷当然,这里面对声音的设计和制作的要求更为严格  动画片中的声音元素和电影一样,包括语言、音响和音乐但是与电影、电视在制作方法上却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画面的形成上,影视主要靠现场拍摄,而动画则依靠手工及软件绘制;在声音的形成上,影视主要靠同期录音,而动画片的声音则是完全依靠后期配音,没有同期声。

      下面我们就动画片中的声音作用作以介绍,以便声音能得到更好的设计  一、动画片中声音的表现作用  语言  1通过语言能够显示动身音者的性别和年龄,如男、女、老、幼;  2通过不同的语气能够表现动身声者的心情,如喜、怒、哀、乐;  3通过语言还可以表现动身声者的状态,如边走边唱、跑步说话;  4通过不同的语调可以反映动身声者的性格特点,如有的人慢声细语,有的人连珠炮一样  音响  1渲染气氛:不同的音响效果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气氛,比如说有掌声、欢呼声、叫声、笑声,可以制造出喧闹热情的气氛;哭声、炮声、枪声、跑步声,可以制造斗争的场面  2延长画面感:用画面外的声音让人“好像看到”另一个空间的情形比如通过雷声、暴雨声知道在打雷下雨  3刻画人物心理:通过夸张的声音可以刻画人物内心,例如心跳声可以凸显人物的惊慌心情  4制造悬念:铃声、钟声等一些被给予意义的声音可以制造某种悬念  音乐  1抒情:动画片中抒情的最好形式就是音乐,抒情也是音乐的本性所以动画片会用到大量的音乐最典型的例子要数久石让的音乐了他的音乐单纯自然,表现力丰富,旋律美丽伸展,与宫崎骏的完备结合为我们带来了完备的视听享受由他作曲的宫崎骏动画片《天空之城》的音乐可谓经典中的经典,音乐高雅脱俗,极富浪漫气息。

        2加快或缓和动画片的节奏:音乐可以加快影片的节奏,通过音乐蒙太奇可以很快地讲解并描述故事的进展,节约时间有时候用舒缓的音乐也可以缓和影片的节奏  3动画片音乐的夸张性:例如《猫和老鼠》《鼹鼠的故事》里面几乎没有人声,主要靠音乐向观众讲解并描述故事,音乐和画面的紧密结合达到了视听的完备结合  二、动画片声音的特点  夸张性  动画片中不论语言、音响还是音乐都具有很强的夸张性因为动画本身就具有夸张、变形的特性首先在音乐方面会运用一些比电影中更多的夸张手法来表现动画内容例如《猫和老鼠》中猫和老鼠的一次次斗智斗勇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音乐来做表现音响在影片中也要夸张许多,例如《鼹鼠的故事》中的《鼹鼠在城市》,鼹鼠和小刺猬吃草莓、樱桃时的音响以及汽车启动的马达声都是运用真实存在的客观音响进行了夸张变形在为动画片配音的时候人声就更具有夸张性了,一般动画片的配音音调较生活化的语言偏高,说话的语气也要留意夸张的表现人物或动画主角的特点,节奏一般比生活中要拉长  幽默性  幽默、风趣、搞笑是一些动画片作品的主要特点,这就要求一些动画片的声音艺术表现在这方面更加明显动画片中的音乐的幽默性可以通过音乐的各种表现形式来实现。

      例如在音色上的选择、节奏的改变、速度和演奏技巧的不同都会产生幽默的效果许多的动画片音乐的幽默性首先体现在符合描述对象的乐器的选择,也就是用音色的表现力来突出动画的.幽默例如我国闻名的动画片《三个和尚》,三个和尚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形象具有喜感观众可能还没有看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时就会被他们的形象逗乐作曲家金复载在三个角色出场的时候就依据他们的形象选择了不同的乐器首先是小和尚出场,金老师选择了高音板胡来表现小和尚的艺术形象,因为大多数时候用高音乐器来表现孩童们的纯洁、简洁、透彻的性格,而高音板胡的音色光明、高亢,与小和尚的年龄、性格相符在接下来高个子和尚出场的时候,金老师换了另外一种拉弦乐器——坠胡坠胡和板胡相比音域更宽、声音更柔软,音量也比较大用这样一种音色上的对比来造成与小和尚的剧烈反差,达到了幽默的效果在音响运用上则常用一些特别的声音来表现幽默例如会常常在搞笑的动画片中用电子合成设备发出特别的声响来协作画面的幽默滑稽在语言上除了语调的把握,有时候还会用到方言来体现幽默色调 自由性  由于动画片虚拟的特点,所以拥有创作空间的自由性动画时空可以随意穿梭、随意驰骋一会儿可以在几千年以前,一会儿又可以穿越到几千年以后,这种超时空特性确定了动画声音创意的自由性。

      动画片的创作者可以自由想象一切真实与非真实存在的声音,声音设计也不会受到详细声音的限制,完全可以借助现代音频制作设备进行各种处理以达到自己想要的声音效果  三、动画片中的声音设计流程和方法  阅读剧本  设计师应当从完成的剧本中第一次“听”到你的作品的声音②当第一遍读剧本的时候,最好手里拿着一根铅笔,不要受到外界的任何影响,眼睛在字里行间“跳动”的时候,快速做些标记假如你能从头至尾一口气读完,中间没有任何间断,并且读剧本的速度和完成影片的速度尽量一样的话,你会收获更多  画出声音标记  在第一次读剧本的时候,你要找寻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表示声音的词,同时要标记故事中声音的发展和改变有一点要特殊留意,就是在影片中你应当听到什么声音例如:  1在画面上明确表现出来的与人、物体以及动作相关的声音  2用来描述环境的隐藏声音  3场面描写和对白当中提示场景中的心情的关键词形容词和副词可以给场面描写“添油加醋”提示其他的工作人员应当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环境声音气氛的反差可以通过运动音调、银色,并以对比作为切入点,可以很有效地形成这种反差  给声音分组  在你完全读完一遍剧本并且能给那些让你觉得比较重要的“声音”作下不同的标记后,再快速地复读一遍,把相应的关键词都写在纸上。

      按肯定的逻辑关系对这些“声音”分门别类进行分组,如动作、物体、心情等  画出视觉图  你可以画一幅对建立声音设计结构有帮助的图假如发觉某些对故事很重要的重复元素和场面,在你画的时间线上相应的地方对这些元素或场面画一些图形符号在图中我们可以把整部影片的心情基调形象化对影响到心情的语言、效果声、音乐的处理可以更加直观  与动画导演沟通  在声音设计的详细处理措施上要听取导演的看法,因为导演很可能是惟一能够全面把握影片人物和故事的人为了创建出更适合影片的声音你要给导演供应一些想法也可以从导演那儿得到影片声音的很详细的构思  找声音素材,设计声音的初稿  在和导演沟通以后就要收集影片中的声音素材了两种方法,一种从现有的音效库里找另一种方法就是录音和拟音在这个阶段,找的声音素材肯定要多,例如关门声,木门、铁门等的声音都要收集,这样便于后期的选择  参加剧组的每一次探讨  有的人认为做声音只要动画片出来把声音“贴”进去就行,这种想法势必会影响到影片的最终效果因为你只有参加到剧组的探讨中才能了解画面对声音的须要,每一次的画面剪辑声音都要做修改,尤其是音乐画面一帧的修改音乐就要随着做改动千万不能敷衍了事。

        完成声音的预混  在动画片完成以后,要进行声音的预混检查画面和声音是否同步,声音之间是否平衡  完成声音终混  在一次次的不断修改以后,完成声音的终混  动画片的声音设计与创作要体现出相应的特性风格,特殊是对动画角色人声的设计更要体现显明的性格特点配音演员可以针对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来设计人声总之,体现个人的风格特点是最主要的  声音设计今后将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制作最好的、最能够支撑影片声音的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声音设计工作起先得有多早因此,对于声音的重视和对于声音设计的重视将越来越重要对于声音设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则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视察当画面超出了我们的常生活阅历时,与之相关联的声音通常还是来自我们特别熟识的地方:厨房、公路、公园等所以学会“视察”身边的声音是收集声音的最好方法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