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专题: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心包炎.ppt
69页第八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孙寒生1概念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由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面伴敖生物形成的一种炎症瓣膜最常受累按病程分急性、亚急性心内膜炎;按微生物侵入途径分自体瓣膜、静脉药瘾者、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2病因和发病机制(一)致病微生物主要:链球菌、葡萄球菌;少数:肺炎球菌、淋球菌、A族链球菌、流感杆菌等;亚急性: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二)侵入途径主要:咽峡及呼吸道炎症;其次:皮肤粘膜创伤;静脉药瘾者可经皮肤通过静脉将致病微生物带入血流;人工瓣膜置换术可直接感染 (三)基础病变及易感性(1)细菌大量入血→侵犯无基础心脏病的心内膜→急性心内膜炎2)亚急性心内膜炎多发生在原有器质性心脏病者,主要为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少数见于老年人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纤维化及钙化3病理(一)心脏病变(1)赘生物→瓣叶破损、穿孔、断裂→瓣膜关闭不全2)感染扩散→产生瓣环或心肌脓肿、传导组织破坏、乳头肌断裂、室间隔穿孔、化脓性心包炎3)静脉药瘾者→多累及三尖瓣;其次主动脉瓣及二尖瓣4)人工瓣膜者→瓣周漏及瓣环周围及心肌脓肿。
(二)全身病变(1)敖生物破裂→形成大小不等的栓子→随血流可能栓塞皮肤、粘膜、视网膜及全身各脏器的动脉,偶可形成转移性脓肿2)静脉药瘾者常因三尖瓣敖生物脱落→化脓性肺栓塞4临床表现(一)症状(1)亚急性者起病隐匿,部分有致病微生物入血史2)除老年或心、肾衰竭重症者外,几乎均有发热,呈驰张性低热,伴寒战、盗汗、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常有头痛、背痛、肌肉关节痛3)急性者呈爆发性败血症过程,高热、寒战、多伴头、胸、背和四肢肌肉关节疼痛,常突发心力衰竭(二)体征(1)心脏体征 急性早期可无心脏杂音;急性晚期及亚急性者几乎均有心脏杂音;杂音常呈性质和强度的变异,可产生乐音杂音改变和新的杂音出现→提示心脏有新的结构破坏(2)全身体征 多为微血管炎、微血栓及出血所致① 淤血及出血点: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指甲下、锁骨以上皮肤、口腔黏膜和眼结合膜常见;② Roth斑:为视网膜的中心发白的卵圆形出血斑,多见于亚急性感染;③ Osler结: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较常见于亚急性者;④ Janeway损害: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主要见于急性者;⑤ 脾肿大;多见于亚急性者;⑥ 杵状指:见于病程大于6月以上者;⑦ 贫血:主要见于亚急性者,多为轻中度贫血,晚期可呈重度贫血。
5并发症(一)心脏 (1)心力衰竭:最常见,主要由瓣膜关闭不全所致,主动脉瓣受损最常发生2)心肌脓肿:常见于急性,可发生于心脏任何部位,以瓣周多见3)急性心肌梗死:多由冠脉栓塞引起,主动脉瓣感染者多见4)化脓性心包炎:主要见于急性5)心肌炎(二)动脉栓塞 急性多见,常发于晚期,可栓塞于肌体的任何部位脑、心、脾、肾、肠系膜和四肢常见三)细菌性动脉瘤 亚急性多见受累动脉依次为近端主动脉(包括主动脉窦)、脑、内脏和四肢,多见于晚期四)转移性脓肿 急性多见,常发生于肝、脾、骨骼和神经系统(五)脑 (1)脑栓塞;(2)细菌性脑动脉瘤破裂出血;(3)脑脓肿;(4)化脓性脑膜炎;(5)中毒性脑病 (六)肾 (1)肾动脉栓塞和肾梗死多见于急性;(2)免疫复合物致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亚急性6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血培养 血培养是最重要的方法入院后3小时内每隔1小时采血1次,共取3个血标本后开始抗生素治疗培养出细菌时,应作药物敏感试验2周内用过抗生素或采血、培养技术不当可降低血培养的阳性率(二)常规化验 (1)血液:a.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b. WBC可轻微升高,有时见核左移,血沉几乎均升高。
2)尿液:常有镜下血尿和少量蛋白尿肉眼血尿提示肾梗死红细胞管型和大量蛋白尿提示弥漫性肾小球肾炎(三)免疫学检查 25%的病人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80%的病人血循环中出现免疫复合物50%的病程长于6周的亚急性病人类风湿因子阳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可有血清补体降低四)超声心动图 可探出50%~70%的赘生物的部位、数目、大小和形态食管超声可检出<5mm的赘生物未探及赘生物不能排除心内膜炎五)X线 (六)心电图7诊断 (一)发热、心脏杂音、贫血、血尿、脾大、 WBC增高、伴或不伴栓塞症状,血培养阳性,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二)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者进一步明确诊断三)原有心脏病,发热1周以上,多考虑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8鉴别诊断急性与败血症鉴别亚急性应与急性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左房粘液瘤、淋巴瘤、结核病及腹腔内感染鉴别9治疗(一)抗生素治疗 (原则)(1)早期用药,在连续送3~5次血培养后即可开始治疗;(2)用杀菌性抗生素,大剂量、长疗程,一般需要4~6周以上,静脉用药为主,以保持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3)根据血培养、致病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药物;(4)联合用药以增疗效1. 经验治疗 萘夫西林(nafcillin,新青霉素Ⅲ)2g静滴,4小时1次;氨苄西林(ampicillin)2g静滴,4小时1次;庆大霉素(gentamycin)160~240mg/d。
亚急性者以青霉素为主或加庆大霉素2. 已知致病微生物时的治疗a)青霉素敏感 首选青霉素,或头孢曲松青霉素过敏者用万古霉素所有病例均至少用药4周;b)青霉素耐药 用氨苄西林,加庆大霉素,用药4~6周效果不佳时,可用万古霉素,加庆大霉素;c)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①萘夫西林或苯唑西林(oxacillin);②青霉素过敏,头孢噻吩,或头孢唑啉;③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均过敏,用万古霉素;d)其他致病微生物 Gˉˉ可选用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亏亦可用环丙沙星真菌感染:两性霉素如后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常需手术治疗(二)手术治疗 人工瓣膜置换术适应症为:(1)适合抗生素治疗,但血培养反复阳性、反复复发者或反复大动脉栓塞者;(2)严重瓣膜毁损或缺损口脓肿致严重反流导致心力衰竭者;(3)主动脉瓣受累致房室传导阻滞者;(4)真菌性心内膜10预后(一)及早积极治疗者70%以上可治愈二)未治疗的急性病人几乎100%在4周内死亡亚急性者的自然病程一般≥6个月三)心力衰竭、主动脉瓣损害、肾衰竭、由Gˉˉ杆菌或真菌治病、瓣环或心肌脓肿、老年、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预后不良11预防针对性预防用药、加强无菌操作。
第十章 心包炎孙寒生概念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心包脏层和壁层的炎性病变按病程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心包炎常伴有心包积液,慢性心包炎常引起心包缩窄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1概念急性心包炎(acute pericarditis)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可单独存在或与心内膜炎、心肌炎并存 急性心包炎2病因大多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可被原发病掩盖常见:(一)急性非特异性(特发性)二)感染 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 寄生虫等三)自身免疫 (四)肿瘤(五)代谢性疾病(六)物理因素(七)邻近器官疾病上述病因中,常见者为非特异性、病毒或细菌感染性、肿瘤、尿毒症、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等3病理 根据病理改变急性心包炎分为纤维蛋白性和渗出性两种一)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的早期二)渗出性心包炎 随着病程的进展,渗出液体增加,则转变为渗出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的早期→心包腔内无积液或积液量较少→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受限制→不影响血流动力学※ 心包腔内渗液迅速增多→心包无法伸展以适应其容量的变化→导致心包腔内压力↑↑→妨碍心室舒张和充盈→出现心脏压塞。
4临床表现(一)症状 (1)胸痛 ①多见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常见病毒性、急性非特异性和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急性心包炎;结核、肿瘤、尿毒症所致者可不明显; ②性质:尖锐性痛; ③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及卧位时加重,坐位身体前倾时减轻; ④常位于胸骨下或心前区,可放射到左肩、背部、颈部等; ⑤由于第五、六肋间水平以下的壁层心包外表面有膈神经的痛觉纤维分布,因此当该部分心包或临近胸膜受累时出现胸痛(2)呼吸困难 ①是心包积液最突出的症状; ②原因:肺、支气管受压及肺淤血; ③严重时端坐呼吸、身体前倾、呼吸浅快,可引起咳嗽性晕厥; ④急性心脏压塞时,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发绀、上腹部胀痛、浮肿、头晕甚至休克(3)心包积液时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 ① 压迫支气管→激惹性咳嗽; ② 压迫食管→吞咽困难; ③ 压迫喉返神经→声音嘶哑(二)体征(1)心包摩擦音 ①是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特征性体征; ②呈抓刮样粗糙音,与心音的发生无相关性; ③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听到; ④胸骨左缘3、4肋间最清楚; ⑤坐位、身体前倾、深吸气或听诊器胸件紧压胸 壁容易听到; ⑥一般持续数天~数周,有时仅数小时; ⑦当渗液增多使壁层和脏层心包完全分开时心包摩擦音即消失;但有部分粘连时仍可听到。
(2)心包积液体征 ①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左缘内侧触及; ②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相对浊音界消失,由坐位变卧位时第2、3肋间心浊音界增宽; ③心音遥远、心率增快; ④大量心包渗液可压迫左侧肺部,在左肩胛骨下区可出现浊音及支气管呼吸音(Ewart征); ⑤少数病人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听到心包叩击音,此音在舒张早期第二心音后0.1s左右,声音响亮呈拍击样,是由于心脏舒张受心包积液的限制,血流突然终止,形成漩涡和冲击心室壁产生振动所致(3)心脏压塞体征 心包渗液聚集较慢时,可出现亚急性或慢性心包压塞,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奇脉等;如心包积液发展迅速,即使仅100ml亦可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表现为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等心包压塞的征象有: ①体循环静脉淤血 大量心包积液→心室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静脉系统淤血表现:颈静脉怒张,吸气时尤为明显(Kussmaul征),静脉压升高、肝肿大伴压痛、腹水、皮下水肿等; ②心排出量下降 引起动脉收缩压下降、脉压变小、脉搏细弱,严重时心排出量减低可发生休克; ③奇脉 指大量心包积液时,触诊桡动脉呈吸气性显著减弱或消失,呼气时复原的现象。
此种现象亦可通过血压测量来发现,吸气时声音减弱,呼气时声音复原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化验检查 感染者 WBC↑血沉↑二)X线检查 心包渗液量>250ml时,心影向两侧扩大,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三)心电图检查(1)主要表现:常规12导联(avR除外)有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及T波增高,一至数天后ST段回到等电位线,T波地平、倒置,持续数周至数月,T波逐渐恢复正常;(2)心包积液时可有低电压;(3)大量积液时可见电交替;(4)无病理性Q波;(5)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四)超声心动图 对诊断心包积液和观察心包积液量的变化有重大意义急性心包炎心电图(五)心包穿刺 心包炎性质的鉴别、解除心脏压塞及治疗心包炎均有重要价值1)穿刺液涂片、细菌培养、查找肿瘤细胞和渗液的细胞分类等,有助于确定病原;(2)心包积液测定腺苷拖氨基酶(ADA)活性>30U/L对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有特异性;(3)抽取一定量的积液可解除心脏压塞症状;(4)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或化疗药物有助于感染性或肿瘤性心包炎的治疗六)心包活检6诊断 (一)心包摩擦音,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二)临床表现、X线、超声心动图三)心包穿刺液的检查和心包活检有助于病因诊断。
7鉴别诊断(一)扩张型心肌病(二)右心功能不全(三)急性心肌梗死(AMI) 非特异性心包炎胸痛剧烈酷似AMI五种心包炎的特征 8治疗 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对症治疗 (一)病因治疗 ①结核性心包炎 尽早抗结核,足量,足程,一般 结核 活动停止一年左右停药; ②化脓性心包炎 选用敏感抗生素,足量,反复心包穿刺抽脓和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必要时及早心包切开引流; ③非特异性心包炎和心肌损伤后综合症 糖皮质激素; ④肿瘤性心包炎 治疗原发病外,可行心包穿刺或切开解除心脏压塞或心包内注射抗肿瘤药物等 (二)解除心脏压塞心包穿刺术,每次数百至1000ml,必要时心包腔内注射三)对症治疗卧床休息、采取合适体位、吸氧、低盐饮食、利尿、镇痛9预防(一)病因防治,防治结核、风湿病、败血症及病毒感染等二)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可避免演变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三)化脓性心包炎疗效不佳,及时切开引流,防止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第二节 缩窄性心包炎1概念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心包包围,使其舒张时不能充分扩展,导致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而产生一系列循环障碍的病症。
慢性粘连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后,部分病例心包上遗留轻度的瘢痕和疏松的局部粘连心包无明显增厚,不影响心包功能,称慢性粘连性心包炎部分病人心包渗液长期存在,形成慢性渗出性心包炎,是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的慢性过程,主要表现为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少数病人心包明显增厚、粘连、钙化,形成坚厚的瘢痕缠绕心脏,限制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如心包腔内仍有积液,称为渗出缩窄性心包炎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化脓性心包炎2病因缩窄性心包炎继发于急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创伤性心包炎等),主要为结核性心包炎3病理纤维组织增生→心包脏层和壁层广泛粘连、增厚和钙化 →心包失去弹性→心脏活动受限→心肌萎缩心脏舒张充盈受限 →心排出量↓→动脉系统缺血→心率↑心脏舒张充盈受限 →静脉回流受限→静脉系统淤血→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胸腹水、下肢水肿和静脉压↑ 4临床表现(一)症状 急性心包炎后数月至数年才发生心包缩窄早期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时不能平卧,呈端坐呼吸。
食欲不振、腹部胀满或疼痛,有头晕、乏力等症状(二)体征(1)心脏体征 ①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 ②心浊音界正常或稍大; ③心音减低遥远; ④可有心包叩击音; ⑤可有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2)心包腔缩窄、心腔受压的表现 ①静脉回流受限的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胸腹腔积液、下肢浮肿等; ②少数病人出现Kussmaul征(吸气时颈静脉怒张明显,静脉压进一步上升)和Friedreich征(舒张早期颈静脉突然塌陷现象); ③脉压变小,脉细无力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实验室检查 无特异性变化二)X线检查 心搏减弱,半数病人心影增大,心影可呈三角形,左、右心缘变直,主动脉弓小或难以辨认;上腔颈静脉常扩张;有时可见心包钙化(三)心电图 ①主要表现:QRS波群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T波倒置越深,心肌损害越重); ②部分P波增宽、顶端有切迹; ③右心室肥厚、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心房颤动等四)超声心动图(五)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和MRI(六)右心导管检查慢性心包炎心电图6诊断(一)既往有急性心包炎病史,数月或数年以后出现腹水、肝肿大、颈静脉怒张和静脉压明显升高等体循环淤血的体征而无心脏扩大及心瓣膜杂音,应考虑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
二)结合脉压变小,奇脉及心包叩击音以及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可确定诊断三)结合CT或MRI、心导管可确立诊断7鉴别诊断(一)肝硬化腹水期 无心包压塞的症状和体征二)心力衰竭 缩窄性心包炎的腹水较皮下水肿出现早,静脉压明显升高三)限制性心肌病 鉴别困难限制性心肌病呼吸困难出现早,吸气时颈静脉无怒张,常能触及心尖搏动,常有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射血前期时间(PEP)延长,左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PEP/LVET比值增大,必要时需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8治疗完全性心包切除术通常在心包感染被控制、结核活动已静止时手术,并在术后继续用药1年手术成功者常在术后4~6个月才逐渐获得满意疗效9预防同“急性心包炎”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