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绪论,络筒-2.ppt

99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49497776
  • 上传时间:2018-07-2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0MB
  • / 9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织造学教材:机织学课时:7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平台必修课绪论一、本课程研究的内容纺织工程学科 包括纺纱、机织或针织 、印染工程 织物包括:a:针织物,如运动衫等b:机织物,如衣料、装饰布、国防用 布 (帐篷、降落伞)机织物-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按一定规律织 制而成的制品,其中一组为经纱(与布边平 行),另外一组为纬纱(与布边垂直)c:工业用布(造纸毛毯、帘子布、水龙带) 、产业用布(江堤防护等) 准备工程包括:a:经纱准备(重点)b:纬纱准备二、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 的地位过去几十年,纺织品零售额占商品零售总额的五分之 一,出口创汇占全国总创汇值的四分之一,最近几年 ,比例少了,但数额也很大.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 201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创出历史新高,达 2065.30亿美元,同比增长23.59%;其中,纺织品出 口770.51亿美元,同比增长28.44%,服装及其附件出 口1294.78亿美元,同比增长20.88% 49年59年81年89年纱 锭500万 锭960万 锭1500万 锭2000多万织机7万台19万台55万台64万台三、我国纺织简史与现状08年较78年增长6-8倍我国纺织工业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1)劳动生产率低、速度低、自动化程度 低,如236根/10万米用人:日本200人,我 国790人,我国用人多。

      2)设备陈旧,70%以上有梭织机,比国 外落后15-20年最近几年,改造力度在加 大(3)文明生产差,劳动强度高,噪音大4)科学管理水平低,计算机监控很少5)技术人员比例低,只占1%,属劳动密 集型行业第一章 络筒(winding)4概述 一、络筒的目的 1、接长管纱,做成容量较大的筒子 2、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疵(粗节、绒 毛杂质)二、络筒的要求 1、不损伤纱线原有的机械物理性能(弹 性损失小),筒子成形好 2、张力均匀一致 3、结头小而牢三、络筒的工艺行程 管纱→导纱钩→垫圈张力装置→清纱器→探纱杆→槽筒 →筒子四、络筒输出的卷装形式 图见下页第一节 络筒张力(P17)一、络筒张力的大小络筒时张力要适当,既可使筒子达到一定 的卷绕密度又不损伤纱线的机械性能张力 过大,纱线弹性损失大,筒子板结,纱线轴 向退绕时脱圈;张力过小,筒子成形不良 筒子上纱线张力的确定:棉纱:张力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15-20%毛纱:张力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20%麻纱:张力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10-20%二、络筒时管纱退绕(winding-off) 张力分析气圈(balloon)-退绕时,纱线在空间 形 成的旋转曲面 气圈高度h-从导纱钩到分离点的距离 导纱距离d-纱管顶部到导纱钩的距离分离点-纱线开始脱离卷装表面或纱管 的裸出部分进入气圈的过渡点退绕点-管纱表面上受退解过程影响的一 段纱线的终点摩擦纱段 -退绕点到分离点之间的 纱段(在管纱表面蠕动) 层级-一个绕纱循环(绕纱层、束纱 层) 细纱机成形运动,上升慢,形成 绕纱层,下降快,形成束缚纱层(一)构成络筒时张力的因素1、退绕张力:纱线从固定的管纱退绕出来进 入导纱器之前产生的张力①分离点张力②气圈作用力 2、张力装置作用而产生的张力(人为加的张 力) 3、由于导纱机件摩擦而产生的张力(此力越 小越好)(二)退绕张力的形成1、分离点张力 -纱线的静平衡张力 ,即退绕张力 f -纱线对管纱的平均摩擦系数-摩擦纱段对管纱的摩擦包围角(在水平面 的投影角,以弧度表示)若 T0=2克, f=0.5时当 =0 = =2克= × 9.6 =2 × = 46.4 因此分离点张力主要取决于摩擦纱段的包围角 的大小 。

      2、作用于气圈微元纱段上的力结论:纱线从分离点进入气圈后其张力增加是 不大的,因此气圈顶点或导纱钩处纱线张力 (退绕张力)主要取决于分离点张力,而 取决于 ,所以 是张力波动的主要因素( 一般数值很小)(三)管纱轴向退绕时纱线张力 的 变化规律1、退绕一个层级时纱线张力的变化规律回转运动的法向惯性力c是引起张力的 主要影响因素当络筒速度不变的情况 下,层级顶部半径小, 大,T略大;层 级顶部半径大,小,T略小,但张力变 化不大,不致影响络纱工艺顺利进行, 也不会仅反映到下道工序2、整只管纱退绕时张力变化规律A B C DA点处:满管时张力极小,形成不稳的三节气圈 B点处:稳定的二节气圈,气圈高度增加50%, 张力突增 C点处:稳定的单节气圈,气圈高度增加100% ,张力突增 D点处;纱线对纱管的Lf大大增加,T也迅速增 加3、导纱距离对退绕张力的影响不防碍操作的最小距离为50mm,再小纱 管就拔不出来了 (1)d=50mm,满管到空管只出现单节气 圈 张力波动小 (2)d=200mm,张力波动大,开始气圈有5节 ,管底单节,T变化4倍以上 (3)d=500,张力波动小,开始6节,管底2 节,不出现单节 结论:d250多节,张力波动小50650米/分,就必须采取措施v(米/分) 百管断头百管脱圈百管筒脚数47812.780.5307308670.514.51、合理选择导纱距离选短或长导纱距离,不选中导纱距离。

      2、使用气圈破裂器(ballon breaker气圈 消除器) (1)作用:变单节气圈为双节气圈,并 出现小气圈,以减小摩擦纱段,避免 管底张力徒增的现象发生2)类型① 环状 21~27,M1332M型上用,注意回 转方向②球状③管状(3)效果3、把管底做成圆台型可减少管底的 ,缺点是容纱量减少4、管纱回转可降低气圈的 , 5、反装细纱凸轮一般细纱下 上绕纱层 不稳定上 下束纱层 稳定退绕:上 下绕纱层下 上束纱层 易把绕纱层拉出形成脱圈,反装细纱 凸轮可解决此问题第二节 张力装置(Tension device)P22 P36一、作用和要求 1、作用:适当增加纱线张力,使筒子成形良 好,密度合宜 2、要求:① 附加的张力均匀,不扩大原有张力的波动 幅度② 表面光滑③ 结构简单④ 不积聚绒毛杂质4衡量张力装置性能的优劣,一般可检查两个 指标 1、稳定度a (300米/分)(a实际上是张力不匀率)2、纱线感知度b b=1000米/分时平均张力—100米/分时平 均张力 以上两式可知: a越小,不匀率 ,稳定性好 b越小,该装置在v变化时,对张力影响小 优良良好低劣不能用a120170b29,含杂高的纱2、张力盘重量w配置原则 ① V↑ W ↓ ② Nt↑ W ↑ ③股线 W ↑ ④粘胶纱 W ↓ 可用经验公式W (3%~5%),纱线断裂强度,或 查棉织手册。

      第三节 清纱器和纱线的打结 P28 thread cleaner and knoting一、清纱装置的作用和要求 作用: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疵(粗节 、清纱、脱圈)和杂质(绒毛、飞花 、尘屑) 要求:除杂效率高,不损伤纱线二、机械式清纱器 隙缝式:除杂效率30% 梳针式:除杂效率60%,但易刮纱线有些工厂采用联合式:先用梳针清除杂 质,再用隙缝检查纱线直径 机械式清纱器隔距一般在2-2.5d,梳针 式为4-6d三、电子清纱器P28(一)光电式:采用光电原理,通过电 子线路,将纱疵的直径和长度两个几何 量直接转换成脉冲的幅度和宽度来检 测 脉冲-作用时间很短的突变电压(或电 流)是不连续的信号此装置对任何纱号的纱线都产生2伏的标准讯号 ,所以无须对纱号粗细做烦琐的调整2×工作框图说明, 光源发出平行光穿过检测区 硅光敏二极管 控制小灯泡亮度 硅光敏二极管 对纱疵进行检测 放大器输出B(输出2伏标准电压+纱疵脉冲) 移位电路输出C(抹去平均直径讯号2u,仅纱疵脉冲输出 )长度比较-积分电路输出D(取出 × 2= 6dm的讯号尖脉冲 )长度比较电路输出E(将尖脉冲整形为 的矩形脉冲)粗度比较输出F(将 的讯号取出并整形为 的矩形脉冲) 与门发出信号H 单稳态电路输出I(输 出一个150ms的驱动脉冲) 驱动电路 吸剪刀剪断纱疵 优缺点:① 检测讯号与纤维种类和回潮 率无关 ② 怕灰尘积聚③ 对扁平纱疵、双纱可能漏切(二)电容式:根据电容原理,两极间 是空气时介电常数小(约为1),纱线 (干纤维介电常数2-5)通过,电容 量增大,增量与纱线质量成正比 优缺点:检测讯号与纤维种类和回潮率 有关;对扁平纱疵、双纱可以清 除 (三)电子清纱器工艺指标的优劣指标 P30四、纱线的打结P301、筒子结:结头大,易松,打结简便 2、织布结:结头小而牢,不易松,结尾 短,打结手续较复杂,应用较广 3、平结:结头小,牢度差,未广泛应用 4、自紧结:结头大,牢度大,脱结少, 手续复杂。

      可用机械打结器完成织布 结、自紧结 5、新型接头方法(无结接续方法)(1)空气捻接器P31通入空气流(涡流),空气压力6公斤/cm2 ,德国的三德公司空气涡流把纱线吹散,然后加捻 接头牢度可达原纱线的90%,直径和原纱差不 多(直径的1.1倍) 回丝量只有原来的1/2,停机时间除外(2)圆盘式搓捻器把两端拧松(退捻) , 纱尾靠近再加捻,用 于短纤维,如意大利 SAVIO(沙维奥)公司 其牢度比原纱大,成功率高,近100%, 直径和原纱一样 (3)静电捻接器由静电使纤维松散,然后切断电源进行机械加 捻 (4)毛纱粘接法:用粘合剂 (5)合成纱热熔法 (6)镶接检验器:打结后检验,不合格就不放 定长、毛羽控制、上蜡P32-34第五节 卷绕成形分析P44对成形的要求 1、坚固:便于储存和运输 2、无疵:重叠、凹边、蛛网、脱边 3、退绕轻快,不脱圈 4、染色筒要结构均匀一、卷绕原理 (一)基本原理 筒子成形必须两种运动同时进行卷取速度或圆周速度导纱速度(往复运动)络纱速度(单位时间内卷绕的纱线长度 )方向是 和 的矢量和 圆柱形筒子 轴向1、摩擦传动V1不变,V2不变, V1:V2 :V不变。

      所以α角不变,等升角卷绕(圆柱形无边筒 子) 2、锭子积极回转,nk不变, V2不变,h不变, 轴向等螺距卷绕(将V1 代入 tgα)(二)卷绕形式P6-10 一般以卷绕角 的大小来划分: a: 10,交叉卷绕,主要用于无边筒子见下页(2)(3)圆柱网眼式 (4)(5)圆锥 无边筒子 (6)三圆锥(菠萝形)紧密卷绕:如缝纫线二、圆锥形筒子卷绕结构分析 假设(1)导纱速度V=常数(2)筒子与槽筒之间不计滑移率(即为纯 滚动关系) 1、卷取速度(圆周速度) 即大端绕纱多,小端绕纱少 2、传动半径滚筒、槽筒摩擦传动筒子 由于 、 ,而 ,因此筒子 上只有一个传动点的速度等于槽筒的表面线 速度,其余均产生滑移在圆锥形筒子上只能有一个点与槽筒是纯滚 动关系,这个点称传动点C,传动点至筒子轴 心线的距离称传动半径 传动比 , 例:设空筒时 =14mm =30mm 满管时 =84mm =100mm 而 所以 , ,即传动半径总是大于 平均半径,也就是说传动点C总是偏向筒子平 均半径的大端一侧,当 ,C逐渐向 那边移动。

      3、卷绕角4、每层绕纱圈数随着卷绕进行,5、每层纱圈的平均节距h6、纱圈位移角当导纱器一个往复筒子转过的 圈数不是整数时,零数部分造 成筒子端面上纱圈转折点的位移,其对筒子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