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记中的高频词语.pdf
2页文言文人物传记类文章中出现的高频词语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语1、劝:鼓励,奖励2、课:考核、督促、征收3、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4、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5、闻:使 ,, 知道,报告给 ,, 知道对象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谨拜表以闻”6、短、谮:说坏话诬陷别人7、害:妒忌,嫉妒如: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害其能8、党:偏袒,伙同,包庇9、矫:假托,假传10、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出来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知:主持如:韩琦镇长安, 荐知泾阳县知某地一般译作 “担任或做某地的知县或知州”)拜:按一定的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延、至治间 ,, 选丞相东曹掾除:任命,授予官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封:指帝王将官衔、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仕、仕宦:做官如:学而优则仕∥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引:推荐引拔:推荐提拔简、简拔:选拔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免官削爵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夺:削职(权)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削籍:在官员名籍中北削除,即革职如:杨涟等二十余人,削籍遣戍有差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甄拔:甄别提升,选拔举用如:山涛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陟:提升,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 加秘阁修撰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贬:降职;降职并外放如:贬连州刺史∥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左迁、左除、左降、左转:降职贬官。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调用如:迁东郡太守转、调、徙:调动官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出:离开京城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兼任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守:暂时代理官职,多指官阶低的人代理官阶高的职务如: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判:高位兼低职,以京官出任州郡官如:司徒兼侍中,判相州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权、摄:暂任、代理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7、表辞去官职请老: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如: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引疾:称病辞职如:方劳精而共务,忽引疾以屡辞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仕悬车:指辞官居家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8、和官员有关的其他词语廪食:官府发给的口粮;官府发放口粮秩:官吏的俸禄;官吏的官阶、品级秩满:官吏任期届满沐、休沐、休暇:官吏例行休假解褐:脱去布衣担任官职冗官、冗员:泛指闲散的官吏或人员下车:官员初到任视事:治理政事,任职丁忧、丁艰:官员遭父母之丧检举:推荐、荐举用事:执掌权力、主持政事知、主、当、典:主管,掌管布政:施政听事:处理政务;官府办公的地方部勒:部署,约束后喻文章谋篇布局处分:处理,处置经理:治理;处理、料理经营:治理;统一,统治;往来周旋折节:降低身份,屈己下人;改变平素志向闾左:秦代居于里巷左侧的平民,也泛指百姓豪右:豪门大族望族:有名望的世家豪族高门:显贵之家冠冕:借指官位冠盖:官吏的冠服和车盖,亦借指官吏冠带:戴帽束带,亦借指官吏贵族冠族:冠盖之族,即仕宦之家庶务、庶政:各种政务牧:治理、统治人牧:人君 三、和皇帝有关的词语崩、山陵崩、崩殂、遗弓:帝王死。
薨:诸侯、大夫死大行:指皇帝刚死取义于一去不返不禄:士死;诸侯、大夫死,讣文上的谦词践祚(阼):皇帝即位神器:帝位、国家逊位:让位顾命:皇帝临终遗命制:帝王的命令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蒙尘:蒙受尘垢,指王公流亡受辱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幸:皇帝到某处鸾、鸾舆:皇帝的车车驾:天子的代称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入觐、朝觐:朝见、拜见天子畿、京畿:国都周围地区阙:代指宫殿或朝廷诣阙、赴阙:到朝廷、到京城四、和时间、地点有关的词语旦暮、旦夕:时间短、很快、马上遽:迅速;突然旋踵:转足之间,形容迅速旋:顷刻、随即俄、俄而、俄顷:不久,一会儿既而:过一会儿,不久顷之、有顷:不久少顷:一会儿,片刻已而:随即,不久须臾:片刻寻:随后,不久无何、未几:不久,没多久诘:第二天诘晨、诘旦、诘朝:第二天早上迟旦、迟明:黎明迟日:日子久或:春日)向、曩、昔:从前,先前先是、先时:先前,在这之前既:已经;在 ,, 之后竟日:整天、终日比、比来:近来、最近比年:连年;近年逾年:一年多;第二年期年:满一年翌年、明年:第二年居、平居:平时比、迨、逮、及、洎:及,等到如、诣、之、适、造:到(往)某地五、和律法、礼仪、制度有关的词语。
行成:议和,求和辟易:因受惊吓而后退辟:刑罚,惩办大辟:死刑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监狱当:判刑,判罪坐:因为;因犯 ,, 的罪坐法:犯法判罪文法:法令条文三尺(法):指法律按:追究、查办论:判罪、定罪狱:案件,案情断狱:判决案子诬服:无辜而服罪购:重赏征求、重金收买、悬赏捉拿收:拘押、关押、逮捕执:逮捕、捉拿构、构陷、构会:设计陷害款引:从实承认罪过发擿:揭发、揭露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失告讦:告发他人的隐私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少牢:三牲齐全、三牲少牛总角、垂髫:儿童时期冠、弱冠:男子二十岁、成年礼笄、及笄:女子十五岁、成年礼缞絰:丧服(大功服、小功服)行服:守孝,服丧服阙、服除、服满: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孤:幼年丧父怙:依仗,代指父亲失怙:失去父亲恃:母亲的代称怙恃:凭借,凭恃;父母的代称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寝疾:卧病在床大渐:病危哀毁:居丧期间,因伤痛过度而伤害身体贡献:进贡贡职:进献之物报:特指皇帝对臣子所奏之事的答复不报:没有答复报罢:吏民所奏之事不予采纳报复:答复,回信;通报,报知坟籍:又称坟典,指古代典籍典训:典章制度束修(脩):十条干肉,代指礼物;古代儿童入学必须用束脩作为的拜师礼物,所以后来用束脩借指入学。
对策:汉代试士,将问题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为对策 六、其他稔:庄稼成熟赡、给:富足、丰足衔、怨、恚:嫉恨阴、密、私、间:暗中规、讽、谤、谏:劝说过、咎、诛、让、谴、尤:责备贷、恕:宽容责无旁贷:推卸)折:指斥,指责,驳斥造、诣、过、谒:拜访质:作人质;抵押多:赞扬,欣赏与:参与,参加;赞同,同意;结交,亲附脱:倘若、如果第、特、顾、但、徒:只,只是,只不过逋:逃亡,离开;拖欠,拖延白衣、白丁:没有功名、没有官职的平民侵晨:破晓,拂晓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始,才,刚刚得罪:获罪次:临时驻扎(用于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