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与能力训练.docx
12页烛之武退秦师?知识与才能训练 一.有关知识 1.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成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好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讲解?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备详细〔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的十倍〕 ②国别体: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时间先后编写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战国策?也是国别体史书 ③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所编写的史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 ①本文情节波澜起伏: 初,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气氛非常紧张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郑国获得了一线活力可烛之武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又使郑国的希望趋于渺茫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与愤慨,郑伯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引以自责,终使烛之武容许了此事凭着烛之武的说辩才能,秦军退兵本可松一口气,可晋大夫子犯又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而晋侯的一番言辞又使之得以平息。
这种时张时弛的情节,牢牢吸引着读者,我们需认真品味,并在写作上加以借鉴文似看山不喜平,切中肯綮 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的原因 鲁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又企图谗言重耳、夷吾二公子,重耳外逃下面是公子重耳过郑一段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郑国的君主,名捷]叔詹谏曰:[叔詹:郑国的大夫,执政有贤名]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天之所启:上天所开导、赞助的人弗及:赶不上]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有三焉: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可以看出是天意来〕天其或者将建诸:上天或者要树立他吧?其,表推测的语气建,建立、树立诸,之乎的合音]君其礼焉![君其礼焉:您还应该以礼相待其,表示劝告的语气助词]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说法,认为夫妻同姓,所生的后代不能蕃盛蕃,繁盛]晋公子,姬出也,[姬出也:指重耳的父母都姓姬]而至于今,一也;[而至于今:却能活到今天]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离外之患:遭到出亡在外的患难离,同罹,遭遇外,指出奔在外靖:安定,平定这里用作动词殆:大概启之:赞助他为君这里是说晋国不安定,是上天为重耳开拓一条回国为君的路。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三士:据?国语?,三士指狐偃、赵衰和贾佗贾佗,也是跟从重耳一起出亡的人上人:超出别人之上]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晋、郑同侪〔chaacute;i〕:晋国和郑国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侪,辈、类子弟:这里指重耳是晋国国君的儿子固将礼焉:本来就应以礼相待固,本来、本应]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译文]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詹劝谏〔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赶上他的晋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寻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来〕,上天或者要树立他〔为君〕吧?您还是以礼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结婚,他们生的孩子不会旺盛,晋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却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晋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开拓一条路,〔使他有时机回去做国君〕,这是其二;晋公子有〔狐偃、赵衰、贾佗〕三个足以胜过一般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其三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的公子路过郑国,我们本来就应好好地接待何况〔晋公子〕又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不听〔叔詹的劝告〕 二.才能训练 1.以下句子中红色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公从之 B、何厌之有 C、子犯请击之 D、许之 2.对以下句子中红色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今急而求子 ┏③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与②一样,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一样,③与④一样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一样 以下各题,分别与例句中红色字的意思一样的项是 3.以乱易整 A、以其无礼于晋 B、夜那么以兵围所寓舍 C、皆以美于徐公 D、以三保勇而多艺 4.失其所与 A、与郑人盟 B、公与之乘 C、蹇叔之子与师 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夫晋,何厌之有 B、那么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 C、其夫呓语 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6.以下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驻军,名词作动词〕 B、夜缒而出〔用绳绑住身体,名词作状语〕 C、阙秦以利晋〔使得利,使动用法〕 D、秦伯说,与郑人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7.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行李之往东,共其乏困 C、秦伯说 D、既东封郑 8.以下红色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假设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亦去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以下各句,省略的词语讲解有误的一句是 A、许之〔省略了主语烛之武〕 B、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C、晋军函陵〔晋军后省略了谓语驻扎〕 D、君所知也〔省略了主语此〕 10.以下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A、假设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费事您。
B、假假设使郑国灭亡有益于您,那怎敢费事您呢! C、假设灭亡的郑国对您还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费事您 D、倘假设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好处,那就不敢再费事您了 课外阅读 ?刘公嘉话?云:岛〔 〕赴举京师,乙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注释: ①赴举:去考进士 ②练:用心琢磨使词句精巧 ③权:代理 ④京兆:京师的地方长官 ⑤第三节:仪卫队伍的第三局部 ⑥并辔:骑马一同走 ⑦留连:多时不分开 11.岛是指唐朝诗人________,他在?__________?一诗中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句 12.□□处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他以其气势雄健的散文著称于世,他与同时代的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__之首 13.对文中红色的着、势、尹、对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用,情势,府尹,对答 B、着落,姿势,府尹,正确 C、用,姿势,京兆尹,答复 D、接触到,气势,京兆尹,对付 14.对文中划线句标点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D、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5.文中有六个括号,它们均是虚词,依次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初、始、而、遂、哉、而 B、始、初、又、遂、耳、矣 C、始、初、而、才、矣、以 D、初、始、又、遂、矣、而 16.选出与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一句中的引字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B、狼奄至,引首顾曰: C、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D、相如引车避匿 17.根据句式特点来划分,甲应是__________,乙应是_________ A、倒装句 B、祈使句 C、判断句 D、感慨句 E、省略句 F、疑问句 G、否认句 18.这那么故事后来成了典故,它非常典型地说明了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是特别强调_________________的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B 6、B 7、D 8、A 9、C 10、A 11、贾岛 ?寻隐者不遇? 12、韩愈 唐宋散文八大家 13、C 14、C 15、D 16、B 17、甲C 乙E 18、推敲或炼字 重 复 高二〔8〕班 赵璐 这次作业 书写不标准,物理现象描绘不够准确,全班同学都要把它重新做到作业 本上。
下周一交 实验误差太大的同学下课到实验室重做实验 英语听力和口语要进步没什么窍门,就是跟着录音带反复地听,反复地读 重复,一切都是重复 每天上学下学,重复地时间,重复的路口,重复的街道,街道两旁重复的建筑 机械地重复着每天学习的科目,看老师的重复的面孔,重复着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 ,考永远考不完的试卷 爸妈每天在我早晨上学前,晚上放学后总是带着满怀期望和鼓励的目光对我说一些我已经背下来的重复的话 还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练习册封面设计是重复的〔语文是一支笔,数学是一把尺,物理是电路图,化学是试剂瓶〕,名称是重复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练、宝典〕,上面竟然有许多题也是重复的 我已经觉得重复这东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议了 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重复的圈子里,我习惯了每天重复着穿校服,即使在学校不要求的周四、周五或在家不出门的周六、周日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考试中总爱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重复着写同样的总结我已经跟上了重复的形势,赶上了重复的时髦 我也可以利用重复原理不假思索地说出下个礼拜甚至下个月的某一时候我会出如今哪儿,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于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无味的小说,我们重复地翻开,回味里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节。
直到有一天,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弹琴我发现七个音符的重复却有美妙的旋律 直到有一天,美术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图片我发现黑白的线条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虽是重复却也能给人美妙的享受 我开始相信,生活也可以是一洋葱我们把它一层层剥开,直剥到最里层也许,我们并不在意,只是剥剥而已但是,当我们重复着一层层剥开,最终总会有一层让人落泪 [点评] 文章大段地写着让人生厌的种种重复,可耐着性子看到最后,突然峰回路转,重复也有着美妙的旋律,重复也能给人美的享受令人深思可文章并没有就此停笔,最后一段,作者以生活为例,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再次让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