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docx
3页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京杭运河地处我国黄、淮、海冲积平原东部边缘地带及长江三角洲的里下河地区、太湖流域两大碟形洼地之内沿运地势具有三起三伏的特点,起伏之差一般在 20~40m 之间北京至天津段,距离虽短,却高差悬殊,本段系京杭运河的第一降落段通惠河河底平均高度约 30m,(该高度指高出废黄零点高度),通县河底高约 20m,天津市海河河底高度则为-3m,北京至天津段河床高差可达 33 余米天津往南地面逐渐隆起,到黄河现道止,为第一隆起段临清河底高 25m,从天津到临清,河床高度相差 28m大运河穿过黄河现道之处,是京杭运河最高地点,可视为京杭运河在黄淮之间的分水岭,穿黄处河底高 38m从天津市至穿黄处,京杭运河河床高度相差 41m运河过黄河到南旺以南,地面高度又逐渐降落,直到长江为止,为京杭运河第二降落段济宁河底高 31m,淮阴河底高 4m,在穿过长江处,河底高度为-15m长江以南,运河河床又逐渐隆起,到丹阳北部为最高点,这是第二隆起段,是江南运河的分水岭丹北分水岭海拔高程 30~40m,相对高程仅 20m 左右,河底高程约 8m 左右,至无锡崇德河底高程下降为-7m,这是第三降落段。
从崇德到杭州,河床又略见隆起,但河底高程均在-1~ -5m之间,这是第三隆起段由于京杭运河各段地面高度不同,因此各段航道水流的方向也不相同综上所述,可概括如表所示当大运河全线通航时,从北京到通洲、临清到淮阴、镇江到常州三段,利用河闸通航,维持比较困难,其余各段则属普通河流性质┏ 北京┃ ↓京津段╋ 通州┃ ↓┗ 天津←─海河┏ ↑津黄段╋ 临清←─卫河┃ ↑┗ 东阿←─黄河┏ ↑黄淮段╋ 南旺┃ ↓┗ 淮阴←─淮河┏ ↓淮江段┻ 瓜州\←长江┏ 镇江/┃ ↑┃ 丹阳┃ ↓镇杭段╋ 苏州┃ ↓┃ 崇德┃ ↑┗ 杭州←─钱塘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