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软件异构协议兼容适配规范》编制说明.docx
9页团体标准《工业软件异构协议兼容适配规范》编制说明《工业软件异构协议兼容适配规范》标准编制组2020年 6月2一、工作概况(一)产品和行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各类工业软件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制造执行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控制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的快速广泛使用,极大提升了我国工业企业的研发设计水平和生产制造能力,但是不同业务领域的软件应用横向纵向之间的接口与协议缺乏相应的规范与标准,造成各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应用实施周期长、成功率低,严重阻碍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与发展设备层面,工业领域行业多样,设备种类更是呈现万国造的态势,早在多年前就有一些信息化企业在寻求底层设备与上层工业软件数据通信能够统一适配的方法,其中很多企业也都在各自的主攻领域得到了积累,比如在机械加工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纺织行业、电子行业等等但由于对于知识的过渡保密,导致分化严重,没有进行有效的统计与整合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核心基础,异构协议适配和互联互通对于支撑《中国制造2025》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定义一种工业软件易识别的、统一的消息类型,至少能满足EtherCat、CANOpen、Modbus RTU/ASCII、MC协议、Finstcp、ModbusTCP、MPI、XGT协议、MP3000、PPI等多种常见的工业软件协议兼容适配,有助于规范工业软件的互联互通体系。
2) 任务来源本标准的技术成果来源于江苏省重大技术攻关“工业软件集成及互联互通工具库和验证系统研发”项目于2020年一季度申报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团体标准立项 根据2020年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第一季度第二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工业软件异构协议兼容适配规范》标准(项目计划号:CESA-2020-1-012)的制定工作 标准的参编单位包括:江苏赛西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极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微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软国际科技服务南京有限公司等3) 主要工作过程l 2018年12月10-11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编制组在北京贵州大厦召开项目启动会围绕标准的技术框架和内容进行总体设计,并制定分工和进度安排l 2018年12月-2019年3月,项目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分别开展调研、研究和标准草案的编制工作,形成标准草案初稿l 2019年3月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议事园酒店召开互联互通专题技术讨论,针对《工业软件异构协议兼容适配规范》和《工业APP开放接口规范》2项核心标准开展了专题技术讨论,优化标准的技术方案、编制思路和内容框架。
l 2019年6月20日,在北京应物会议中心召开项目标准讨论会,重点讨论适配协议的效率问题和开发接口的格式问题,并进一步明确了7款标准实施工具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l 2019年9月4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中船702所召开项目标准实施工具和平台集成研讨会,再次对7款工具原型的功能、性能进行论证,并提出优化方案及平台集成方案l 2019年11月22日,编制组召开网络会议,进一步完善标准草案技术内容,初步制定应用验证方案,重点讨论航空和烟草行业的验证场景和验证要点l 2020年2月19日,编制组召开网络会议,完善标准的附录内容,进一步讨论了标准实施工具的功能、性能,及标准验证方案l 2020年第一季度,编制组正式向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提交《工业软件异构协议兼容适配规范》的立项申请经审核,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于2020年3月26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第二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通知,批准《工业软件异构协议兼容适配规范》团体标准正式立项,项目计划号:CESA-2020-1-012二、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首先对异构协议的兼容适配基本步骤进行了梳理了分析,并将其抽象为协议分析和代码实现两步,其中:1)协议分析的目标是掌握该协议提供的服务、应用程序接口以及协议设备各个层之间传输数据的规范,是兼容适配的前提;2)代码实现是异构协议兼容适配的核心,对应于上述的各层规范提供的服务,代码实现需要提供相应的接口函数。
该标准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达到易懂、易用、封装性好的目的此设计思路将适配后的协议视为一类具体对象,此类对象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对象由多个属性构成,属性与属性之间可以是包含与被包含或排列的关系,对象有一系列的行为或能力,例如传输、解析的能力4、 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工业软件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对资源配置优化、提升生产线协同水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的工业软件种类繁杂、品牌众多,大量工业协议亟需兼容适配、海量业务信息亟待集成江苏省以实体经济见长,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6万亿,约占全国的1/8、全球的3%左右庞大的制造业规模使得这一困境尤为明显,工业软件的集成问题成为制约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障碍本标准通过标准化的手段建立工业信息互联互通规范体系,打通工业软件与设备、工业软件之间兼容集成路径,助力江苏省工业领域优势的充分发挥,加快推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制造强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五、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中属于“产品”-“工业软件”-“数据和数据链”标准,体系编号为3-5-2。
图1 标准体系图6、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7、 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8、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建议工业软件的开发方、使用方、集成方在开展研发和评价活动时,遵循本标准要求9、 废止或代替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无10、 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工业软件异构协议兼容适配规范》标准编制组2020年4月17日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