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娱乐的情感体验及后情感主义.docx
9页电视娱乐的情感体验及“后情感主义”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情感体验是当代人日常生活经验中重要而微妙的组成部分,而电视娱乐成为了大众情感的中心媒介,而且情感很容易被电视媒介所操控,变异为传统情感的替代或虚拟品,被称之为“后情感”本文将对电视娱乐的情感诉求以及“后情感主义”主导下娱乐进行详细解析[关键词]电视娱乐;情感;后情感主义一、情感体验:直指心灵的密码在浪漫主义时代,拜伦曾说过:“生活中最伟大的莫过于激情和狂喜——去感受自己的生存——甚至在痛苦中生存——正是这‘热望的空虚感’驱使我们去游戏——去厮杀——去旅行——去放纵自我,却又同时深感各种追求最主要的诱惑力”人类是最高级的情感动物,快乐是人情感的体现,狂喜是人情感的爆发情感的放松和快乐的需要是人类最本质的特性之一人类的情感需求从来就没有减弱,今后还将有日益加深之势而千姿百态的娱乐样式,正是直接诉求于各种人类情感,使大家产生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凝聚力正如瑞土教育学家皮亚杰所言,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就娱乐产品而言,科林伍德这样论及娱乐, “如果一件制造品的设计意在激起一种情感,并且不想使这种情感放在日常生活的事务之中,而是要作为本身有价值的某种东西加以享受,那么,这种制造品的功能就在于娱乐或消遣。
正是在情感这一最为直接的心灵交流中,观念的能量才得以释放情感是娱乐节目叙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电视文本得以与观众心灵交流的枢纽和平台情感体验及其话语是当代人日常生活经验中重要而微妙的组成部分娱乐,作为一种纯粹的形式,或作为其他产品中附加的内容,所指的直接是情感快乐,通常以娱乐内容为形式(至少其内容是与娱乐方式相关的),是当代消费者的广泛存在的文化价值直接针对情感而言的娱乐,可以给予消费者一种归属某一群体的感觉,在这一群体中他们能得到诸如‘酷’、性感、坚韧、反叛精神甚至是微妙的时髦感”对每个具体的生命过程而言,浅的是人生的表象,深的是人的情感世界不论是哪种类型节目,情感始终是电视艺术创造的核心,对生命感觉的捕捉,经常表现为对情感的表达与剖析在情感与美的问题上,感动人的常常是投合人内心或感官的快适的审美对象在一个娱乐的世界里,人物从心底流露出来的真爱亲情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传达情感的人类艺术地把握世界,主要靠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 “所谓情感活动,就是指伴随着某种十分复杂但又清晰鲜明的思想活动而产生的有节奏的感受,还包括全部生命感受、爱情、自爱,以及伴随着对死亡认识而产生的感受”。
在娱乐节目中的幽默,通常是富于同情心、具有丰富的感性的,因为幽默的笑中藏着“体贴、温存和忠厚”老舍十分欣赏“带着同情”的笑,他认为,“幽默的写家是要唤醒与指导你的爱心、怜悯,善意”因而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应可能地提倡幽默、趣味风格以及有回味的娱乐二、电视娱乐节目情感诉求在现代社会中,媒介成为情感的中心 “人们要与媒介保持联系,部分原因是因为媒介向多种情感开放,比如说恐惧、欢乐以及安全感……媒介向孤独提供安慰,它们被用来创造‘美好’的感情以及界定人们之间的关系”电视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它既是家庭主要话题的对象,也是一个娱乐者或信息员詹姆斯,勒尔认为,电视在家庭主要有两种用途,即结构用途与关系用途,所谓结构用途,指将媒介当作是“环境来源”或着“行为调节者”,用以调节家庭作息时间及各项活动,观众是用电视来建构实际的社会角色;所谓关系用途,是说电视扭转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每个成员藉由电视各取所需,同时也因电视而有了不同的彼此对待关系可见,电视作为一种家庭化的感情型媒体,对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与和谐关系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美国新闻人理查德布·莱斯顿认为:“电视存在于一个小方盒子中的特定时间段里,它是一种情感上的含蓄象征。
如果你在电视中寻找的只是新闻,那么你是懒汉;如果你在电视中寻找真理,那么你就是疯子”㈤电视在隐喻的意义上成为家庭中的一员,成为人们情感与认知能力的中心,它能缓解或安抚压力,给人带来安全感或舒适感等譬如,美国著名肥皂剧《达拉斯》[]的热情观众认为,这部电视连续剧具有情感上的现实性 《达拉斯》的“现实效应”的形成,并不是通过它与外部世界的对应,而是通过让受众产生的直接参与的诸种情感,是因为受众对更普遍的生活情感经历的自我确认,如阴谋、困惑、幸福、快乐和苦难等,这些文本叙述在象征方面创造了一种围绕家庭的共同的情感理念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 “情”这个字意义尤其丰富和凸显 “情感”在中国观众心理占有极大的分量和比重,它不仅可以成为娱乐节目的噱头,更是激发观众兴趣,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元素早期湖南卫视由汪涵和仇晓主持的《真情对对碰》对真人真事真情的演绎,以及寻人与被寻的人重逢那刻,主持人和安慰天使的煽情不仅赢得了当事人的大量眼泪,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不言而喻,与情感体验相关的更容易获得观众认同,哪怕是有些煽情和夸张的情感电视娱乐能为大众营造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感2007年3月5日,江苏卫视推出了全新改版的黄金档节目《人间》,始终强调“正在发生的事件,共同经历的情感”,通过关注普通人的边缘情感,尽现纷繁人间万象。
它以对人们情感隐私的有限度地进入,“直指人们的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同时善于在私人情感故事中体现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上,它突出了“理解与爱”的主题,普通人的亲情、友情、爱情故事中总是体现着理解与奉献,使人生的价值、意义在相互扶持中得到升华《鲁豫有约》这类强调私人情感生活的[来自wWw.lw5u.coM]谈话类节目,让私人领域特别是私人情感频繁地在电视这样一个公共性媒介中被表现,被谈论,被消费 “通过让私人情感进入作为公共领域媒介的电视,尤其是进入采用了人际传播形式的电视谈话节目,个人的经历、感受可以在轻松的交谈中与更多的人分享;而观众在观赏节目的过程中,无论是欢笑还是流泪,都会在被感动的同时,填补日常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情感缺憾,满足人们内心对理解与爱的需求”当我国选秀节目走过了七年,到了日渐衰微的时候,2010年的《中国达人秀》却创造了收视奇迹在比赛过程中,有一位23岁的无臂小伙子刘伟空着袖管走到了舞台中央,没有煽情的配乐,没有炫目的灯光他径直走到钢琴前,坐下、脱鞋、抬脚,一曲熟悉的《致爱丽丝》响起奏毕,全场起立刘伟说道,“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数分钟的舞台展示后,他完成了自己从凡人到达人的蜕变。
那一刻,他触动了全中国人的内心情感达人秀并非参赛者的专业技能要达到多么高的级别,而是这些人给予了观众一种力量电视是情感的象征和表征,在电视里如果你一味想去寻找新闻或真理,是不太明智的行为对于电视,观众只需用心去倾听,用情感去感受就好了无论电视娱乐是多么的短暂和浅薄,只有人的情感介入才是最有价值的就像在看电视剧时,虽然观众明明知道电视剧情是完全虚构的,但依然会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泪流满面,心潮起伏,情感得以释放就电视剧而言,对情感细节的描述,对情感冲突与矛盾的表现是其生命所在譬如,电视剧《老娘泪》被誉为“年度最催泪的电视剧”,其情感表达并未让观众感觉到有丝毫的做作,相反显得十分老到、恰到好处,体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既有人间正义之情、国家利益之情的“大情”,更有母子之情、亲友之情的“小情”,在多样情感的表达和平衡中,没有丝毫的矫情和伪情,这即是真实情感的力量再如,有人认为琼瑶只会写爱情故事、情感故事而批评其作品没有深度,从《窗外》到《情深深雨蒙蒙》,琼瑶的作品一直都是以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感情为主琼瑶说: “可能是我们台湾人的感情更强烈些吧!我们这边描写情感的戏剧比较多,而内地的剧似乎着重于斗争, 《雍正王朝》是政治斗争, 《大宅门》是家族斗争,我常想可能内地与台湾两地人的基本心态和文化需求已经不一样了吧!我个人对美好的爱情非常向往,我觉得爱与被爱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吃饭一样现实地存于我们的生活中,一个人不吃饭会饿死,一个人没有爱情也会饿死,我写爱情也是在写实……对我来说爱是生活必需的粮食”,琼瑶的这番话道明了爱情、真情在人的一生中有多么重要。
在电视节目中对情感的叙述和表现无疑是重中之重,只有表现出人们复杂多样的情感样态,把握住人们最日常的生活状态、最基本的真情实感,才更能牵动千万观众的心灵三、后情感主义:“快适伦理”与被操纵的虚拟情感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具有某种压抑呆板的性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消磨了人敏锐的生活感受,使得充满活力和变化的世界显得平庸而单调,如韦伯形象描述的那样,日常生活逐渐变成了一个“铁笼”工具理性原则统治着人们的行为,人逐渐沦为机器式的奴隶,情感和灵性受到压制,个性被塑造成千人一面与此同时,当代文化正在发生一场微妙而深刻的转变,以致人内心最隐秘而本真的情感也可以被替代、虚拟或出售了在情感与媒介的关系上,随着电视和网络这两种大众媒介分别充当核心媒介和新锐媒介,情感很容易被大众媒介产业及相应的社会情境所操控,变异为传统情感的替代或虚拟品,称之为“后情感”当今的西方社会已进入“后情感社会”这种“后情感社会”的明显症候之一,是全社会已经和正在导向“一种新的束缚形式,在现时代走向精心制作的情感” “后情感”与“后情感主义”,来自美国社会学家斯捷潘,梅斯特罗维奇的《后情感社会》在他看来, “当代西方社会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其中合成的和拟想的情感成为被自我、他者和作为整体的文化产业普遍地操作的基础。
也就是说,人们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被文化产业普遍地操纵了, “不仅认知性内容被操纵了,而且情感也被文化产业操纵了,并且由此转换成为后情感后情感可以理解为一种替代、虚拟或构拟的情感在后情感时代,情感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不过这种所谓的情感已经成为情感的替代品而不能当真了 “后情感主义是一种情感操纵,是指情感被自我和他者操纵成为柔和的、机械性的、大量生产的然而又是压抑性的快适伦理快适伦理”堪称后情感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它凸现出后情感社会的日常生活的伦理状况它追求的不再是审美、本真、纯粹等情感主义时代的伦理,而是强调日常生活的娱乐与舒适,即使是虚拟和包装的情感,只要快适就好作为一种虚拟的情感形态,后情感在当前有其适合的表现方式在媒介上,能够开辟大量休闲与娱乐节目的电视无疑是它的核心媒介如《超级女声》、 《欢乐大本营》、 《开心词典》等娱乐节目而在视点上,公众也似乎早已与过去情感主义时代习惯的深情告别,转而不停地“闪视”一幅幅快速移动的视觉碎片在语言上,文学作品以流畅的语言批量复制着都市中的流行情感,电视广告和流行歌曲中不断打造着如诗般的言情语言在这里,经典情感都被仿制和转化成了消费对象。
正如电影《顽主》所示,当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都已成为职业公司的日常商务活动可随意替代时,情感的真实性或本真性被彻底消解了,转化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虚拟话语,甚至是可供操纵的商业过程了这种自觉地替代、虚拟的、操纵的情感,正是“情感主义”破裂后兴起的新型情感即“后情感主义”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凭借其神奇的票房业绩而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醒目路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后情感主义美学被推向一个几乎登峰造极的境地,蓦然回首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早已悄然置身在“后情感时代”未来的信息时代必然是一个高科技、高情感的时代 “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时代真的出现了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娱乐,特别是满足精神和情感需要的娱乐则因此会更加有活力和繁荣,未来的“娱乐人”一定会更注重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及调适虽然电视娱乐传播削弱了人们的理性话语,却丰富了人们的情感世界,电视娱乐将永远是大众情感的真实反映电视节目带来的快乐不仅在于其内容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