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统民俗意义原创丨北运河传统民俗.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44731438
  • 上传时间:2023-10-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1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传统民俗意义原创丨北运河传统民俗   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六省市,贯通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大运河和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对沿线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受华夏文明和京全部文化的影响,在北运河沿线仍有很多古老的传统民俗流传至今  从传统节日上看,春节为一年中规模最大、大家最重视、也最盛大的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一,在这一天设香烛酒果,拜祭天地、祖宗,燃放鞭炮,穿新衣、吃水饺,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未成年儿童压岁钱,初一早饭后,乡邻们要相互拜年,贺词大多为见面发财、恭喜发财等初二以后,亲友带着礼品拜年,祝福平安  二是元宵节,正月十五,亦称灯节,各家各户均食元宵,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幼皆穿着盛装街游,称为"走百病"孩子们到村外拾柴火,点火堆、扔火把,称为"烤百病",节日期间还有小车会、高跷会等多种花会,踏街演出,十分热闹  三是添仓节,正月二十五日,寅时在院内或室内用土灰划圆圈,称为"打囤",内放钱布或五谷杂粮,用砖压盖,称为添仓或饱食美肴 ,另有"添仓十二五,小米干饭熬豆腐"之乡俗。

        四是龙头节,即二月初二,早有以土灰撒地至水边,称为"引龙",此日食用煎饼和水饺,称为"食龙鳞 、食龙耳"  五是清明节,有踏青扫墓吃水饺的习惯,在节前5-7日开始,乡民至祖先墓地添土、上供、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祭奠祖先,此习俗延续到现在  六是端午节,即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俗  七是"谷秀"即六月初六,民间多在此日晾晒衣服  八是伏日,旧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之称  九是乞巧节,即阴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此日相会于天宫鹊桥,乡间少女多在此日向织女乞求智巧  十是麻姑节,即七月十五日,也叫中元节,民间多设奠祖考,称为"麻颗",焚烧纸钱以进行对死者亡灵的超度  十一是立秋日,民间多吃肉饺和饼,称为"添秋膘"  十二是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此日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  十三是重阳节,即阴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大家全部进行蒸糕 ,文人名士多登高赋诗,现在已改称老人节,表彰尊老爱老行为,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  十四是寒衣节,即阴历十月初一日,又称"鬼节",民间多在此日焚烧纸钱、纸衣以祭奠祖先,又称为"送寒衣"  进了阴历腊月后,节日多了起来,腊月初八,民间多于清晨吃腊八粥,以祭奠万物之神,并用此粥抹于果树,喂食禽畜,以祈祷谷丰畜旺;祭灶日,即腊月二十三日,旧时传说为灶王上天宫之日,也称为小年,今后日起,象征年的到来;三十是除夕,即腊月的最终一天,此日午饭均食肉,晚上祭奠祖宗和神灵,合家团聚,终夜不眠,俗称守岁,门上贴春联和门神,黄钱、吊钱,除夕夜,秽土圬水也不能随便倾倒,灯火亮燃通宵,至夜半祭神,各家燃放鞭炮,辞旧迎新。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全部,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