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兽医临床诊断学--尿液检验.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40540955
  • 上传时间:2023-08-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二章 尿液检验动物泌尿器官本身或有些其它器官的疾病都可引起尿液成分和性状的变化,因此,尿液检验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尿液检验包括尿液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尿沉渣检验第一节 尿液的采集与分析正确地收集尿液和分析尿液,可以提供许多关于泌尿系统的有价值信息或可以反映一些系统性的紊乱 一、采尿原则尿液可以在排尿、压迫膀胱、导尿或膀胱穿刺后采到通常最好在早上采尿样,因为这是一天中尿样浓度最高的时候尿样在送往实验室时,要用干净的且没有化学污染的容器采集到的尿样应该尽快分析,如果不能在30min内分析时,应冷藏保存二、采尿方法(一)自然排尿应用自然排尿采尿时,中段尿液是最好的,因为开始的尿流会机械性地把尿道口和阴道或阴茎和包皮中的污物冲洗出来从笼子或地上采到的尿样较差,但如果考虑了污染因素,还是十分有效的但是污染物与细胞、蛋白或细菌有关时,必须用另一种采尿方法来证明尿样的异常自然排尿是评价血尿时选择的采尿方法,因为其它的方法会在采尿时导致出血而增加红细胞的量二)压迫膀胱原则上不建议采用压迫膀胱采尿如果泌尿系统存在外伤,压迫膀胱时会使尿液样品中的红细胞和蛋白质增加如果动物发生尿道阻塞、膀胱最近有大的外伤或做过膀胱切开术,不能用压迫膀胱来采尿。

      过大的压力会使膀胱破裂,而膀胱自身有病时则更容易破裂强行压迫膀胱采尿会引起尿液从膀胱逆流回输尿管,增加其受感染的危险在评价用该方法采得的尿液时,必须考虑尿道口、阴道或阴茎和包皮的污染情况三)导尿尽量避免用导尿来采集常规的尿样如果使用该方法采尿,导尿应该尽可能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雌性的尿道口可以直接看到,导尿可借助阴道反射镜、耳镜或人的肛镜进行操作导尿的优点是可以避免阴道、阴茎包皮和会阴大部分污染物的污染,但不干净的尿道口会污染尿液在导尿时把细菌带入膀胱,可能造成健康犬猫的下泌尿道发生感染在那些原先存在尿道感染的病例中,医源性细菌感染的危险更大送导尿管时用力过大可能导致患病的尿道或膀胱破裂操作错误也可导致正常的尿道和膀胱破裂导尿时,存在的伤口会使样品中的红细胞、蛋白质和上皮细胞增加四)膀胱穿刺膀胱穿刺可以避免尿道口、阴道、阴茎包皮和会阴污染物的污染最近进行过膀胱切开术和严重的膀胱外伤,不能用该方法进行常规的尿样采集膀胱穿刺可以使尿样中的非尿道污染减少到最小它主要的缺点是针孔造成的外伤可能引起医源性的血尿和膀胱穿刺部位尿液进入腹腔第二节  尿液物理性质检验尿液物理性质检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气味、尿量和尿密度五项。

      一、颜色 正常动物的尿色为淡黄色、黄色到深黄色,颜色的变化与尿量及尿液所含尿色素和尿胆素多少有关 尿液的异常颜色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色或淡黄 一般为比重低的稀薄尿液,见于动物大量饮水、肾病末期、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子宫积脓、过量饮水和一些伴有糖尿的疾病 2.暗黄色或褐黄色 一般为比重高的浓缩尿液,见于饮水减少或脱水、急性肾炎、热性疾病、胆红素尿(带黄色泡沫)和尿胆素原尿 3.红色、葡萄酒色或褐色 常见于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卟啉尿或药物尿 血尿一般为红色云雾状,离心后上清液清亮,沉渣为红细胞排尿开始即排红色尿,多为尿道下部或生殖道出血;排尿结束前排红色尿多为膀胱出血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为半透明的红褐色,离心后无红细胞沉淀,长期储存可变成褐色或褐黑色卟啉尿为红色、粉红褐色到红褐色,服用大黄、芦荟、刚果红、硫化二苯胺等,尿液变为红色 4.绿色尿 见于用美蓝防腐的尿、胆绿色素尿和吖啶黄素尿5.乳白色尿 见于尿中含有乳糜、脓细胞、大量磷酸盐和尿酸盐时二、透明度 动物正常的新鲜尿液是清亮的,放置时间稍长有结晶盐形成沉淀而变得浑浊。

      但正常马属动物的新鲜尿液中,因含有大量碳酸钙结晶和黏液,故浑浊不透明对有些犬猫而言,云雾状尿液可能是正常的临床意义:马属动物的新鲜尿液变得清亮,见于精料过多、过劳、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等马属动物患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时,持续口服南京石粉,则尿呈白色浑浊马属动物以外的所有动物,新鲜尿液变得浑浊,是由于尿中含有矿物质结晶、细胞、血液、黏液、细菌、管型和精子等,见于肾脏和尿道疾病有时也不一定是病理性浑浊,可用显微镜检验尿沉渣而予以鉴别对于犬猫,尿液云雾状或模糊的外观异常可见于:过多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或真菌、精子、前列腺液、黏液、结晶尿液絮状的外观异常见于:白细胞聚集、上皮细胞聚集、小结石或沙粒等三、气味 各种动物的新鲜尿液,因含有不同的挥发性有机盐,而具有各自特殊的气味尿液放置时间长了,由于细菌脲酶作用而使尿素分解生成氨,具有刺鼻的氨味临床意义:在病理情况下,如膀胱炎或尿道阻塞,当膀胱潴留时,尿液可具有刺鼻氨味;当膀胱和尿道有化脓性炎症、溃疡或坏死时,尿液可有蛋白质腐败的尸臭;酮尿病、糖尿病时,尿液有酮体臭味四、尿量 各种动物每昼夜的排尿量变化很大,影响尿量的因素包括动物品种、体重、年龄、食物中含水量和含盐量、饮水量、运动量、发汗及大肠水份吸收情况、外界环境温度等。

      检验方法:最好的检验动物尿量方法是使用代谢笼,搜集24h尿量牛尿渗透压低于500mOsm/l或尿比重小于1.015,尿肌酐小于50mg/dl时,则为多尿和尿量增多临床意义:病理性多尿和尿量增多,见于急性肾病的利尿期、慢性弥漫性肾病、慢性弥漫性肾炎、糖尿病、肝脏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高钙血症(通过皮质激素抑制抗利尿素分泌)、猫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尿崩症、原发性肾性糖尿、精神性烦渴、慢性弥漫性肾盂肾炎、子宫积脓、水肿液吸收等病理性少尿和尿量减少,见于急性肾病、脱水、休克、慢性肾炎末期和尿道阻塞等五、尿密度 尿密度为单位容积尿液中含固体物质的多少,健康动物每天排出固体物质比较恒定,因此,尿量对密度影响较大,一般是尿量大时其密度小,尿量小时其密度大检验方法:尿密度检验有检验其渗透压和比重两种方法,尿渗透压检验和血浆渗透压检验一样,都用渗透压计;尿比重检验用尿比重计或临床折射仪用测定人尿比重的试纸测定动物的尿液是不准确的,因为动物如犬猫尿液比重范围比人大得多大多数的折射计都符合人的1.035的比重标准,如果要测超出这个范围的比重,就在尿中加等量的蒸溜水稀释再测定比重然后把小数点后的数字乘以2,就是真实的比重。

      如果使用一个专门设计用于犬、猫和马的兽用折射计,就不再用蒸溜水稀释,因为它的范围之大足以适于这些动物正常动物的尿比重为1.001~1.065,猫可高达l.08比重大于1.025(犬大于1.030,猫大于1.035),就表明肾脏浓缩能力正常具有正常浓缩尿液能力的动物,排出的尿液比重比肾小球滤液(等渗尿)比重(l.008~1.012)高动物机体脱水超过体重3%时,就会引起抗利尿激素(ADH)的释放,使尿液变浓缩尿比重持续低于1.012时,表示存在有弥漫性肾病、尿崩症或肾脏对ADH不能产生反应尿比重持续低于1.008时,表示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肾单位丧失尿浓缩作用新生动物(除犊牛外),肾脏都缺乏足够的尿液浓缩能力正常犬、猫和人的尿比重分别为1.001~1.065、1.00l~1.080和l.00l~1.035,但通常大多分别为1.015~1.045,1.035~1.060和1.015~1.025,而其尿渗透压(mosm/L),分别为50~2500、50~3000和50~1500母牛尿渗透压为860~1920尿比重受尿液中溶液粒子数量、分子量和溶质分子大小的影响1g/dL葡萄糖可使比重上升大约0.004。

      1g/dL蛋白质可使比重上升大约0.003尿密度检验时,采用渗透压值要比采用尿比重值更准确大约尿渗透压值(mOsm)=40х尿比重的末二位数临床意义:病理性尿比重降低的原因与病理性尿量增多的原因基本相同,但原发性肾性糖尿和糖尿病时,尿量增多,尿比重也升高在慢性弥漫性肾脏疾病时,尿比重可稳定在等渗尿比重(1.008~1.012)比重病理性尿比重增高的原因与病理性尿量减少的原因也基本相同,但急性弥漫性肾炎时,尿量减少,尿比重也降低第三节 尿液化学性质检验不像血液生化一样,尿液生化很少进行精确的测定这是因为关于正常尿液成分的重要信息是肾的排出率,而不是尿液中的浓度,因为浓度取决于同时排出的尿量多少实际上,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测定24h的排泄总量要采集24h的尿液,这在人不难,但在动物不实用,所以很少用于临床一种折中的方法是用现场采集的尿液中所测定物质与肌酐的比率来表示其浓度,肌酐在尿液中的排泄量是较稳定的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临床尿液分析通常是对尿液中出现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正常情况下,这些物质是不存在的精确的测定尿液浓度是不必要的尿液化学性质检验包括尿液酸碱反应、尿蛋白质、尿糖、尿酮体、尿潜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胆素原和尿亚硝酸盐的检验等八项。

      一、尿酸碱反应 检验方法:酸碱反应可用试带法(paper strips,三联或五联试带或pH试纸等)或指示剂法注意事项:被检尿液一定要新鲜,因为放置时间过长,可导致尿中CO2丢失和细菌分解尿素而释放出氨,使尿液变碱性尿液pH的变化,将影响到尿液中结晶形成的类型临床意义:尿液酸碱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 1. 酸性尿液 生理性酸性尿液主要见于食肉动物、吃奶仔畜、过量饲喂蛋白质和饥饿等病理性酸性尿液主要见于各种热性病、酸中毒(糖尿病、尿毒症等)内服酸性盐类药物,如酸性磷酸盐、氯化铵、氯化钠,可以造成人为的酸性尿液2. 碱性尿液 生理性碱性尿液见于食草动物病理性碱性尿液见于膀胱炎和膀胱尿液潴留(细菌分解尿素成氨)、碱中毒等用碱性盐类药物,如碳酸氢钠、柠檬酸钠、乳酸钠等,可以造成人为的碱性尿液 二、尿蛋白质 检验方法:检验尿液中蛋白质可用半定量或定量试带法、酸沉淀法或定量双缩脲比色法半定量试带法是用检验试带和已知标准彩图进行肉眼对比,从而获得大概的含量;半定量试带法可检出1+到4+,它们分别为30、100、300、1000mg/dl蛋白质定量试带法是把检验试带插入自动尿分析仪中,可自动打印出所检样品的含量。

      正常尿液中所含的少量蛋白(2~8mg/d1),无法检验出来在强碱性尿液时,用试带法检验可出现假阳性反应,用加酸沉淀法检验,能消除假阳性反应使用定量双缩脲比色法,能检出动物24h尿样品中的蛋白质   临床意义: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有生理性增多和病理性增多两种 1. 生理性增多 常为暂时性的和较轻的,由肾血管收缩引起,见于过度肌肉活动、食入过量蛋白质、母畜发情、妊娠、情绪激动、初生仔畜(生后40h)等 2. 病理性增多 分为肾前性尿蛋白增多、肾性尿蛋白增多和肾后性尿蛋白增多三种情况 肾前性尿蛋白增多:由非肾性疾病引起,见于热性病、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休克、新生物等血液中的高浓度低分子量的蛋白,都能通过肾小球而引起蛋白尿尿中本斯·琼斯氏蛋白在尿加热到45—60℃时便沉淀析出,再继续加热时,又溶解在尿中,临床上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原发性全身性淀粉样变性 肾性尿蛋白增多:是由肾小球通透性增强、肾小管再吸收能力降低和肾源性出血等引起但尿蛋白的多少,并不能完全反映肾脏疾病的原因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严重的蛋白尿是指每天从尿中排出多于4g蛋白,见于肾病综合征、严重肾小球肾炎、肾硬化、肾淀粉样变性、全身性红斑狼疮、肾静脉栓塞以及一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如酚、磺胺、砷、铅、汞等)对肾脏的严重损伤。

      中度的蛋白尿是指每天从尿中排出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