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pdf
8页……………………………………………………………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本课地位 本课内容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的第二框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学生对所处的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这些关于世界的认识如何形成并且被历史证明是合理的,就需要考量人类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本单元的题中之义,因为世界是联系的运动的, 我们的也应该具有“联系发展”的世界观, 而且当我们可以进一步以此方法论反作用于世界 本课紧接上一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普遍性与实质, 着重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以及应对世界, 从而使得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发展的心态面对人生 2、本课内容 “课标”指出,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看到前途光明——充满信心, 又要看到道路曲折——接受考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回顾农业国家工业化的世界性转变,进一步理解发展的实质,明确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通过讨论乡村的转型道路,知道新旧事物的联系与区别,学会分析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原因; 通过现实与历史的比较,清楚对未来充满信心、做好迎接挫折的方法论要求 2、能力目标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结合世博会的召开,分析时事、从信息中提炼内涵意义; 运用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归纳出哲学意识; 增强交流与表达能力,向同伴清楚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锻炼辩证思维,就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多角度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社会历史领域的新旧对比,坚定国家发展的信心与体会过程的艰辛; 通过模拟国民心态,树立历史责任感与爱国情怀,增强公民意识; 通过了解党在国家发展进程起到的关键作用,更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教学重点: 事物发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理论依据;发展观点的方法论诉求 教学难点: 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新事物符合历史趋势 教学方式:情景设置、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视频、图像 教学过程: 1、导入:时政引入,紧扣热点(5 分钟) 课前准备:以上海世博会宣传片为背景,通过图画与音乐带学生进入情境 各位同学,再过两个月,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结合在史上最成功奥运会的体会, 请同学用四个词形容你们关于本届世博会的心情:(荣耀、 梦想、 希望、 美好……)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我们的总理同样给出了四个词:(盛会、盛会、盛会、盛会) 其实,早在 159 年前的伦敦,中国也参加了第一届世博会暨万国工业博览会,我们来看看当时世界各国在博览会上拿出的宝贝: 英国 (织布机、 收获机、 火枪……) 、 美国 (连发手枪……)、日本(……),中国(瓷器、茶叶、椅子、蜜饯……) 如果时光真能倒转, 当我们站在 1851 年的水晶宫时, 你们脑海中会有怎样的词语(耻辱、沮丧、失望、破败……) 设问:一个半世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人有了这样的变化? 预设:中国发展(改革开放、中特社会主义……) 什么是发展?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复习旧知识)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需要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分析, 咱们这堂课就来聊一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活动一:模拟心境,理解发展(8 分钟) 时间仍然在 1851 年前后,通过历史学习,当时中国的国家命运怎样?(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 世博会上展品的不同对此是否揭示了一些原因?(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生产水平,西方-工业化大生产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 当西方的展品已集中于工业城市提供时,中国的展品大部分仍然来自自然乡村,在这个以传统乡土社会结构为基本的国家中, 假如诸位正生活在其间某村, 看到中西产品和国运的迥异,请问是否还有别样心境?(奋发图强)如何奋发图强,请各村讨论 3 分钟,为我华夏勾画出明路 学生活动:模拟1851年处境,发表未来预言 教师活动:归纳引导,着重引导学生从“哀其不争”转向“奋发图强”,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给出中华民族“强国富民”之道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预设: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厂林立、意识变革、科技发达、拥有自己的坚船利炮……) 过渡:大家预设一下今年世博会中国馆的展品—(磁悬浮、大飞机发动机、神州系列、核电设施……),不难看出,事实上,中国也正是如大家的预设这样发展的。
正如一位北航学子所言:中国人民从无到有,走出了一条荣耀之路,走出了一条梦想之路,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中国工业化之路 3、活动二:现场推论,求证标志(8 分钟) 相对于各位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工业是个新鲜的事物,为什么在大部分村民的选择中,新事物能 pk 掉了旧事物呢?(与“新事物得到人民支持”相呼应) 预设:新事物的产生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通过学生辩论归纳) 如有同学坚持单纯农业道路,正好为活动三做准备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相对于固有生产模式, 工业化确实是后起事物, 与农业生产比较, 它有什么不同吗?仅仅在于它出现的时间晚、名字时髦、或者表现的力量强大? ①新事物“新”的原因 工业化在农业化的母体中孕育,克服了传统农业生产消极的(靠天吃饭的无奈)、过时(分散的生产方式)和腐朽(地租的剥削)的东西; 汲取了其中积极的、 合理的因素(勤劳、节约、互助),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集体化道路、工业科技),因而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新事物的特点(新事物“新”在哪里?) 符合客观规律:从刀耕火种到水车铁犁再到蒸汽电力,相对于农业化这一固有事物,随着人自身的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与科学的发展,人类的生产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促……………………………………………………………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使社会生产从人力到机器大工业,从分散单一到集体社会化——工业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具有强大生命力:从18世纪60年代一直到现在,尤其是二战以来,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的目标,工业化带来生活节奏的加快,文明程度的提高,政治组织的民主,工人阶级的纪律,工会强大政治影响力; 远大前途:不仅工业化本身逐步完善与提升,其对农业生产的帮助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异常重要, 诚如马克思所言, 在工业革命影响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创造了以往人类历史中的财富总和。
③新事物在社会历史领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 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它能得到你们的拥护和支持 鉴于以上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首先要相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过渡:正因为相信,所以在改革发展道路上涌现了如华西村、南街村、小刘庄、大邱庄等工业现代化农村的样板, 然而, 还有很多的农村并没有采用同样的发展模式, 小岗村,这个昔日中国的“改革第一村”, 尽管通过分配制度的变化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近三十年来依旧坚持着农业生产模式而留下“先行未先富”的遗憾 前不久报道的沈浩同志正是因为在小岗村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探索过程中因为过度劳累而牺牲 4、活动三:反弹琵琶,理解过程(8 分钟) 现在如果我是小岗村的新任村长,动员各位村民把自己的土地让出一部分来交给集体作为工业用地,集资成立乡镇企业,并且欲招标引进项目,请问各位村民有无意见? 学生活动: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接受新事物表明态度 教师活动:比较不同声音,强调反对意见,说明接受事物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新事物存在弱点和不完善:风险大、 机器生产安全隐忧、贫富差距悬殊、环境恶化……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过程:工业化就是单纯发展工业、工业化会导致物欲横流、礼崩乐坏、集体化会损害个体权益…… 旧事物开始比较强大:乡土意识、小农思想(小岗村的迟滞与犹豫) 新事物发展是一个过程:单纯的工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与服务业发展 -人的解放与生态的可持续 5、活动四:总结辩论,缕清知识(8 分钟) 通过两场乡村谈论,我们可知: 新事物的优越性、特点与社会领域的拥护,所以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前途光明; 新事物的弱点、认识新事物的过程、旧事物的固有力量——道路曲折。
华西村从默默无闻成为“天下第一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正是以吴仁宝为首的华西人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视频:《图说三十年-华西村的变化》) 华西发展的例子告诉我们:当新事物正昭示着前进的方向时,我们一定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因为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也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6、活动五:引申生活,强调未来(3 分钟) 历史总是在人们坚持信心、克服挑战的过程中前进,就在上海的世博园中,150 年前修建了水晶宫的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英国, 应中方邀请, 又将呈现给我们一个历史发展的礼物: 零碳馆 (零碳馆将利用诺丁汉大学提供的节能减排技术, 建成未来居民住宅的样板每天会向住家显示能耗及排放数据,做到低能耗、零排放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通过哥本哈根,通过世博,当我们尚在为自己的工业化发展坚定信念接受考验的时候,是否也意识到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新事物早已出现,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在向“后工业化”、 “信息化”社会阔步向前, 的确, 当作为新事物的工业化登上历史舞台 200 多年以后,它也逐渐成为旧事物的指代, 基于此, 我们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设想。
未来的路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当我们即将迎接新的挑战、创造又一个辉煌之际,请别忘记“发展的观点”,因为:发展,会让生活更美好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目标落实 课程引入: 古今世博会 引导 体会,说出想法 引出“发展概念” 进一步理解“发展” 模拟活动: 如何看待国家发展这个问题 引导 归纳 分小组讨论; 表达讨论结果,互通有无 让学生自己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历史,体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理解新事物与旧事物概念及其关系 分析理由: 为什么趋同于采用工业化 引导 讲授 厘清思路、归纳原因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归纳出选择新事物暨事物发展前途光明的理由 理解前途光明的依据 模拟活动: 小岗村的新发展 组织 引导 以村民角色对发展提出意见 调动参与兴趣,强调权利意识; 通过学生的支持和反对说明道路曲折 理解道路曲折的依据; 知识梳理 归纳 演示 跟随教师思路总结本课知识;看视频体会方法论要求 总结本课,培养应试能力; 让学生从感性上产生方法论诉求 达到知识目标的强化 课后拓展 介绍 放眼未来 延续课堂,关注发展 增强政治参与意……………………………………………………………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2021 年 4 月 12 日星期一 19:51:44 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