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三年级语文.doc
152页1、我们的学校一、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2、 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如:“坐落”“晨曦” “掩蔽”等词语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快乐,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二、 教学重点: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2、理解课文并背诵三、教学难点:1、 练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积累词语2、 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快乐,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四、课前准备:教师:生字卡片、词语黑板学生:课前参观学校,了解学校变化,预习生字词,熟读课文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回到熟悉的校园,是怎样的心情?说说你最喜欢学校的哪个地方?2、学生交流填空:我爱校园的( ) ,因为( )3、今天,我们将走进大山里的一所学校,看看大山的孩子,他们也有一种快乐,并让人陶醉,让人感动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板书课题:我们的学校)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提出自学要求:(1) 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 小组合作,抽读字词,理解不懂词语。
2、 检查自学效果1) 开火车认读生字组词 (强调“笋、领、巾、茁”的读音,重点指导“铺、顿、笋、旗”字形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形声字、象形字……)(2) 分段读文,理解部分词语,概括大意 (教师补充)重点指导理解“茁壮、顿时、拔地而起”的意思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教师总结方法)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说说这学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课文从几个方面来写学校的?3、交流,师指导概括出“景——人” (板书)4、默读课文,完成填空我们的学校坐落在( ) ,坐落在( ) ( ) ,飘着歌声 ( ) ,荡着笑语 ( )响起,同学们飞进教室山间的新笋,( ) ,山里的孩子, ( )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难写、易错的字2、重点指导“铺、顿、笋、旗”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四、积累美词佳句 1、交流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五、作业设计 1、完成书上练习写字2、完成练习册3、比一比,再组词校( ) 铺( ) 茁( ) 拨( )咬( ) 蒲( ) 拙( ) 拔( )4、选字填空。
骑 旗队( ) ( )车 红( ) ( )马友 拨 拔 泼活( ) ( )河 ( )水 朋( )板书设计 1、 我们的学校铺 顿 笋 旗景————人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测1、认读字卡,听写易错生字2、认读四字词语3、课文从那两个方面来写我们的学校?(教师板书)二、深入感悟指导朗读(一)学习“景美” 1、哪些自然段是写景的?2、指名读 1——2 自然段用一个字形容学校 (板书:美)3、学习 1 自然段,理解学校的位置和特点“高” 勾画描写学校位置高的句子板书:云雾环绕)4、独立学习 2 自然段,勾画描写学校美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想 (板书:白墙红瓦 翠竹掩蔽)联系上下文理解“掩蔽”5、美读过渡:在这样美的学校里,学生们是怎样学习生活,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抽生读、分组读、齐读)(二)学习“人欢”1、自读课文 3——9 自然段说说孩子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板书:欢)2、小组合作:哪些句子写出了同学们的快乐?指点:学习的快乐活动的快乐3、重点理解 5 自然段。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探求、谛听、顿时、絮语”(2)找出比喻句,体会学习的快乐,从神态中体会对知识的渴望3)有感情读,说说你觉得山里孩子怎样?4、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孩子活动的快乐?(飘着歌声,荡着笑语,林间闪闪的红领巾)看课文插图,想像他们游戏的情景5、读 7——9 自然段,思考:写孩子,为什么又写到了春笋?6、讨论:理解孩子与春笋的关系,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三、总结全文练习背诵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再读课题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主练习背诵四、拓展延伸 1、填空:我们的学校,坐落在缙云山下,嘉陵江旁,坐落在北碚新城一角蓝天下,————————;操场上,————————;泳池里,————————;校园的小树,——————,城里的孩子,——————作业设计:1、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晨曦( ) 顿时( ) 谛听( )反义词:弯曲( ) 浓密( ) 掩蔽( )2、填一填 )的竹林 ( )的书声( )的春风 ( )的学校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茁壮:健壮,旺盛浓密:多指枝叶、须发、烟雾等多而密坐落:指土地和建筑物的位置。
板书设计 1、我们的学校景:云雾环绕 白墙红瓦 翠竹掩蔽 (美)人:欢歌笑语 朗朗书声 茁壮成长 (欢)教学反思: 2、雪儿一、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能理解和运用“哀伤、感激”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积累美词佳句3、 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情感4、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表达“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的关键词句,体会“我”和雪儿和谐相处、人鸟情深的丰富感情三、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鸟情深的感情三、教学难点:1、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2、 感受生命的魅力,感受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四、课前准备:教师:词语黑板、生字卡片学生:预习生字词,熟读课文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鸽子”图,请同学简单介绍对鸽子的了解。
2、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题目是:雪儿3、学生读题目,提示轻声“儿”朗读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提出自学要求:(1) 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 小组合作,抽读字词,理解不懂词语2、 检查自学效果1) 开火车认读生字组词 (强调“脏、熟、阻、弧”的读音,重点指导“哀、熟、弧、激”字形 )(2) 分段读文,指导用联系上下文、换词等多种方法理解“哀伤、喃喃、感激、点缀、快慰”等词语 (3) 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教师小结,梳理学生不懂的问题下节课解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2、 本文主要写了谁和谁的故事?(板书:我和爸爸(人)——雪儿(鸟) )3、 默读课文,完成填空①爸爸带回 ,我为雪儿 ,盼望 ②听爸爸说雪儿是 ,我更盼望 ③雪儿展开 ,我望着 ,心里 4、 学生交流填空,并借此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四、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2、 熟读课文,自主勾画描写雪儿的句子。
3、 比一比,再组词 衰( ) 祖( ) 弧( ) 递( ) 熟( )哀( ) 阻( ) 狐( ) 第( ) 热( )板书设计 2、 雪儿哀 熟 弧 激我和爸爸(人)——雪儿(鸟)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测1、 复习生字生词2、 交流自己找到的描写雪儿外貌和动作的句子3、 复述课文大意,交流课文主要想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二、抓住重点深入感悟(一)从哪些句子可以体会到我和爸爸与雪儿间深厚的情感呢?1、 分组学习1)1——3 组找描写我对雪儿关爱的句子2)4——6 组找雪儿给我带来欢乐、对我不舍的句子2、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师巡视3、 交流第一个问题1) 出示相关句子,理解,提炼出重点词语(板书:洗澡 敷药 看天 欢呼 放飞 快慰)(2) 理解“过了几天……飘飘悠悠的白云……” ,体会作者和雪儿对蓝天的渴望,想像他们在一起相互做伴的情景,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欢乐3) 理解“我望着……心里十分快慰”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词语,体会作者放飞雪儿的快乐和欣慰,学习作者爱鸟护鸟的好品质。
4) 指导朗读4、 交流第二个问题1) 出示相关句子,理解,提炼出重点词语(板书:陪伴 飞回 直叫 望望 感激 祝福)(2) 想像“雪儿又飞回阳台……咕咕直叫” ,它会说些什么?(3) 重点理解“我把雪儿轻轻捧起……向蓝天飞去” ,从“感激祝福”等重点词感受我与雪儿的相互依恋和雪儿对我的不舍5、 美读三、情感升华1、你喜欢雪儿吗?为什么?相机学习三自然段2、 白鸽刚被爸爸捡到时是怎样的?3、 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唤起孩子们爱鸟护鸟的意识四、总结全文练习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主练习背诵四——六段五、拓展延伸1、说说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感人事例,去找找有关故事读一读作业设计:1、摘抄描写雪儿的词句2、 (选做)写一写你与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哀伤( ) 美丽( )本领( ) 感激( )反义词:雪白( ) 美丽( )哀伤( ) 艰难( )4、理解下列的词语点缀: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险阻:险恶而有障碍,不容易过去明媚:景物鲜明可爱板书设计 2、雪儿人:洗澡 敷药 轻轻 欢呼 放飞 快慰人鸟情深鸟:陪伴 飞回 直叫 望望 感激 祝福教学反思: 3、小萝卜头一、教学目标:1、 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积累语言,摘抄描写小虫子好看的句子4、 在朗读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和借助相关资料理解关键词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萝卜头向往自由、盼望解放的情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二、 教学重点: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是怎样对待小飞虫的三、教学难点:1、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小萝卜头向往自由、盼望解放的情感2、 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其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四、课前准备:教师:词语卡片,有关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资料介绍学生:搜集有关《红岩》 、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资料,预习生字词,熟读课文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导入新课1、 指导观察小萝卜头的肖像图2、 谈话: 你能从图上看出图上的孩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3、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4、 师补充介绍:课文选自《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一书,作者宋振苏他和弟弟宋振中(即书中的“小萝卜头” ,是抗日将领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烈士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