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文、知识点及教案.pdf
4页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文《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草》知识点注释: 1、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5、晴翠:草原明丽翠绿1 1 / 4 4 6、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赏析:前人于此诗好评甚多《古欢堂集杂著》:“刘孝绰妹诗:‘落花扫更合,丛兰摘复生’孟浩然‘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此联岂出自刘欤?……古人作诗,皆有所本,而脱化无穷,非蹈袭也〞《唐诗成法》: “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余地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但亦有说此诗别有寓意者《唐诗三百首》:“诗以喻小人也消除不尽,得时即生,干犯正路文饰鄙陋,却最易感人〞《诗境浅说》: “诵此诗者,皆以为喻小人去之不尽, 如草之滋蔓 作者正有此意, 亦未可知 然取喻本无确定,以为喻世道,那么治乱循环;以为喻天心,那么贞元起伏虽严寒盛雪,而春意已萌见仁见智,无所不可〞作者简介: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 846 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草》教案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朗读,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2 2 / 4 4 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养成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2、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相关图片,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词典字典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我们学习了《找春天》,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小组合作朗读,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三〕细读理解诗意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习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岁:年烧不尽:烧不完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3 3 / 4 4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五、总结: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六、作业:填空离离—〔〕一岁—〔〕野火—〔〕春风—〔〕4 4 / 4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