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概论——佛罗伦萨大教堂最终版.doc
9页从·佛罗伦萨大教堂 小窥 设计的四大内涵 ——设计概论· 设计的四大内涵主题作业 120690312 艺设3班 洪 润 Tel:15221074050 目 录 1. 前言及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历史背景2. 大教堂所体现的艺术性3. 大教堂所体现的科学性4. 大教堂所体现的经济性5. 大教堂所体现的道德性6. 我的探究与思考及学习感悟一.前言及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历史背景最早接触到佛罗伦萨,源自于徐志摩先生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我望得见天上那颗不变的大星,那是你,但愿你为我多方光明,隔着夜,隔着天,通着恋爱的灵犀一点。
当时我就觉得翡冷翠比佛伦伦萨好听、有趣得多,带着一股清冷的美感,继而便对佛伦伦萨这座鲜花之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的时候在历史课本上又见佛罗伦萨以及其标志性的、里程碑式的建筑——佛罗伦萨大教堂,在书本旁模仿着勾描点画,也有着极大的乐趣佛罗伦萨大教堂是文艺复兴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被称为文艺复兴的报春花其圆顶直径达50米,居世界第一,是世界第四大教堂,意大利第二大教堂,能同时容纳1.5万人同时礼拜,教堂的附属建筑有洗礼堂和乔托钟楼教堂于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个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壮丽伟大得让人无法正视心中便萌发小小的念头,为什么这个教堂会有这样令人惊异的美感呢,有一天,我一定要亲自去看看,游历一番幸运的是,这次设计概论小论文,以此为主题,我便和佛罗伦萨大教堂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探寻这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小窥其中的设计内涵二. 佛罗伦萨大教堂所体现的艺术性 2.1 功能因素方面的艺术性 设计以物为媒介完成物与物、物与人、物与环境的协调关系,物和这种关系网络中各种各样的这些因素条件,共同构成了设计的基本内容而设计的四大内涵也是由设计的组成因素构成的,设计的组成因素必然要遵循设计的四大原则。
两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我就想,是否可以将它们做一个对应呢?设计的组成因素中的功能因素、形式因素正好完美地部分诠释了设计四内涵中的——艺术性2.1.1 实用功能 佛罗伦萨大教堂始建于1296年,当时的人们还没有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堂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历史久远并且教堂是人们做礼拜的场所,也是基督教进行传教,显示教皇权威,神权至上的场所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造,特别是它的大圆顶,极大地显示了宗教的神圣与权威它所追求的是一种轻盈、飞升、向上的强烈动感,使人感受到天国的光辉我想,这个伟大的大教堂的建成,这本身就完成了的实用效能当那些善男信女们来到此处,必然能感受到宗教的权威与力量教堂建筑的功用不但是为了会众聚集的需要,而是为了更好地敬拜神,通过把崇拜神学在建筑中体现出来,把神的属性在教堂建筑里彰显出来,才能让教堂突出崇拜的理念兼顾各个团契聚会的需要通过这样一个特定空间将人带到神的国度里,让人仿佛站在神圣的神面前,与神亲密来往2.1.2 认知功能认知功能是由设计物的外在形式所实现的一种精神功能,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形成整体直觉,从而产生相应的概念和表象。
我们每个人对于美的感知都是非常敏锐的,但至于它所隐含的内容,它的象征含义,就值得我们细细地去推敲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想,佛罗伦萨大教堂便是其中极为华美的乐章如果说罗马式以其坚厚、敦实、不可动摇的形体来显示教会的权威,塑造了一个神秘、抑郁的宗教空间那么哥特式与文艺复兴时期相结合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则以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它的线条、斑斓的光线和装饰,造就了一个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国”它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 这也给予了人们非常丰富的情感体验正如书本所说,当认知的符号成为一种感情的符号时,它才由认知的对象成为审美的对象我十分赞同2.1.3 审美功能从书上查阅到,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而我们往往只是缺少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的眼睛主观的来说,佛罗伦萨大教堂给我仅仅是在图片上的视觉冲击力就是巨大的很难想象直面它,实地站着回是何等的壮丽伟大,大概也只能仰视、赞叹了吧。
就像赞叹我们的祖先建造万里长城那样,赞叹这无与伦比的,带给我们强烈审美感受的佛罗伦萨大教堂2.2 形式因素方面的艺术性2.2.1 形态特征 佛罗伦萨大教堂位于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中,属于佛罗伦萨哥特式建筑风格它由菲利浦•布鲁内莱斯基设计,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建筑这座教堂大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圆顶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圆顶教堂楼内有370级台阶,可登高俯瞰全城教堂的边上还有一座八角型的洗礼堂,青铜大门上雕有著名的的“天堂之门” 从图片上看来,大教堂格外挺拔硬朗,给人以一种宗教的庄严感和威慑力它运用了简单的立面构图关系,主要是由圆形,方形,三角形组成又十分注意遵循古典的法则通例和正确的建筑比例,有了一种形态美感大教堂是轴对称的形体,以中轴线为基准而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平衡感、秩序感强我无法十分确定,但建筑之中一定有黄金比例的合适运用 文艺复兴时期的这种建筑的基本特征是追求整体的和谐、稳定,力求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之上如佛罗伦萨大教堂就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结构;窗户和门为方形或半圆拱,不再是尖拱形;空间不再用装饰性图案和镶边塞满,而是让它空着。
它给人以朴实大方、简洁和谐的感觉他们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在了一起2.2.2 色彩特征色彩在人的生理与心理所起到的作用,使它成为传达设计物信息的重要形式因素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和同学做了一份关于《杭州城市建筑景观色彩研究》的小论文,其中就得到这样的结论,灰色系会让人觉得静谧安定,有历史沉淀感而杭州城市的主色调正是灰色系和我们的惯有认识不同的是,教堂的右侧有高85米的钟楼用托斯卡那白、绿、粉色花岗石贴面,装饰华丽这座使用白、粉、绿三色花岗岩贴面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 直观的感受,白色给人一种庄严圣洁肃穆的宗教美感,而粉色与绿色,看似冲突,实则在对立中求得统一,增添了些有趣的意味2.2.3 肌理特征我曾经尝试过这样的一幅画,将相同形态的杯子,画上完全不同的肌理,结果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羊毛质地的,细胞分子状的,带有尖尖的小刺的杯子,甚是有趣可见肌理的重要性,表面纹理的改变,立即就会改变人们的心理感受佛罗伦萨大教堂运用的主要是用的是卡拉拉的白色大理石、普拉托的绿色大理石和玛雷玛的粉红色大理石。
石材等天然材料的纹理质地,给人以大自然的亲和美感和木材等相比,又比较容易保存、保持,并且适应了当时的技术科技发展水平水泥、石英等材料还没有被运用和发现)似乎中西方都对于建筑材质早就有了极高的要求与诉求上好的石材、木材总会得到极大的珍视像那一块块通过水路运输而来的上好圆木,如今还在故宫的正殿中挺立着……三. 佛罗伦萨大教堂所体现的科学性 3.1 佛罗伦萨大教堂整体的科学性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富裕的人们开始寻求人们的“天堂”人们希望有一种更适合人们居住、体现为人服务的建筑这样,简洁和谐的文艺复兴风格逐渐压倒了装饰繁锁的哥特式风格而佛罗伦萨大教堂正是结合了哥特式建筑的,文艺复兴的建筑新风格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体现了设计的科学性 我从网上了解到,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建筑师在创作中既体现统一的时代风格,又十分重视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总之,文艺复兴建筑,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也是设计综合了物理、数学,生物学等多项学科的一个时期。
记得前段时间,我们班在上平面构成的基础课,课上,老师讲到,要用数学的方法去做平面构成作业,出来的东西肯定是好的,有深度的我便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黄金分割是其中最广泛的应用了尽管要突破前人的黄金分割的运用还有难度,但是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设计也可以是跨学科区间的,综合、多样化的将科学的多项原理运用到设计上,这不正是设计艺术性、科学性的绝佳统一吗? 3.2 大教堂大圆顶的科学性 佛罗伦萨大教堂最让我震撼的便是教堂的大圆顶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仿造罗马万神殿设计的教堂圆顶,是古典艺术与当时科学的完美结合,教堂高91米,穹顶高30多米为了设计穹顶,他在罗马逗留几年,潜心钻研古代的拱券技术,测绘古代遗迹回到佛罗伦萨后,作了穹顶和脚手架的模型,制定了详细的结构和施工方案 布鲁内莱斯基设计并建造于1420年到1434年间,他在完成这一空中巨构的过程中没有借助于拱架,而是用了一种新颖的相连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圆顶呈双层薄壳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上端略呈尖形 布鲁内莱斯基前往罗马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如学习如何区别简朴的多立克柱式、秀丽的爱奥尼亚柱式和华丽的科林斯柱式,并参照万神庙圆顶的结构,解决了当时修建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圆顶的技术难题。
这个圆顶离地面有115米,内径达42米,具有优美的曲线八根大肋拱的白色肋线,配合红色的圆顶壳面和蓝天白云,给人以庄重、和谐的感觉 我想,他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建造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行过缜密的推断与演算,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个圆顶建成之后,引起极大的轰动后来人们把这个教堂的建成作为文艺复兴建筑开始的标志四. 佛罗伦萨大教堂所体现的经济性 4.1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记得高中政治课本中的《文化生活》一书里有这样一条原理: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可见两者的密不可分佛罗伦萨是资本主义最先萌芽的城市,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大教堂的设计建成更是经济与文化共同繁荣,相互促进的产物15世纪时,佛罗伦萨这朵玉簪花就被当地的巨商美第奇家族所守护,这一守护就是三百年,而美第奇家族的族徽也成了今天佛罗伦萨的市徽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长达三个世纪的佛罗伦萨历史可以说是与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当时家族掌握了当地实际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暂且不论当时美第奇家族的专制统治,但在政治上至少保证了城市的稳定,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繁荣也为佛罗伦萨大教堂的顺利建造提供了保证可以说,大教堂历时近两百年,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