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银行任远志.docx
11页国家银行任远志国家银行任远志(一)中心苏区话金融 金融是经济核心中枢,“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土地革命斗争时期,一代共产党人立足偏僻落后的的赣闽边区,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钱袋子,白手起家投入资金融通实践,励精图治致力于探究经济运行规律,重新建构了一种以低利为特征的信贷根本制度,渐渐形成了一套独立统一、具有显明阶级特色的货币金融体系,从而奠定和充溢了中心苏区的经济根底,稳固和壮大了苏维埃红色政权,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革命和金融史上的奇迹 收离聚散,奠定红色金融根底 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在江西南昌举办武装起义,接收了中国银行南昌办事处,缴获银币10万元、纸币70万元,由此打响了武装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摧毁旧金融体系、实行经济斗争的序幕赣闽边区地方党组织踊跃响应,领导当地工农群众废债抗捐、争田分地,整理金瓯一片但是,过火的行动产生了始料不及的恶果:赣西南“赤色区域的腹地没有土劣可打,消耗甚巨,均感困难公益捐助只能供少许政府的用度扩大红军及各项款待费、斗争费,实无法筹到”闽西“暴动过后的乡村,债券燃烧,高利债务不还,有些农村更取消一切债务,而多数拥有货财的地主土豪又杀的杀,跑的跑,资本躲藏不出,因此,乡村中一般的停顿借贷,金融流通完全停滞”。
各依据地被迫拿起信用工具当武器,尝试筹建自己的红色金融机构,印制发行自己的苏维埃货币,仿制或改制白区通用货币,踊跃开展汇兑、借贷等金融业务1928年春,吉安县东固区各级农夫协会领先创办了十多个平民借贷所,在牛皮纸上加盖印章当铜元,作为找零的辅币投放市场流通运用1929年8月,东固区革命委员会自筹资金3千元,独立红二、四团捐资4千元,在平民借贷所的根底上创立了东古平民银行,印制发行4种面额的铜元票兴国县东村乡农夫协会接收当地一家私人花边作坊,成立了东村造币厂,筹集30余斤白银饰物作原料,胜利地仿铸、兑出了500多枚旧版银元 1930年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东古平民银行改称东古银行,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接收东村造币厂,成立了兴国造币厂10月7日,红一方面军攻克赣西重镇吉安城,成立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东固银行、兴国造币厂分别升格为江西工农银行、江西造币厂江西省财政部划拨101万元专款,充溢江西工农银行资本金,并利用缴获的2台石印机和40万张面额一角的吉安国民党临时辅币,改印成101万元江西工农银行暂借发行券江西造币厂也利用缴获的大量银料,开足马力铸造“袁大头”、“孙小头”和“雕子边”,确保了江西工农银行纸币发行的实际流通量,稳定了币值,充裕了战费。
与此同时,闽西苏区的金融事业也在稳步前行1927年12月,上杭县北四区蛟洋乡农夫协会抽取2千元集体山林收入作资本,创办了福建省首家红色金融机构——蛟洋农夫银行1929年9月3日,中共闽西特委公布《关于剪刀差问题》的第七号通告,确定:“在县政府开办农夫银行,区政府设立借贷所,办理低利供货……县、区政府经济委员会有打算地向群众传播,并协助嘉奖群众缔造合作社,如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使农夫卖米买货不为商人所剥削,而农村贮藏资本得以收集,使金融流通上杭县北四区领先由工农群众集资,自愿结合成立了信用合作社,并印制发行小面额纸币闽西各地纷纷跟进,县、区级信用合作社开展到20多个,仅永定一县就占了9个,拥有股金1.0528万元 1930年6月,毛泽东在长汀南阳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联席会议,提出要“成立闽西工农银行,发行钞票,以维持金融,开展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打算与敌人作长期斗争”9月,在闽西工农兵苏维埃其次次代表大会上,再次重申:“目前为要调整金融,保存现金,开展社会经济以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惟一的方法是建立闽西工农银行,各县设分行会后设立了募股委员会,定资本金20万元,分20万股,每股一元,面对社会各界公开招募。
11月7日,中国革命史上首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闽西工农银行正式成立,首期印发了面额一元的暂用银元票3万张 1931年4月25日,闽西苏维埃政府经济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形成的决议案号召:“对国民党和资本家的纸币,应解除出苏区并勒令:“合作社已发出纸票的,应马上向经委会登记〔表册由经济部制定〕,以后合作社不得再发行纸票,过去发的纸票如超过限制的,应收回4月27日和30日,闽西苏维埃政府连续两次颁发有关金融流通和银价统一的布告,规定了各种金属货币的详细兑换比价5月间,闽西工农银行增发了面额一角和二角的辅币券,协作暂用银元票与银元等值流通运用,闽西苏区的货币也渐趋统一 赣西南、闽西两地苏维埃政府通过收离聚散,渐渐主导了货币的发行、流通与回笼,从而稳定了金融,活泼了经济,促进了生产,赢得了民心毛泽东、朱德因势利导把两股力气拧成一股绳,连续粉碎了国民党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赣西南、闽西21县域连为一体,正式合成了拥有250万人口、5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全国最大、最为稳固的中心革命依据地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据此作出判定:“中国的土地反帝革命已经具有世界历史的重要性提出要“赶快把中心苏维埃政府稳固的建立在最平安的区域”。
自上而下,打造苏区经济中心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心政府在赣南瑞金宣告成立,毛泽东被推选为主席各个职能部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都一一设置好了,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国家机关起先启动、运转但是,由于斗争环境的分别阻隔,不仅全国各苏区,即使中心苏区各省、特区和县之间,彼此的联系仍旧不够严密,经济活动仍旧处于各自为政的分散混乱状态,势必影响物资交换和货币流转,阻碍社会经济和革命斗争的持续开展建立和健全各级金融、财政组织,统一货币、统一金融、统一财政,成为临时中心政府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区域性银行的根底上诞生,毛泽民中选首任行长江西印刷厂和江西造币厂也相继迁入瑞金,分别升格为中心印刷厂和中心造币厂但是,这个所谓的“央行”其实是一副“空壳子”,中心财政部原定核拨启动资金101万元,实际到位仅20万元,很快又被各部门划拨领走一空而且金融专业人才奇缺,银行工作人员经历缺乏,办公条件简陋,群众普遍反响冷淡,以至于国家银行迟迟无法正常开展营业,金融机构也未能在基层全面铺开再加上国民党军事失败后,强化了经济封锁手段,印刷纸币所需的纸张、油墨和票样影制铜版等材料一无全部,中心印刷厂陷入了“等米下锅”的窘境。
中心造币厂也因原料和设备不到位,只翻砂铸造了200余枚面额一元的苏维埃国家银币,就不得不停产了 为此,中心财政部通令各地“收集金子银子解送中心财政部造国币”,催促各级机关上交小金库里保存的珍贵金属,增加国币发行的现金储藏,保障金属货币铸造的原料供给中革军委不惜动用武力因敌取资,由红一、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攻占闽南繁华都市漳州,筹得了百万现洋和一大批紧缺的印刷物资,满载而归红十二军在完成掩护东路军作战任务后,回师途中又连克武平、上杭,缴获了守敌钟绍葵部的一套新式铸币机器和钢模经中心造币厂改造后,实现了批量铸币机械化,不仅可以铸造面额二角的苏维埃银币和一分的铜币,还可以铸造白区通用的银元,日产金属货币四、五千枚7月7日,由中心印刷厂石印部承印、国家银行发行,首批苏维埃国家纸币最终问世 8月24日,国家银行于即日起更名为国家银行总行为统一组织起见,确定将江西工农银行取消,闽西工农银行因系工农群众投资,故仍许其接着存在,仅停顿其发行纸币权”国家银行总行在兴国、瑞金、会昌和上杭白砂、长汀南阳等地,设立了4个货币兑换处和5个金银收买处,在各县苏维埃政府、各红军经理机关设立了几十个代兑处另在石城县烂泥坑暗设了一个隐私金库,特地负责存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不动产”、“镇国之宝”。
在福建省分行附设了一个熔银厂,特地负责熔解从各处收集来的珍贵金属,供中心造币厂铸造硬通货运用 临时中心政府在6月和10月间隔四、五个月内,托付国家银行代理发行了二期180万元“革命斗争”短期公债,既为充裕斗争经费,又为国币回笼缔造条件到1932年年底,国家银行印发纸币65.6175万元,拥有现金打算38.9480万元,占货币发行量的59.36%,比《国家银行暂行章程》规定的“发行纸币,至少须有非常之三的现金”标准,高出了29.36%汲取各项存款17.5448万元,其中私人存款占2.2787万元中心造币厂铸造金属货币10.18226万元,兑出了6.45926万元 中心苏区各级金融机构建制日渐完善,各项业务逐次绽开国家银行放松银根,遵照市场须要的原那么发行适当数量的纸币,增加货币的供应;踊跃揽储,分往来、特殊往来和定期三种存款方式,广泛汲取机关散钱和社会余资,充溢周转资金;扩大信贷,分定期信用、抵押和贴现三种放款方式,以低于民间高利贷30%至20%的利息,大力支持国营企业和集体合作社事业的开展,重点扶持分支行所在地的信用合作社1932年2月12日,由国家银行总行干脆投资,毛泽民兼任总经理,在于都铁山垅创办了中心苏区首家大型国营经济实体——中华钨矿公司,开业当年即产销钨精矿648吨,获利70多万元,成为红色政权的一大财政支柱和经济命脉。
随着一个又一个难题被化解、一道又一道难关被攻克,中心苏区的货币、金融和财政渐趋统一国家银行、工农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三位一体,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求同存异,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立体、独立统一的红色金融体系临时中心政府借助这个顺畅的信贷融资互联平台,发挥国家银行“苏维埃政权手内最重要的经济组织”作用,自上而下有打算地调剂整个苏区金融,引领苏区经济平稳运行,“把革命斗争和经济建立的物质根底准确地建立起来”,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空前成功,昂首阔步进入了全盛时期 斗争失利,抵消最好前方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毛和朱有可能击退蒋介石,但要击退28个布尔什维克就是另一回事了”中心苏区围绕革命斗争一心一意抓经济、搞建立,因难见巧稳固和开展大本营,其胜利经历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示范作用,“在全国苏维埃运动中据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令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心不得不刮目相看而又疑窦丛生,加紧了对中心苏区的实际限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后,一大批书生意气十足的归国留苏学生纷至沓来、青云直上,他们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阔的同志,渐渐取代、架空了在实际斗争中熬炼出来的所谓“毛派分子”,“左”倾错误路途得以全面贯彻盛行。
他们“要装作一个大国家的统治者来办事”,“叫花子跟龙王比宝”,刮骨抽筋集聚有限的资源支撑无限膨胀的国家机器,以至于中心苏区所能承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负担到达了极限,元气大伤自杀式的“左”倾经济政策,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杀死政策”、经济封锁“饿死政策”内外夹击,经济反革命与国民党军阀里应外合,多股反作用力纠合在一起,固化成一道制约中心苏区经济可持续开展的瓶颈,给中心苏区留下了紧要的后遗症,埋下了无穷的内部隐患,急速地由盛转衰自1933年春夏之交起,中心苏区金融系统功能衰竭、调控失灵,中心财政收支失衡,财贸赤字巨额激增,“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面对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突发事务、灾难性危机,在确定中国革命成败、几百万苏区军民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党内众多有识之士自告奋勇,公开对极端危急的“左”倾错误倾向进展了严厉指责和有力抵抗,自觉地担负起补救苏区经济政策和改正以前错误的重任挤兑风潮乍起,毛泽东默许毛泽民动用隐私金库的金银财宝,存心一担一担挑着在瑞金城“显摆”、“炫富”,然后又在国家银行总行营业大厅码起一座座二尺多高的“金山银山”,导演了一出“空城计”同时指示中心对外贸易总局组织选购力气,增加商品供应,从前方紧急调运了一批日用百货充溢各消费合作社,规定“只收纸币,不收现洋”;责令中心财政部刚好调整货币财政政策,削减公共支出,限制银行提款数量,限制货币资金的流向、流量和流速,实行短期通货紧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