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冷却水循环控温.doc
20页混凝土冷却水循环控温*************34#楼混凝土冷却水循环控温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2016年11月13日目 录1 前言 22 特点 23 适用范围 24 工艺原理 2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5.1施工工艺流程 35.2主要施工操作要点 35.21砼温升和冷却循环水管、测温点埋设计算 35.2.2温控过程控制 55.23配合比及材料控制 654大体积混凝土生产控制 752.5砼浇筑控制 75.26大体积砼其它温控措施 76 材料与设备 861材料 862机具设备 97 质量要求控制 971砼温差计算控制 97.2冷却循环水管和测温点设置计算控制 97.3冷却循环水管和传感器安装控制 974砼施工控制 107.41配合比质量控制 107.4.2砼计量质量控制 1073砼拌制质量控制 1074混凝土运输质量控制 1075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1174.6混凝土养护控制 118 安全措施 119 环保措施 1291噪音排放 129.2现场无扬尘 129.3光污染 129.4杜绝施工现场火灾 129.5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 129。
6生产及生活废水排放 1297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 129.8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 1399环境保护 1310 效益分析 13101社会效益: 13102经济效益: 1311 工程现场冷却循环水管安装图 141 前言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形大、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其施工除了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外,如何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防止有害裂缝产生、展开,是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水泥水化热作用产生很大的热量,混凝土表面热量散失较快,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内部与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差.当温差超过一定临界值时,致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裂缝,从而影响工程的耐久性.本工程将采用冷却循环水温控法控制混凝土温度.2 特点11采用冷却循环水温控法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温升,经济实用性强、施工操作方便、施工工艺简单、易掌握、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施工成本低可以与钢筋工程同时进行施工,有较强的适用性.1.2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较大,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及钢筋位置不产生移位或变形,往往需要增加钢筋马墩或钢筋支撑合理地分层布置循环水管,可充当钢筋马墩或支撑,节约相当量的钢筋等费用的投入,降低施工成本.1。
3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工法,能够通过测温点内热偶传感器所测混凝土内温度的变化规律,自动调节循环水管水流速度,平衡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防止混凝土温差所产生的应力裂缝,确保工程质量.1.4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为循环使用,与砼常规养护方法相结合,可节约大量的水资源,提高砼的耐久性.3 适用范围凡结构厚度在18m以上{《高层建筑施工手册》同济大学出版社定义},具有结构厚、体形大的钢筋砼建筑结构等工程,尤其是应用于高层建筑的筏板基础、箱形基础、工业构筑物的大中型设备基础,有着不可多得的推广应用优势.4 工艺原理根据我们对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的现场实测升温、降温记录数据资料得出:大体积混凝土在理论计算和实施温控过程中,只考虑单位水泥用量及混凝土配合比、砼浇筑温度、浇筑工艺几项主要因素,以简便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用以指导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中心、中层和外层之间单位体积砼的温升值,并按照热量传导原理,通过在混凝土内部设置热偶传感器测温点、埋设循环水管,在混凝土外部设置循环水池、水泵、智能温度控制仪等相关设施,自动调控循环水管的水流速度,降低砼内部水化热,平衡砼内外温度,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差应力裂缝,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51--1定位放线砼温升和循环水设施计算及砼浇筑工艺选择循环水管、测温设施、钢筋、模板等安装水管、钢筋等加工智能温度检测仪、水泵等设施安装冷却循环水系统试运行及钢筋等预检隐验及配合比优化温控过程控制砼浇筑、循环水启动砼浇完温控和养护砼检测验收图5.1—1 工艺流程图5.2主要施工操作要点以河南省义煤集团5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工程生料粉磨立磨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为例该设备基础为20.2×120m,基础底标高为—550m,C30砼一次浇筑量为1360m³整个基础均配置双向φ14@200钢筋、呈笼状形式,并在标高-3.5m处设置一道水平钢筋网片 如图52-1所示2.1砼温升和冷却循环水管、测温点埋设计算(1)砼温升计算 根据经验公式Tmax= To +Q/10 (51-1)式中 Tmax--—-为砼内部的最高升温值; To————为砼浇筑温度.按秋天15天平均气温取20℃; Q-—-——为C30每立方米砼中PO42.5矿渣水泥用量取368㎏/m³,则施工中砼中心最高温升值为:Tmax=20+368/10=56。
8℃(2)冷却循环水管埋设计算图5.21—1立磨基础循环水管道立面示意图1)根据《高层建筑施工手册》(同济大学版)及热交换原理,每一立方砼在规定时间内,内部中心温度降低到表面温度时放出的热量,等于砼在硬化期间散失到大气中的热量 2)依据该基础设计尺寸、配筋、埋件、留洞、秋天昼夜气温变化及砼温升梯度等情况,以¢48冷却循环水管所承担的砼理论降温体积为基准,通过精确计算(计算过程略)确定,冷却循环水管道按照左、中、右三个循环系统进行安装冷却循环水管安装上下中心距为660mm,左右中心距为1710mm(如图51—2所示),三个系统循环水管呈之字形布置2.1—2冷却循环水管道安装节点详图(3)温控点布置及安装: 1) 经过计算,对于该基础工程的不同深度的三个冷却循环水系统,设置28处测温点(布置如图5.2.1--3所示).2)采用WZG—010电阻温度传感器(上海产)作为最基本测温单位,在混凝土上、中、下部位进行埋设,上下传感器中心距混凝土上表和下底300mm,离循环水管大于300mm,安装时传感器与钢筋接触处需用绝缘材料隔离如图52.1——4所示,以便准确地监测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变化。
5.2.2温控过程控制(1)为了准确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掌握不同深度处温度变化以及施工阶段早、中期温差的发展规律,在基础一侧设置一台XQC—300自动控制仪(上海产),用以测定铜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变化,并与50型多级水泵的自动电子磁力信号控制系统连接成三个控制回路如图52.2-—1所示2)该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以基础混凝土内、中、外层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温差变化作为控制点按照现行施工规范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梯度温差不宜大于25℃;超过25℃±2℃时,智能系统自动启动多级水泵加档增加水流量,以便及时地采取有效而相应措施,控制混凝土梯度温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标准:1)控制系统必须使设定温度的分辨率≯0.1℃、温度误差率≤±5℃2)如果冷却循环水池中水的温度比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所低值≤10℃时,通过补水管道进行水池水温调节,直至到达冷却循环水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温度为止.冷却循环水池中需设置溢流管或预置小型潜水泵及时排出高温水3)温控和测温记录必须保证连续进行,将XQC-300自动控制仪的自动记录按照下述规定进行人工监控:①前七天按照每间隔2小时记录一次;②七天后根据砼实际温度差值相应减少测温记录次数,每4小时记录1次;③连续进行测温记录时间不少于14天,测温记录有关人负责,发现局部或整体温度升高,及时进行人工调整循环水流速或调整基础面的养护材料,使砼基础中心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差值不大于.4)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和养护时间:按照砼监测温度的差值进行确定,基础表面的养护采用麻袋、草袋、塑料布等材料覆盖。
一般情况下砼浇筑从覆盖完第一道循环水管8小时后(即砼开始温升时)开始启动相对应的循环水系统,砼浇筑完成后,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连续3天低于规范标准值25℃时,可停止循环水降温,正常情况下一般为10d左右冷却循环水停止后,用大体积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将循环水管灌实义马水泥厂立磨大体积砼2~14d实测温度变化值如图52—2所示2.3配合比及材料控制 (1)水泥的选择:选择质量稳定,含碱量低,强度富余系数大,强度等级为≥325的矿渣水泥比采用硅酸盐水泥所产生的水化热相应来说要低 (2)粗细骨料的控制:1)粗集料:选用5~30㎜自然连续级配的不含或少含针片状的碎石,含泥量小于1﹪;2)细集料:细集料的级配也应象粗集料一样,通过实验调整后达到最佳状态以采用中、粗砂为宜,含泥量小于2﹪. (3)外加剂选择:外加剂选择必须与水泥有良好的适应性,应根据实验室的要求正确地选择外加剂及其掺量 (4)超细活性掺合料普通混凝土超细活性料掺合料的选择,按照国家标准采用性能指标等于或好于Ⅰ级的粉煤灰,其掺量一般按照25%控制 (5)配合比的优化1)砂率的确定:施工当中,按照密实度和流动性两个方面,从中优选出一个最佳值。
选用石英含量高、颗粒形状浑圆、洁净、级配良好、细度模数在26~3.2之间的中粗砂,从而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最优和强度最高.2)胶凝材料用量的确定:外掺剂和粉煤灰的用量,由试验确定3)施工现场通过上述对原配合比进行调整,得到混凝土的初步施工配合比按照初步配合比的要求试配混凝土,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各种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以调整到满足为止,从中得出施工配合比,从而满足大体积混凝土低水化热、易泵送等工艺要求特点2.4大体积混凝土生产控制(1)计量和搅拌:砼搅拌站按照正式配合比进行搅拌,必须保证精确计量砼原材料,并在生产过程中能对原材料品质均匀性、配合比参数的变化等及时进行控制.在运输到现场时如发现其坍落度不足时,可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少量高效减水剂保坍剂或同标号的水泥浆,切忌加水2)施工配合比控制:砼强度试块数量应按1d、7d、28d制作同条件和标养试块,以便对外加剂掺量与用水量进行严格要求控制5砼浇筑控制(1)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尽量缩小砼的暴露面,加大砼的浇筑强度以缩短浇筑时间.(2)浇筑和振捣控制:针对施工条件及现场环境的限制,在施工时严格过程控制,特别注意工序的衔接、振捣方法和浇筑过程中的遮阳措施.为保证新浇筑在底层砼初凝前覆盖,每层浇厚挖制在0。
4m之间大体积砼浇筑斜面分层如图52.5-1所示 (3)砼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在浇筑面的上、中、下布置3道振捣棒,确保新老砼结合密实随着砼浇筑向前推进,振捣棒也相应跟上,保证整个砼浇筑层的质量5-2所示2.6大体积砼其它温控措施图5.26—1 工程遮阳篷示例 大体积混凝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重点是从减少砼温升着手,除有效地冷却循环水降温外,必要的常规措施必不可少如夏季施工在整个砼输送管道上覆盖草袋、在整个基础施工区搭设遮阳棚(如图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