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开庆临汀志》研究历史学论文.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13109578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开庆临汀志》研究_历史学论文 今存世并已影印出版的残本《永乐大典》(下简称《大典》)812卷中,有约5477条明初以前方志佚文,约近180万字;涉及约900种书名之多,去其重复,所见仍约有780余种书名其所保存的史料中,绝大多数与宋代相关,无疑是宋史研究中尚未利用与开发的资料库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华书局影印本《大典》797卷刊行之际,笔者就已开始利用《大典》录存的方志史料研究宋代 经济 史,苦于《大典》方志佚文分散在各卷不同韵目中,查检十分困难,兼之近年病目等原因,这种研究时断时续今幸张忱石先生等整理点校的《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华书局2004年版,下简称《辑佚》)刊行,给笔者的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唯一的遗憾是《辑佚》未附人名、地名索引当然,对《大典》的研究和利用,其根本出路在于数字化作为上述研究的副产品,即对《大典》中宋元方志残卷本身的研究,也已启动,本文即为系列研究中的第一篇不当之处,尚祈教正①一、关于《临汀志》修纂的若干问题《大典》卷7889~7995凡七卷,收录成书于宋开庆元年(1259)纂修的《临汀志》,按今存宋代方志的惯例,纂修的年号应入书名,故命名为《开庆临汀志》(下或简称开庆志),这是唯一比较完整保存在残本《大典》中的宋代方志。

      此书卷首目录已佚,卷末附录的序跋各一首,点明了是书修纂的作者及概况为了行文的方便,以下凡引《临汀志》文之处,仅括注《大典》卷数和《辑佚》页码,必要时出注说明今考《临汀志》胡太初序和赵与沐跋(卷7895/页1467~1468),宋代汀州方志凡三修:其一,始修于隆兴二年(1164),这是州郡分置430年来的首部方志;其二,再修于庆元四年(1198),均名《鄞江志》②;其三,鉴于前志的“甚略”、“未备”与“尚疏”,开庆元年(1259),时知汀州胡太初遂命州学教授赵与沐等重修预其事者乃州学学正钟明之③及陈士安、钟知本、丘一震等志稿由胡太初亲自窜定,所谓“定科条、订事实、剂雅俗、正讹谬而编成矣赵与沐则“提纲”挈领,其余诸人乃“审绎旧志、蒐猎轶闻”因此,这部《开庆志》乃在二部《鄞江志》旧志的基础上增补考订而成由胡太初修,赵与沐纂如按当今的提法,乃胡、赵分任正副主编,与其余四人共同编辑而成可贵的是,知州胡太初以其学识躬亲其事,予以润色、修订,较今之所谓“主编”只挂名不负责,高明多矣《开庆志》凡15卷,仅“三阅月”而成,序跋均署开庆元年九月一日,则其发凡起例于是年六月初,完成于八月末同时编成者还有诗文总集亦15卷,当亦在庆元《鄞江集》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

      姑亦名之曰《临汀集》这是胡太初等人对汀州 文献 整理的一大贡献不幸中的大幸是:《集》已久佚而《志》却仍存于《大典》之中唐天宝元年(742),改汀州为临汀郡宋人嗜古,《志》以郡名,此《临汀志》命名之由来《临汀志》是否刊刻,序跋无明确记录,《宋史·艺文志》、《通考》、《玉海》等均无记载,但从明代《文渊阁书目》卷4已著录二部、各二册分析,似当时已刊行,此即为《大典》据以录入之本胡太初,《宋史》中未见其名,但可据现存宋元资料考其生平宦历如下胡太初,台州临海人其父胡余潜(1165~1234),字叔昭嘉定四年(1211)进士,终官广西藤州(治今广西藤县)知州太初嘉熙二年(1238)周坦榜进士(《会稽续志》卷6)淳祐四年(1244)八月,除建康府(治今江苏南京)教授;六年十月任满(《景定建康志》卷28)淳祐十一年正月,以国子博士兼景献府教授除秘书郎十二年正月,出知全州(《南宋馆阁续录》卷8)同年,徙知处州(治今浙江丽水市西)宝祐元年(1253),刊其端平二年(1235)所撰《昼帘绪论》一卷于郡治(见四库本是书《自序》、《跋》及《四库提要》)宝祐六年十一月,以宗正丞、兼吏部郎知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景定元年(1260)八月,召为工部郎中(《大典》卷7893引《临汀志》)。

      景定二年(1261),除判军器监(刘克荘《后村先生大全集》卷63《制词》)景定三年,在知饶州(治今江西波阳)任,因职事修举而除馆职直秘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70《制词》)咸淳元年(1265)闰五月,曾以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判兼权知临安府,旋即为李芾所代(《咸淳临安志》卷47)④胡太初诗今已无可考见,文则仅《临汀志·丛录》(卷7895/页1462~1466)存其知汀州的三道奏札,此外便是其《昼帘绪论》及《临汀志》的各一篇自序,可供《全宋文》编者採辑,余则同其主编的《临汀集》15卷一样久佚失传了另一位主编赵与沐乃宗室,系楚国公赵从信后裔(《宋史》卷220《表十一·宗室世系六》)其宦历仅见于《临汀志·郡县官题名·教授》:修职郎,宝祐三年(1255)六月七日到任,开庆元年(1259)八月二十六日满替则《临汀志》之纂,是他任期中最后三个月内完成的给后人留下了一部研究宋代汀州不可多得的文献,厥功至伟《隆兴鄞江志》今已难考其详,唯《庆元鄞江志》,尚略具本末乃庆元四年(1198)时任知州的陈晔命李皋纂修,同时完成的还有汀州诗文总集《鄞江集》,当时通判林文仲撰序二首,分冠《志》、《集》知、通陈、李分别于是年八、九月离任,似《志》、《集》成时,陈已赴广东提刑任,故由林序而刊行之。

      陈氏生平详下考,林之宦历参见注②,勿赘无疑,庆元《志》、《集》的纂修,为《临汀志》的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般认为完成于宝庆三年(1227)、始刊于绍定元年(1228)的王象之《舆地纪胜》(下简称《纪胜》)卷132《汀州》中,其“县沿革”门引3条《鄞江志》文(方按:前2条作《鄞川志》⑤,疑即一书)、“风俗形胜”门引4条《鄞江志》文,据同书“碑记”门所载,此当即为庆元志之文⑥在赵万里辑本《元一统志》(中华书局1966年版)卷8的“建置沿革”、“风俗形势”、“古迹”门各有1条《鄞江志》佚文(均辑自《大典》)其中第1条“莲城县沿革”引《鄞江志》云:“四山环绕,簇簇如莲”,与《纪胜》完全相同第2条“风俗形势”门云:“郡有三仙二佛,人多好善,艺文儒术亦多民产薄,故啬用;性直,故少诈此条出《大典》卷7890,乃仅见于此之佚文其第3条《古迹·苍玉洞》引《鄞江志》文比较复杂,留待下文再加讨论《大典》卷13705(《辑佚》页1201)引《鄞江志·苍玉洞》1条佚文,此乃残本《大典》中唯一幸存的庆元志文《庆元鄞江志》存上述三书中的佚文去其重复,计9条可证此书历宋末、元代,明初仍存,约佚亡于明代中叶但《临汀志》却未见引《鄞江志》文,而且从上引9条《鄞江志》佚文考察,在相关条文亦未有照抄之嫌。

      但《鄞江志》乃《临汀志》史源之一,毫无疑义以下重点考察一下《临汀志》与《纪胜》、《元一统志》、《大典》三书的关系,从正文和注文二方面,看《临汀志》编纂的某些特点及其被录入《大典》后的变动《大典》卷7889~7895引《纪胜》卷132州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上下、古迹、官吏、碑记、诗、四六等8门凡42条,均为正文,只有人物、仙释二门内容未被引录这42条可大致区分为两大部分,“碑记”以下3门20条,《大典》卷7895全部收入,文字可据《纪胜》校补碑记”门中两处“林仲文”,均为“林文仲”之讹倒(《大典》卷7895引文及《纪胜》卷132均误),可据《临汀志·郡县官题名·通判题名》改正除“碑记”、“四六”二门的4条外,其余16首诗(包括佚句),全被《临汀志》採入,由于《临汀志》未专设“题咏”或“诗”门,这16首诗被分散录入于“山水”等门的各有关条目下可以断言,在今《大典》本《临汀志》所存的100余首诗(包括联句)中,其来源之一即为《舆地纪胜》卷132的“诗”门另一个来源应是据《鄞江集》⑦增补成的汀州诗文总集《临汀集》《大典》所引的其余22条,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纪胜》卷132州、县沿革、风俗形胜三门被《大典》卷7889~7890收入建置沿革、风俗形势二个事目的6条。

      《临汀志》在相关门中有类似的内容,但其编者甚至没有 参考 过《纪胜》的相关条目,《临汀志》应是根据隆兴、庆元旧志修订而成,《纪胜》这6条并非《临汀志》的史源二是见于《纪胜》卷132景物、古迹、官吏门的16条,除个别外,几乎全不见于《临汀志》山水、古迹等相对应的门类所载以上几种不同情况的出现,与《大典》的修纂原则及凡例相关《大典》在同一事目中,通常博采各种方志,或并录以相互补阙,或荟萃而区别同异,或详略殊异兼收并蓄,既是决定于其《凡例》,又体现了其尽可能多地保存史料的类书编纂原则这一问题比较复杂,在论及《临汀志》与《大典》关系时再深入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典》卷7891~7892引《临汀志》的相关条目下,有作为小字注文形式出现的《纪胜》文16条,或考异、或诠释、或补充从《大典》修纂体例及《临汀志》注文特点看,尤其是其中一条注出现在注引《元一统志》之下分析,似这16条注应出于《大典》编者所加经校核《纪胜》卷132景物上下、古迹二门,其文字全同关于《临汀志》的注文,亦详见下论一般而言,《纪胜》有州、县、监司沿革、景物(上下)、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又分若干类别)、四六十一门从今《大典》卷7889~7895收录的正文42条、注文16条考察,已占《纪胜》卷132凡133条的36%,以篇幅论就更达将近一半,有些门如沿革、风俗形胜、诗三门几乎全部被收入,因此,从这一卷的情况看,应能概括出《大典》收录《纪胜》一书的特点:一是通常每条文字全录。

      二是因《大典》的事目与《纪胜》的门类没有重合,《大典》将《纪胜》条目录入相对应的事目如《大典》将《纪胜》“景物”门条目录入相近的“山水”此门如“至道宫”一条则析置于《大典》“寺观”,将“雅歌楼”一条析置于“亭馆”,是因为《纪胜》不设“寺观”、“亭馆”二门同样,“曾肇”一条,出《纪胜》“人物”,而《大典》卷7894收入“名宦”此乃不得已而为之,尚属合乎情理但《大典》与《纪胜》均有“古迹”门,却将《纪胜》原属“古迹”门的“谢公楼”一条改属《大典》“亭馆”,又将原属《纪胜》“景物下”的“三瑞堂”、“圣泉庵”二条割置而改属于《大典》卷7892的“古迹”,则体现了《大典》编者在收入地理总志时,调整其门类中的条目颇具随意性,其中既有调整比较合理的,也有明显失误的三是即使同一门中的条目,也任意改变了其原有次序这些情况,在将《临汀志》分条录入《大典》时,也颇有类似的情形,故特先拈而出之赵万里辑《元一统志》卷8存汀州佚文凡52条,辑自《大典》卷7889~7894,分属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等8门,仅缺人物、仙释2门与《大典》这6卷中的对应事目比较,仅“坊郭乡镇”作“坊里墟市”、“里至”作“至到”、“宦迹”作“名宦”,其余5门,全相同。

      即使这名称不同的3门,也无实质意义上的不同但与《大典》本《临汀志》相同门类文字对勘,却几乎无一相同者这也许是与《大典》的另一条修纂凡例有关,凡有相同内容者取其详及早者但令人费解的是:有些有延续性或 历史 传承性的门类如“里至”(即“至到”,在宋代方志中又常称“四至八到”)其里程数及所到邻近州(路)方向、名称却大相径庭,显然,《临汀志》要可信许多更令人费解的是:辑本《元一统志》卷8(页623)⑧引《临汀志》云:“开元二十三年置县于新罗县之外,复迁于城东百步潭二里之外注:旧记:开元二十四年开山洞置,初治新罗县之外大历四年徙治白石,皆长汀县地检《大典》卷7889引《临汀志》汀州及长汀县沿革,竟无一字相同如果不是《元一统志》编者误引书名,疑开庆以后如咸淳(1265~1274)年间或元初另有一种《临汀志》存在或此亦《鄞江志》佚文欤?《大典》卷7890~7892引《临汀志》中,今存10条小字《元一统志》注文,显然,此乃《大典》编者所加其性质和作用同上述《纪胜》之小注,也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如《大典》卷7890(《辑佚》页1213)“兴仁坊”下一条小注云:“录事司,领在城坊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