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碳酸盐岩沉积相.ppt

67页
  • 卖家[上传人]:g****
  • 文档编号:49113210
  • 上传时间:2018-07-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78M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6章 思考题1、大规模碳酸盐沉积作用要求具备哪些特定条件?2、什么叫陆缘海?什么叫陆表海?为什么我们现在见到的主要是陆缘海,而没有陆表海?3、概述(绘图)欧文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及其与生油、储油条件的关系4、列表和绘图对比欧文、杨的和威尔逊等三种不同划分方法的碳酸盐相带模式5、什么叫礁?礁相是如何划分的?礁在石油地质上有何意义?第十六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Sedimentary facies of carbonate rocks教材第24~29章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carbonate rocks一、概 述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是碳酸岩岩石 学的核心内容只有了解了碳酸盐岩沉积时的环境条件,才可 能真正了解它的成因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温暖气候条件下的浅海环 境不仅以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方式形成,也有 机械作用形成的二、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主要发育于海洋环境,少量 见于非海洋环境现代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特点:温暖、清洁 、透光的浅水浅水海洋环境是指水深<20m(或50m)的各种海 洋环境,如潮上、潮间、浅水潮下、泻湖、滩等。

      现代浅水碳酸盐主要发育在南纬和北纬30°之 间,如加勒比海的巴哈马地区、波斯湾、洪都拉斯 、孟加拉湾、我国的南海等海域滨 岸 碳 酸 盐 沉 积滨 岸 碳 酸 盐 沉 积台 地 碳 酸 盐 沉 积台 地 碳 酸 盐 沉 积非海洋环境碳酸盐沉积物主要有湖泊碳酸盐沉积、土壤中的钙结核、钙质砂丘、钙质泉华、洞穴碳 酸钙沉积等形式其中湖泊碳酸盐沉积具有相当的研 究价值湖泊碳酸盐岩一般规模很小,局部 发育,也有呈区域性 的较大规模发育三、现代碳酸盐沉积作用潮坪碳酸盐沉积:缺乏陆源物质输入物、海浪 被阻止这类碳酸盐岩分布最广海滩碳酸盐沉积:处于开阔浅海,受波浪作用 的影响较大生物礁碳酸盐岩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开拓成的风暴控制的浅海碳酸盐台地:风暴岩大陆坡碳酸盐沉积:远洋软泥+浊流沉积等深海碳酸盐沉积:远洋软泥为主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Sedimentary models of carbonate rocks一、陆表海与陆缘海Shaw(1964)首先把碳酸盐的主要沉积场所—浅 海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陆表海和陆缘海1、陆表海(epeiric sea)内陆海(epicontinental sea)、陆内海(inland sea) 、大陆海(continental sea)。

      位于大陆内部和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 广阔的、很浅的浅海低坡度:海底坡度<1ft/mi(0.03~0.15m/km) 范围广阔:延伸可达几百~几千英里 很浅的:水深一般只有几十米,一般不超过 200m如:我国西南地区的古生代及早中生代的海洋 ;华北早古生代的浅海;北美奥陶纪的浅海,东西 延展达3200km;宾夕法泥亚纪的陆表海延伸1600km 2、陆缘海(Pericontinental sea)大陆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较大的、范 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坡度较大:海底坡度2~10ft/mi(0.6~3m/km)范围较小:宽度一般100~300mi(160~480km) 深度较大:水深可达200~350m(最深)如:我国东部沿海的黄海、东海及南海均属于 陆缘海在地质历史中,沉积碳酸盐岩的浅海大多是陆表海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浅海却大都 不是陆表海,而是陆缘海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海平面很低的 地质时代中Shaw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陆表海的水能量特征 ,并且还在能量的基础上,对陆表海沉积物的分布也 进行了相应的划分二、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及其能量带欧文(Irwin,1965)继承了Shaw的陆表海的水能量 及沉积相的观点,提出了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的概念 及相带模式。

      清水沉积作用——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 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Irwin根据陆表海的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汐 和波浪作用的能量,也划分出三个能量带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1、X带(低能带)①位于浪底浪基面之下,一般来说海底很少受 到扰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海流的干扰②此带宽约几百英里④生物:各种底栖生物和藻类都不发育;来自 高能带的大量有机物质和浮游生物、自游生物、都可 以在这里堆积下来⑤沉积构造:水平层理发育⑥颜色:这一环境安静缺氧,所以多呈暗色⑦沉积厚度:这一带沉积物厚度一般不大⑧该带岩石是有利的生油岩③沉积物主要是来自Y带(高能带)的细粒物质 ,主要为灰泥①从波浪开始冲击海底的地点开始,向滨岸方 向延伸,直到波浪和潮汐的能量大部分被消耗掉为止 ②此带宽约几十英里③沉积特征:这带波浪及潮汐十分活跃,水浅 、阳光充足、氧气充分,底栖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 向海一侧,从深水上升带来的氧料尤其丰富, 因而各种生物大量发育,往往形成生物礁 向滨岸一侧,则可见各种较粗的颗粒堆积,所 形成岩石主要为生物屑灰岩、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 分选和磨蚀良好,灰泥含量少,具交错层理。

      2、Y带(高能带)④此带形成的碳酸盐岩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岩 ①位于Y带的向岸方向,直到滨岸为止②水很浅,波浪和潮汐作用都很弱,水循环也 很弱 ③宽度较大,可达几百英里宽 3、Z带(低能带)④海底坡度很小,或近于平坦 ⑤靠近滨岸的地带,如因气候炎热干燥,水流 停滞,可形成白云石以及各类盐类矿物的沉积 ⑥此带形成的岩石主要是泥晶石灰岩、泥晶白 云岩以及蒸发岩 ⑦化石少见,但叠层藻席相当发育 ⑧沉积构造:干裂、冲沟、鸟眼、生物钻孔等 由于陆表海平坦宽阔,水又很浅,因此微 弱的地壳升降运动或冰川的消长都会使海平面 产生显著变化,这样就产生了大范围的潮坪沉 积陆表海碳酸盐沉积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旋 回性发育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岩,绝大部分是陆表 海清水沉积作用的产物三、潮汐作用相带模式1、拉波特的模式 Laporate(1967)对美国纽约州下泥盆统曼留斯组 的碳酸盐岩进行研究,认为该组是在一个非常接近海 平面的环境中形成的 他根据该组岩性及 古生物特征,以潮汐作 用带为主要标志,划分 出了3个相带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位于平均高潮面以上几英寸到几英尺的地带 岩石类型:主要是泥-粉晶白云岩、白云质泥质 石灰岩、球粒泥晶石灰岩等。

      沉积构造:纹理、藻纹层、干裂、鸟眼构造 ⑴潮上带化石少见 ⑵潮间带位于平均高潮面与平均低潮面之间的地带岩石类型:主要为薄层的不含化石的球粒泥晶 石灰岩;内碎屑、鲕粒、叠层石及藻灰结核也常见沉积构造:冲刷、干裂 化石种类较单调,数量丰富,多杂乱堆积位于平均低潮面以下岩石类型:主要是厚层至块状球粒泥晶石灰岩 、含各种生物屑的石灰岩及富含层孔虫格架的礁石灰 岩1969年,Laporate又把他的模式进行了修改, 主要把潮下带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部分 ⑶潮下带潮下带上部:位于浪底之上,为高能环境,为 礁和滩的发育地带潮下带下部:位于浪底之下,为低能环境,为 泥晶石灰岩生成环境Laporate模式 Irwin模式 潮上带、潮间带Z带潮下带上部Y带潮下带下部X带2、杨等的模式 Young et al.(1972)曾对于美国阿肯色的奥陶系碳 酸盐岩进行了研究,他们根据其岩性及古生物特征, 也拟定了一个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划分 出了四个相带潮上带潮间带局限潮下带开阔潮下带平均高潮面以上的向岸延伸的广阔平原 岩石类型:白云岩、白云质泥晶石灰岩、球粒 泥晶石灰岩沉积构造:干裂、鸟眼 ⑴潮上带化石少见,有藻席。

      ⑵潮间带平均高潮面与平均低潮面之间的地带潮间带上部:类似潮上带,藻席发育潮间带下部: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有 柱状叠层石化石较多,虫孔也较常见平均低潮面以下,波浪、潮汐作用较强,高能 岩石类型:内碎屑石灰岩或生物屑石灰岩,亮 晶胶结沉积构造:可出现低角度斜层理 ⑶开阔潮下带生物化石丰富 ⑷局限潮下带 水体能量受到限制,为较低能环境岩石类型:内碎屑生物屑灰岩,灰泥充填,亮 晶少生物化石多见,在较浅部位可形成生物丘Laporate模式 Irwin模式 Young et al.模式潮上带、潮间带Z带潮上带、潮间带、 局限潮下带潮下带上部Y带开阔潮下带潮下带下部X带四、混积型沉积相模式阿姆斯特朗(Armstrong, 1974)曾长期对北美阿拉 斯加北极地区的石炭系进行研究,他根据该地区石炭 系两种不同的沉积组合,拟定了两个沉积模式其中 一个就是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该模式代表一个海进组合,其底部为滨海碎屑 岩,再向上为粉砂岩及页岩,最后为海洋碳酸盐岩 Armstrong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相带类型五、综合相模式1、 Armstrong的碳酸盐岩沉积模式Armstrong拟定的两个沉积模式中的另一个就 是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停滞缺氧盆地潮汐陆棚斜坡脚Irwin的X带前斜坡开阔海陆棚浅滩水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潮间~潮上带Irwin的Y带Irwin的Z带2、威尔逊(Wilson,1975)的模式Wilson的模式与Armstrong十分相似,也划分 为9个相带Wilson的 九个相带 中还提出 了24个微 相,从而 使应用这 一模式提 供了方便 3、塔克(Tucker, 1981)的模式Tucker将主要碳酸盐相与七种主要环境联系起 来:①潮上-潮间坪;②泻湖及局限海湾;③潮间-潮 下浅滩;④开阔陆棚及台地;⑤礁及碳酸盐岩隆;⑥ 礁前塌砾及泥丘;⑦远洋碳酸盐泥及浊积盆地①潮上-潮间坪②泻湖及局限海湾③潮间-潮下浅滩碳酸盐台地—陆表海④开阔陆棚及台地⑤礁及碳酸盐岩隆⑥礁前塌砾及泥丘⑦远洋碳酸盐泥及浊积盆地盆地—较深水斜坡区在Tucker的模式中将开阔陆棚与台地放在一起 ,在碳酸盐台地中将泻湖(局限台地)与潮坪分开,开 阔台地内又分出浅水碳酸盐砂滩,局部出现斑(点)礁 及泥丘比较切合陆表海碳盐的沉积模式六、深水碳酸盐沉积相模式前述诸模式基本上都是浅水海洋的甚至滨海的 碳酸盐相的模式,只有少数模式涉及到了深水相(但 较笼统)。

      随着深水碳酸盐岩研究不断深入,逐渐总结出 一些深水碳酸盐相的模式,如多特(Dott,1963)的海下 重力流沉积类型、麦克尔里斯和詹姆斯(Mcllreath and James,1979)的四种不同的陆棚边缘的深水海洋沉积模 式七、我国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我国对碳酸盐沉积相研究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 末和80年代初大量借鉴国外沉积模式来进行研究的国外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在我国已被广泛采用, 尤其是Wilson的模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 问题我国广大沉积学工作者在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模 式,补充和修改了威尔逊模式不足之处,最具代表性 的是关士聪等提出的模式广西泥盆纪主要沉积相模式示意图第三节 礁与礁相Reefs and reef facies一、概述生物礁是碳酸盐沉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是 由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堆积而成,或是由生物作用 的产物生物礁又是碳酸盐沉积中一种含油气的沉积类 型,在国外已发现了许多生物礁油气田近年来,在我国渝东-鄂西二叠系生物礁、山东 、珠江口盆地第三纪生物礁发现了生物礁油气藏, 最近又在北部湾石炭纪生物礁内发现高产油气藏, 这预示着我国生物礁具有广阔的油气潜力。

      1、礁的概念有关礁的概念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直到现 在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争议礁(reef)这一术语来源于挪威语rif,其含义为脊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一些地质学家把它应用到 古代岩石中,从此开始古代礁的研究在研究古代礁时,由于只能根据地质时代中保 存下来的有限的资料来认识它,并且差不多都是从生 物造成的海底地形上的特点来讨论礁的存在与否这样,除了一引起真正的礁外,常常把一引起 因海流作用造成的异地介壳堆积、鲕粒丘、石灰岩的 残山、甚至一些砂页岩与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