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上期物理课堂笔记.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02657152
  • 上传时间:2024-01-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3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上期物理课堂笔记    一、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总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 ,方向竖直向下)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总结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 ,a与Vo同向(加速)a反向那么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 ,不是决定式;  三、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总结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外表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 ,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叫摩擦力 ,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 ,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 ,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 ,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可能 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 ,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 ,趋势越强 ,静摩擦力越大 ,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 ,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

      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 ,如无特殊说明 ,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 ,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可以是动力 ,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外表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 ,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 ,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外表间的压力 ,性质上属于弹力 ,不是重力 ,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 ,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 ,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可能是动力 ,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 ,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 ,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四、常见的力公式总结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 ,g=9.8m/s2≈10m/s2 ,作用点在重心 ,适用于地球外表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N/m) ,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μ:摩擦因数 ,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为最大静摩擦力)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总结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 ,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 ,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 ,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可沿直线取正方向 ,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 ,化简为代数运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