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本质视域下的中美科学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docx
2页科学本质视域下的中美科学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 也是当前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 而对科学本质良好的理解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加强科学本质观的教育 , 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质良好的理解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作为指导科学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政策文件 , 所倡导的科学本质观以及对科学本质内涵的阐释 , 对教材的编写和教师教学起指导性作用而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 , 对科学本质的呈现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因此 , 对中美两国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本质的要求与阐释以及教科书的科学本质呈现情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在梳理中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对科学本质内涵的认识 , 明确界定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科学本质的内涵 基于对科学本质内涵的界定建立了科学课程标准比较分析框架 , 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中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标准结果显示 : 美国的 NGSS在对当代科学本质的要求与阐释方面整体上要优于我国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三套标准都是从科学知识本质 , 科学探究本质 , 科学事业本质三个维度进行表述和阐释 , 其中对科学知识本质的阐释基本无异 , 同时 , 都对科学探究的创造性和科学事业的社会文化嵌入性作了明确说明。
本文从最能代表当代科学本质的七个方面着手建立教材科学本质对比研究框架 , 选取经典的科学主题 “牛顿第一定律” 对两国的教科书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 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编排上看 , 我国高中物理教材与初中科学教材的科学本质水平相当 , 整体上优于美国的《科学探索者》三本教材在科学研究的理论负荷性 , 科学事业的社会文化嵌入性 , 反思性评价活动和作业设计四个维度的整体水平较低 , 基本为水平 1; 而在科学知识基于经验证据 , 注重体现理论或定律的产生方式维度整体水平较高基本为水平 3依据以上的分析结果 , 结合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及教材编写的优势与不足 ,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教学主题 , 设计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内涵的教学活动 , 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同时 , 对课程标准的制定 , 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师教学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