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成本管理v20.ppt
54页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成本管理成本管理Date112.1 企业成本概述n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活动的总称n 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经营成果n 成本管理系统主要计算生产成本,计算成本中心的成本、产品成本、产品标准成本,对其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分析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且为销售部门制定正确的销售价格提供不可缺少的数据信息Date2成本控制n 事前计划n根据企业经营规划设置产品目标成本(标准成本)n 事中控制n生产作业活动同步生成成本信息n成本中心是控制成本的责任中心n 事后分析n设置详细的成本差异分析,找出原因n纠正偏差、调整计划Date3 成 本 构 成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变动制造费固定制造费销 售 费 用财 务 费 用管 理 费 用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制造成本经营费用 (期间成本)总成本 (制造成本法)产品成本与产量有关系的制造成本,例:燃料、动力的消耗与产量无关的制造成本,例:非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房屋折旧、厂房采暖及照明Date4成本的类型n 标准成本n是经营的目标和评价的尺度。
标准成本在计划期(如会计年度)内保持不变,是一种冻结的成本,作为预计企业收入、物料库存价值及报价的基础n 模拟成本n产品设计变更、结构变化或工艺材料代用所引起的成本变化n制订下一个会计年度的标准成本n 实际成本n根据结算加工单或采购单时得到的实际数据(如来自领料单、完工报告、采购发票等)Date512.2 产品成本的计算n 品种法n按产品品种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n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是直接计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发生的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间接费用则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产品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然后计入各产品成本n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没有在产品,或者在产品数量很少,则不需要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n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Date6n 分批成本法n按照产品或服务的明确件数或批别来计算产品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n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n 分步成本法n通过将成本分配于众多相似的产品或服务,然后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n计算对象是产品的生产步骤n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Date7n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n 确定成本计算期n 核算材料实际成本n 核算人工实际成本n 归集和分配各项生产费用n 在产成品和在制品之间分配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Date8n 不计算在制品成本法:适用于期末无在产品或在产品数量很少的企业 n 按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期末在产品数量少或在产品虽大但各期比价稳定的企业 n 按消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合于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比例较大企业 n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在制品成本计算Date9n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或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 n 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n 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Date10n 单位产品成本数=(月初在制品实际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制品约当产量);n 完工产品实际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成本数;n 月末在制品实际成本=月末在制品约当产量单位产品成本数;n 某工序在制品约当产量=本工序在制品数量本工序在制品完工率n 某工序在制品完工率=(前面各个工序时间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约当产量法Date11 例:某厂生产某产品,月末完工8件,在产品4件,完工程度50%,已知本月生产费用发生1800元,月初在产品200元,请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450%=2(件) 月初在产品(200)+本月生产费用 (1800)=全部生产费用(2000) 费用分配率 =2000/(8+2)=200 完工产品成本=8200=1600(元) 在产品成本=2200=400(元) Date12n 例如,产品A的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可得到有关材料计算方法n 产品A材料费=C材料费+D材料费+E材料费 n 部件B材料费=D材料费+E材料费 n 材料费=材料采购价+间接采购费 直接材料费的计算产品A材料C部件B材料D材料EDate13n (1) 先进先出法n (2) 后进先出法n (3) 加权平均法n (4) 移动加权平均法n移动平均价格=(本次入库金额+上次出库后结存金额)/(本次入库数量+上次出库后结存数量)n (5) 计划价格法n产品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实际用量计划价+材料成本差异 n材料成本差异=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n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成本差异+本期增加成本差异)/(期初结存计划成本+本期增加计划成本)材料价格的计价方法 Date14n 各层直接人工费=人工费率*工作小时数直接人工费的计算 领料工作中心1(组装部件B)工作中心2(组装产品A)部件B的直接人工费=工作中心1费率组装部件B的工时产品A的直接人工费=工作中心2费率组装部件A的工时+部件B的直接人工费Date15n (1) 确定分配依据。
n (2) 计算工作中心的间接费率,分配费用到工作中心 n (3) 分配产品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如下:n产品某成本因素的费用分配率=该时期工作中心的间接费用总金额/该时期工作中心的工作小时n产品间接费用=工作中心费用分配率占用工作中心工时间接费用的分配 Date16n MRP成本计算方法采用滚加法,是按物料清单所规定的物料之间的层次、需求关系和制造过程,从产品结构的最低层次开始,从低层向高层逐层累计n 成本的发生和累计与生产制造过程同步,随着生产制造过程的进行,在材料、计划生产信息动态产生的同时,成本信息也随之产生 n 在物料清单中,处于各个不同层次物料项目的成本都包含两部分,即:本层发生的成本和低层累计的成本 成本计算方法Date17n 最底层的物料项目都是外购件,它的材料费(采购件费)和采购间接费(采购部门的管理费、运输及保管费等)之和组成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其中:n采购间接费=采购件费采购间接费率n 进入上一层以后,如果发生加工装配作业,则发生这一层的直接人工费和间接费:n直接人工费人工费率工作小时数(工艺路线文件)n间接费分配间接费率工作小时数(工艺路线文件)n这里的间接费包括可变间接费和固定间接费。
n直接人工费和间接费之和称为加工成本,是物料项目在本层的增值,也称为增值成本再将加工成本同低层各项成本累加在一起,则组成滚加至本层的物料项目成本 Date18n 如此逐层由低向高累加,最后到顶层组成最终产品的成本,每一层的成本均由本层增值成本和低层累计成本两部分组成,如图产品成本滚动计算法 Date19 成 本 物 料 单 1 . 2 . . 3 . 2 . . 3 1 . 2 1 .物 料 号:10000 物料名称: X 成本类型:标准成本 层次 物料号100001100011100111101120011210120001210013000 X A C O D P B R E计量单位件 件件 件 件 件 件Kg 件数量1.01.02.02.01.00.51.01.01.0物料名称0 材 料 费 人 工 费 变动间接费 ( 元)( 元)( 元) 合 计2.5001.9500.800 -1.500 -1.000 - - 24.500 - -8.250 -6.000 -5.5004.750 -7.7509.100 6.4003.000 2.000 1.900 2.0001.000 0.600 - - 2.000 1.000 - - 1.200 0.800 - - - - 固定间接费 ( 元) 合 计 (元)47.75027.00010.650 8.25010.500 6.000 8.500 5.500 4.750低层累本层增本层合计40.250 7.50021.150 5.850 8.250 2.400 8.250 6.000 4.500 6.000 5.500 3.000 5.500 4.750Date20n 传统的间接费分配是以工时或台时为基准的,或者说是以产量为基准的。
随着产品成本结构中间接费比重的增加,以产量为基准的粗放型计算,已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以作业为基准的成本核算法,正在受到国内外企业的注意n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或作业成本法)能够微观分析和控制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以适应新型管理的需要它是以优先考虑顾客的满意程度为目标,以顾客所关心的成本、质量、时间和创新为着眼点,通过对产品形成过程的价值链的分析,尽量消除对产品而言无附加价值的作业,来达到降低浪费的目标 12.3 作业成本法Date21n 资源n区分有用消耗和无用消耗n区别消耗资源的作业状况,找到资源动因n 作业n成本分配的第一对象n作业成本法的核心要素n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n作业链价值链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Date22n 作业中心n作业成本库n建立作业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归集作业的成本n 成本动因n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分配基础,产量或小时数n成本动因:一是资源动因,二是作业动因n资源动因是指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它反映了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用情况n作业动因是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相联结的中介。
Date23成本动因实例 机器时间时间材料重量运输输里程检验时间检验时间计计算机时间时间生产产准备备次数人工小时时或人工成本飞飞行时间时间订单订单 数量维维修小时时生产产或销销售数量废废料/重做订单订单 数材料移动动次数质检质检 数量打印页页数不同客户户数量Date24n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上,在分配时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作业动因资源动因资源作业成本对象Date25n (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的品种、批次或步骤n (2) 确定直接生产成本类别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n (3) 确认作业类别,建立作业中心如订单作业、采购作业、进货作业、生产作业、质量检验作业、销售作业、发货作业、售后服务作业等n (4) 将资源分配到各作业中心,计算各作业成本n (5) 分配作业成本选择作业动因,计算间接成本动因率,用成本动因率乘以产品成批次耗用的成本动因量,即得该产品或批次所分得的该项间接成本n (6) 计算各产品成本将各产品发生的直接生产成本和各成本库中作业成本分别汇总,即得该产品总成本或单位成本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基本过程 Date26n 例:某年度某月份该企业共发生制造费用1000000 元,A、B 车间的机器小时分别为4000小时和16000 小时,直接人工小时分别为2000 小时和1000 小时。
项目甲产品乙产品生产和销售数量(件)200 800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元)100 50每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元) 25 20A车间 直接人工(小时)4001600B车间 直接人工(小时)200 800Date27n 制造费用在A、B部门间的分配传统成本法核算方法分配对象分配标准(机器小时)分配率分配额A部门 4000200000B部门16000800000合计20000501000000Date28n A、B部门制造费用在甲、乙产品间的分配部门甲产品乙产品合计A部门分配标准(人工小时) 400 1600 2000分配率 10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