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级技能串讲.ppt
175页二级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 鉴别诊断Ø第一单元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诊断Ø第二单元 识别重性精神病Ø第三单元 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 第二节 识别病因Ø第一单元 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Ø第二单元 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因素Ø第三单元 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神经症的评定方法• 心理冲突的特点:变形冲突Ø和现实处境没有直接关系,或者涉及的 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或者不懂 精神病学的人很难理解,很容易解决的 问题为什么病人解决不了Ø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第一节 鉴别诊断 第一单元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诊断神经症的评定方法• 评分方式1分2分3分 病程小于3个月3个月-1年1年以上 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摆脱靠别人帮助或处境 的改变才能摆脱几乎无法摆脱社会功能轻微妨碍工作交往显著下降不能工作学习 完全回避社交 神经症与器质性疾病• 神经症症状典型而持久的病人,即使的确 有内科疾病,神经症的诊断仍然是可以成 立的神经症与人格障碍的鉴别神经症病人绝大部分都有人格障碍的基础常见不同类型的神经症• 神经衰弱• 焦虑性神经症• 恐怖性神经症• 强迫性神经症• 疑病性神经症• 不典型的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五种典型的神经衰弱• 1、易兴奋和疲劳 • 2、情绪:烦恼、易激惹、紧张。
• 特点:痛苦、摆脱不了、持久且与处境不 相称 • 3、生理:睡眠障碍、状况不适、个别内脏 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焦虑性神经症• 1、特点:焦虑的情绪、躯体焦虑 • 2、主要类型: • 急性发作:惊恐障碍、惊恐发作 • 广泛性焦虑:没有明确焦虑对象恐惧性神经症• 一、特点:害怕与处境不相称、痛苦且有植 物神经功能障碍、回避害怕处境造成社会功 能受损 • 二、类型:场所恐惧、社交恐惧、特殊恐惧 强迫性神经症• 一、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 • 二、有自知力,感到异常,希望消除,但 无法摆脱,因而焦虑和痛苦疑病神经症• 特征:对健康过虑,过分关心躯体健康, 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抑郁神经症无论轻重心情低落是前提,抑郁并不包括心理冲突 一、抑郁的六个特点: 1、兴趣减退甚至丧失 2、对前途悲观失望 3、无助感 4、感到精神疲惫 5、自我评介下降 6、感到生活或生命没意义• 二、抑郁神经症的特点 • 1、有持久心理冲突、有神经症的特点 • 2、病前大多有些人格缺陷:自卑、依赖、 自我强求、易心情低落,也就是抑郁人格 注意事项• 有些神经症的求助者,偶尔也会出现类似 精神障碍的症状,要仔细询问加以澄清和 鉴别。
• 有的人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出现类似神 经症的症状,当刺激消除后情绪好转症状 消失,不能诊断为神经症 • 所谓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做基础,是指求助 者的症状不能用器质性病变来解释第二单元• 双向情感障碍 • 抑郁发作 • 适应障碍 • 分离性(转换)障碍 • 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 • 进食障碍 • 睡眠障碍 • 性功能障碍(男、女 )• 障碍发育迟滞 • 多动障碍 • 品行障碍 • 遗尿症 • 居丧障碍第三单元 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 偏离性人格障碍:猜疑和偏执为 • 分裂性人格障碍:观念、行为和外貌的奇特、情感冷淡,及人际 关系明显缺陷 •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冷酷 无情 • 冲动性人格障碍: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 • 表演性人格障碍: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主义 • 强迫性人格障碍:过分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内心不 安全感 • 焦虑性人格障碍: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自卑 • 依赖性人格障碍:过分依赖第二节 识别病因 第一单元 生物学因素• 1、躯体疾病、• 2、生物年龄、• 3、性别第二单元 社会性因素• 生活事件 • 人际关系 • 生活方式 • 生存环境 • 社会支持系统 • 社会文化第三单元 心理因素• 错误认知或错误观念 • 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事的持久偏见 • 记忆中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 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 • 价值观的偏离 • 心理发育停滞注意事项• 影响认知评价的某些因素 – 童年的固定信念 – 以往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经验 – 负性自动想法专栏1-3 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第二章 心理咨询技能 :第一单元 系统脱敏法学习目标• 掌握系统脱敏的基本原 理和操作方法22(二)建构焦虑等级• 最小焦虑是0(完全放松),最大焦虑是100(高度焦虑)。
• 级差均匀,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注意:–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 ,这是成败的关键之一–每一级刺激定量恰到好处、各等级之间级差均匀,主要取决于求 助者本人 • 沃尔普 20世纪40年代创立• 基本原理: 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 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 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 起焦虑的作用三、相关知识四、注意事项• 1.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 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 • 3.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此时表明焦虑等级设计得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 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 第二单元 冲击疗法学习目标• 掌握冲击疗法的基本原 理和操作方法• 冲击疗法(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 • 是用于治疗负性情绪反应的行为治疗方法 • 冲击方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 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焦虑的刺激情境 中。
尽管求助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焦虑 ,但是恐惧的结果并不会发生 • 1、现实冲击疗法 • 持续暴露于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 解焦虑的行为,让焦虑自行降低• 2、想象冲击疗法 • 相似的原理并遵循相同的程序,不同之处是暴 露在想象的恐惧之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 想象冲击疗法优于现实冲击疗法的一点是,它 对能被治疗的产生焦虑情境的性质无限制治疗程序1. 筛选确定治疗对象2. 签订治疗协约议3. 治疗准备工作4. 实施冲击治疗冲击疗法与系统脱敏区别冲击疗法系统脱敏从治疗程序上看简洁需要刺激定量 需要设计焦虑等级 需要放松程序从原理上看消退性抑制交互性抑制优点:方法简单,疗程 短,收效快缺点:求助者痛苦,实 施难,可能欲速 则不达注意事项• 3. 治疗中求助者若出现以下情况时, 也 应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 • (1)通气过度综合症 • (2)晕厥或休克第三单元 厌恶疗法• 通过附加某种刺激,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 行为的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 应 • 如此反复实施,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 应建立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 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 恶体验照旧产生。
• 为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中止原 有的不适行为一、工作程序• (一)确定靶症状选择最主要或求助者迫切要求弃除的不良行为• (二)选用厌恶刺激 (厌恶刺激必须强烈)• 1.电刺激 • 2.药物刺激 • 3.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 • 4.其他刺激 • (三)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 将厌恶体验与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以 尽快形成条件反射 • 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 基本原理 —— 经典条件反射四、注意事项• 1、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可 采用厌恶疗法• 2、如果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与咨询师一定 要签订知情同意书• 3、靶症状要单一而且具体 第四单元 模仿法• 模仿法,又称 示范法• 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 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 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 为的治疗方法 • 理论基础:班杜拉 —— 社会学习理论工作程序:三、相关知识四、注意事项• 1、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模仿法更适用于 年轻的求助者• 2、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 • 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当适时和恰当 第五单元 生物反馈法• 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 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 ,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 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 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 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 的。
二、工作程序• (一)治疗前准备 1.设立专门治疗室 2.咨询师熟练掌握反馈仪的使用方法 3.向求助者讲解生物反馈疗法的原理、方法、特点和功效• (二)诊室训练• (三)家庭训练 三、基本原理根据反馈信号 → 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状态突发消极事件巴甫洛夫:最早发现动物内脏条件反射夏皮诺:最早将生物反馈应用于临床临床常用的生物反馈仪的分类 1、肌电生物反馈仪 —— 最成功、应用最广2、皮肤电反馈仪 3、皮肤温度(皮温)生物反馈仪 4、脑电生物反馈 5、其它反馈仪 四、注意事项• 1. 辨别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2. 并不是每一个接受反馈治疗的求助者都能从治疗中得 到好处必须让求助者懂得,生物反馈治疗有别于普通的 医学治疗普通的治疗只要被动接受就行,而生物反馈治 疗却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 生物反馈仪本身对求助者没有任何治疗作用,除了信号以 外,它没有给求助者任何物理的、化学的干预他必须明 白,是他在支配那些反馈信号,而不是仪器在支配他如 果求助者不能理解各种声、光反馈信号的意义,坐在反馈 仪前无所用心,他将一无所获第六单元 认知行为疗法• 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 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 短程心理治疗方法。
埃利斯 ——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主要涉及行为控制及如何 对待他人等行为问题4、一般问题类:SOD社会不适、FAM家庭问题、WRK工作障碍、TRT负面治 疗分析附 加量表特殊量表:补充临床量表无法涉及的各种问题 ——潜在测量能力量表有焦虑(A) 、抵制(R) 、自我控制(Es) 、受制敌意(O-H)、量 表支配(Do) 、社会责任(Re) 、创伤后应激失常(PK\PS)、 麦氏 酗酒(MAC-R) 、性别角色(GM\GF)第三单元 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解释一、SCL-90总分分析病情愈轻总分愈低总分 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病情愈重总分愈高考点一、SCL-90总分分析2、以总分变化反映病情演变:以治疗前后量表部分的改变反映疗效 例:一神经症患者治疗前后的SCL-90总分比较治疗前(X+SD)一治疗后(X+SD)一T值P值总分197.24±51.98161.22±13.1511.450.01疗效可以用总分的减分率评估, 一般认为减分率≥50%为显效,≥25%为有效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考点二、因子分和廊图的分析编号因子简称原始分因子分划界标准 1躯体化SOM403.331.85 2强迫症状O-C393.902.23人际关系敏感INT394.332.164抑郁DEP453.462.09 5焦虑ANX383.801.82 6敌对HOS284.672.04 7恐怖PHOB263.711.64 8偏执PAR203.332 9精神病性PSY383.801.71 10其他ADD284.002.27超过2分因子项目: 10 阳性项目均分:3.82分(3.19)四、SCL-90注意事项• 1、SCL-90两种评定方法:1-5和0-4的5 级评分法。
如:0-4的5级评分,部分超过 70分可筛选为阳性• 2、部分因子计算和分析与SCL-90不同 有的是组成该因子的单项分的总和,有的 需要类比详细根据具体量表SCL-90解释考点提要2总分析1、总分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病情重,总分高2、总分变化反映病情演变:总分减分率≥50%为显效,≥25%为有效3、SCL-90结果分析主要包括总分、总分的分析因子分 和廓图 的分析反映具体病人的症状群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