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急诊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1521823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0.4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急诊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探讨提高院内急诊转运的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在院内急诊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汇总,对造成意外情况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88例患者在转运中出现插管移位3例,引流管脱落5例,穿刺针脱落2例,意外发生率为11.36%,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有效改正;造成意外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原因,院方原因以及客观条件差等多种原因结论:急诊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有一定的意外风险,造成意外的危险因素较多,加强护理在院内急诊转运过程中能够给与患者有效的帮助,降低了转运途中发生意外情况的几率,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危险因素;护理对策急诊患者在治疗时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按照治疗需求会在院内进行一定的转运,尽管院内转运整体占时较少,且有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如患者心理变化大、病情不稳定、治疗设备出现意外或其他原因等)[1-2,3],转运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易造成危险情况,不利于患者的正常治疗,甚至酿成医疗事故。

      本文结合我院88例急诊危重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在院内急诊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汇总,对造成意外情况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在院内急诊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汇总,对造成意外情况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重症患者35例,包括心力衰竭 8例,心肌梗死 10 例,脑血管意外7例,宫外孕 2 例,严重创伤者 8 例,普通患者53例1.2方法选择的方法为: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在院内急诊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汇总,对造成意外情况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探讨2 结果88例患者在转运中发生插管移位3例,引流管脱落5例,穿刺针脱落2例等多起不良事件,意外发生率为11.36%,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有效改正;造成意外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原因,院方原因以及客观条件差等多种原因见表1.表1 88例患者转运中意外发生情况(n=88)不良事件例数占比(%)意外发生率(%)插管移位33.41%11.36%引流管脱落55.68%穿刺针脱落22.27%3 讨论3.1 影响院内转运安全性的危险因素影响院内转运安全性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原因,院方原因以及客观条件差等多种原因。

      几种影响因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互影响之下对患者的安全转运形成了极大的危害,易造成危险情况,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正常治疗,甚至会酿成医疗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破坏正常的医患关系患者自身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患者病情发展快,病势危重,在转运过程中随时有恶化风险,医护人员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对症处理2)患者心理素质差,患病后不能正确面对病情,负面情绪严重,形成不良循环,破坏了病情的稳定状况,加重病情恶化,甚至会出现不理智的极端行为3)其他影响,如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支持程度等对患者均有一定的影响院方原因包括:(1)院前急救处理不到位,接到急救后,急于出诊造成准备工作不全,微小失误酿成较高的事故发生率;对病情的初步判断不够准确,对后续治疗有不利影响2)病情评估不全面,在患者进行转运前没有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对于潜在风险未作对应安排3)科室之间协调能力差,多部门共同治疗时,各科室之间无高效协作能力,延时、无基础准备等情况偶有发生,导致患者不能及时接受对应治疗,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护理人员抢救能力不足、缺乏紧急情况处理经验,有部分护理人员受资历限制,工作经验缺乏,对患者病情的紧急处理能力和预判能力差,对潜在风险无正确的评估能力,备用工作准备不足等等。

      5)院内转运的工作流程不够规范,专精程度低,转运执行力弱转运设备管理不到位,转运时有出现设备不能及时投入使用的情况发生或设备使用不当的情况6)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足,存在麻痹大意的情况,易导致工作疏忽,加大转运途中危险情况的发生率客观原因主要表现为院方客观条件支持能力不足(如缺乏一定的基础设备或设备更新能力不足导致设备作用降低等)以及患者存在就医困难的情况(如路程遥远、路况差,长途跋涉加重病情增加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的风险),客观条件限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院的基础设备配备不足,医疗环境差以及患者就医困难等原因也患者的安全转运和治疗有明显的不利影响3.2 防范对策3.2.1 完善转运制度与流程明确转运制度,转运过程中所有的护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包括:(1)明确转运目标和要求,如转运前护士测量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做好转运记录转运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对症处理,确保患者安全转运2)明确设备管理要求,保障设备正常使用3)制定转运考核规则,对转运质量进行考评,责任人明确奖罚等3.2.2 强化转运护理工作从院前急救开始即严格要求,出诊要及时,相关急救设备使用准确无遗漏;对患者的病情能够有较高水平的判断,为后续救治提供有力支持;加强运前检测,宜坚持先救治后转运的原则,及时处理病变问题,保障转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转运途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给与一定的心理,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提高治疗配合能力;强化转运交接工作,确保交接及时有效,各科室应提前安排好相应工作,避免交接不及时,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发生影响转运质量;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提高患者疾病诊断水平、提高医患信任感,避免医患纠纷。

      3.2.3 强化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可定期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相关问题处理能力;强化服务意识和法律观念,开展全程优质服务,注重人文关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充分尊重患者、家属的知情权,转运前与家属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交待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意外,在征得患者家属理解和支持并履行风险法律文件签字同意书后才能启动转运程序,否则不能强行执行转运任务[4-5]综上所述,院内转运是一个有序的工作流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要求,因此,急诊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有一定的意外风险,而通过加强护理能够提高转运质量,降低转运途中发生意外情况的几率,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参考文献:[1]郝巧云.急诊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 32(5):580-581[2]潘玲燕.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8):108-109[3]张继荣,张继英,魏晓艳.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国当代医药, 2011, 18(11):127-128[4]李银燕.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途中的危险因素及安全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22):3426-3427[5]梁丽芳.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医学信息旬刊, 2010, 23(11):229-229-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