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14页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1卷(36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节日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情怀之中,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节日蕴含着注重血缘、敬天爱人、崇尚团圆、以和为贵和礼尚往来等特质,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 传统节日的产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识和尊重,蕴含着 的历史与人文情怀,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核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 ,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传统节日是中国极其多样的习俗的代表,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 ),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仪式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通过举办仪式,人们可以 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仪式感让节日成为节日,能促使人们内心对于节日的尊重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一应俱全 厚重 出类拔萃 领悟B.一脉相承 厚重 脍炙人口 领略C.一应俱全 浓厚 出类拔萃 领悟D.一脉相承 浓厚 脍炙人口 领略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B.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的是没有仪式感的节日C.最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的是没有仪式感的节日D.最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的是节日没有仪式感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仪式感让节日成了节日,能唤发人们内心对于节日的尊重。
B.仪式感让节日成为节日,能唤醒人们内心对于节日的敬畏C.仪式感让节日成为节日,能唤醒人们内心对于节日的尊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D.仪式感让节日成了节日,能激发人们内心对于节日的兴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由于受到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因素、农业生产成本、国际市场环境等国素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国内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带来的粮食生产用地减少,水土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市场劳动力减少及老龄化趋势,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必备资源如何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都是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必然要解决的难题.自从我国进行农业改革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农民减负,取消农业税并给予农业生产补贴,粮农的账面收入确实提高了;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因而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没有明显提高国内经济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除了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还存在诸如重大疫情、食品安全等突发事故,这些事故直接影响粮食价格,成为粮食的不安全因素国际上,粮食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国际粮食投机商操纵市场,恶意抬高粮食价格;发达国家对农业高额补贴,压低了国际粮食价格,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人力物力大大减少,由此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摘编自田海霞李艳华《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19.10.24,有删改)材料二:“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特殊时期倡导粮食节约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有利于夯实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座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粮食安全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预计,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增至2.65亿;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发布的报告也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会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历史性冲击”这表明粮食安全在眼下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还在增加,叠加极端天气影响,使得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持续承压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实质上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个人只有时刻对粮食安全保持一种危机意识,个体力量方能汇聚成流,进而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底座,增强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定力而这最终惠及的是国民长远福祉摘编自新京报《杜结“舌尖上的浪费”,绷紧粮食安全之弦》2020.08.12,有删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农业科技自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攻克粮食生产的“卡脖子”技术,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粮食安全,就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健在于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要创新经营方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稳定发展;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摘编自人民日报《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2021.01.02.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内工业化、城市化加剧产生了一系列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未来粮食生产,成为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必然要解决的难题B.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改革政策,提高了粮农的账面收入,但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致使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没有明显的改观C.新冠病毒的流行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全球粮食市场,这表明,粮食危机不仅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问题,而且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D.我们不能依靠国际市场来保障国家粮食的稳定供应,“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从国内的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食品安全到国际投机商操纵市场、高额农业补贴,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粮食价格,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B.国际粮价低了,农业的收益减少了,各国就会大大减少粮食生产中人力物力的投入,最终导致粮食减产,诱发“粮荒”C.增产与减损,是确保粮食安全双重保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节流”层面减少粮食浪费,就是为粮食安全上好一重保险D.新冠病毒流行的特殊时期,只要时刻保持一种居安思危,细水长流危机意识,个体力量就能汇聚成流,进而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底座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冲击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的一项是A.一些地方的经营主体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B.2019年5月份,干旱灾害共造成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640.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8.1亿元C.近年来,欧美国家用大量粮食和农作物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影响了粮食生产,国际投机资本趁机抬高粮价D.2006年国家废除延续千年的农业税,2020年开始农民还可以领取农业支持补贴、农机补贴、养殖补贴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磨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释天下之疑 释:消除B.由是忤宰相意 忤:违背C.永和阴遺人以利动公 阴:暗中D.天子愍然,临其丧 临:临近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B.边兵新败于好水 寄蜉蝣于天地C.不宜以小故置之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D.虽贵显不忘俭约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磨/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B.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磨/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C.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磨/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D.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磨/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公讳,与“私讳”相对,意谓避君王之讳B.夷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C.三司,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D.赠,古代皇帝为在职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称号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①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