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德二载,有悲往事·杜甫诗歌鉴赏.doc
7页至德二载,有悲往事·杜甫诗歌鉴赏 【原文】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作者: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注解】 此道:指金光门道:道路 昔归顺:指至德二载投奔翔时,长安西边的胡骑正甚繁乱归顺:指投奔在凤翔的唐肃宗 胡:这里指安禄山军队 破胆:丧胆 未招魂:丧落而未招回的魂魄 近得:侍奉皇帝的官,指作者作左拾遗 移官:调动官职,指由左拾遗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 岂至尊:岂是皇上之意 无才:没有才能 京邑:指华州,因系畿县,距京城长安不远 移官句:这里固指贺兰进明之进谗,其实也多少含有对肃宗的牢骚岂至尊:岂出皇帝之意 千门:原指宫中的门户,这里借代宫殿 【韵译】 当年由金光门这条路,去投奔凤翔,长安西郊,到处是安史叛军正作乱 直到如今想起来,仍叫人心惊胆颤,有人神魂尚未招回,依然诚恐诚惶。
我拜近得左拾遗,回到了京畿地方,贬我华州掾,这旨意难道出自至尊 算了吧,我这庸才已逐日衰老鬓苍,告别长安,驻马回望千门宫殿檐房! 【翻译】 当初从叛军占领的长安逃出归往行在的时候,走的就是这个门当时西郊驻扎的敌人很多,往来调动甚频真是危险极了,直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胆战心惊那时更是吓破了胆,至今彷佛还有未招回的魂自从担任左拾遗这近侍之官,随着鸾与回到京邑如今被放为外任之官,又哪里是圣上的本心!是因为我自己不争气,没有才干,而日渐衰老但我依旧不愿离去,驻马回望帝都的万户千门 【评析】 安史乱中,杜甫曾被叛军捉住,押往长安几个月后,他从长安西门中的金光门混出城,逃往凤翔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在长安收复后,他随皇帝回京后因上疏营救好友房管而得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恰好又从金光门出城,作者抚今追昔,悲慨万分,写下此诗 首联扣题,从“悲往事”写起,述说往日虎口逃归时的险象胡正繁”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当时安史叛军势大,朝廷岌岌可危;二是说西门外敌人多而往来频繁,逃出真是太难,更能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无限忠诚 颔联“至今”暗转,进一步抒写昔日逃归时的危急情态,伸足前意而又暗转下文,追昔而伤今,情致婉曲。
章法上有金针暗度之效,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之一评云:“题曰‘有悲往事’,而诗之下截并悲今事矣妙在三、四句说往事,却以‘至今’而言,下便可直接移掾矣指的正是这一点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颈联转写今悲,满腔忠心却遭外贬,本是皇帝刻薄寡恩,是皇帝自己疏远他,可诗人却偏说“移官岂至尊”,决无埋怨皇帝之意,故成为杜甫忠君的美谈元人赵汸《杜律赵注》卷上评云:“子美乃心王室,出于天性故身陷贼中而奋不顾死,间道归朝及为侍从,虽遭谗被黜,而终不能忘君但若仔细体会,杜甫在这两句中还是含有怨艾之情的,只不过是说得婉曲罢了 尾联在自伤自叹中抒写眷恋朝廷不忍遽去的情怀感情复杂而深婉,真是“一句一转,风神欲绝实公生平出处之大节自觉孤臣去国,徘徊四颅,凄怆动人”(吴瞻泰《杜诗提要》卷七)对全诗之评价,清人黄生较为公允中肯:“前半具文见意拔贼自归,孤忠可录;坐党横斥,臣不负君,君自负臣矣后半移官京邑,但咎己之无才;远去至尊,不胜情之瞻恋立言忠厚,可观可感”(《杜诗说》卷十二)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名: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与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与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称他的诗为“史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把杜甫所作之诗,与的《离骚》、庄周的《庄子》、司马迁的《史记》、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在当代,杜甫对国家的忠心和对人民的关切被重新诠释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含义,而他本人因为使用“人民的语言”而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赞赏 杜甫不只在中国流名,还扬名海外1481年韩国将杜诗翻译成韩文,叫《杜诗谚解》他对日本文学影响相对较晚,直到十七世纪他在日本拥有和在中国一样的名声杜甫对松尾芭蕉的影响尤深杜甫也是美国作家雷克斯罗斯(KennethRexroth)最喜欢的作家 【英汉对照】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
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TAKINGLEAVEOFFRIENDSONMYWAYTOHUAZHOU DuFu InthesecondyearofZhide,IescapedfromthecapitalthroughtheGateofGoldenLightandwenttoFengxiang.InthefirstyearofQianyuan,IwasappointedasofficialtoHuazhoufrommyformerpostofCensor.Friendsandrelativesgatheredandsawmeleavebythesamegate.AndIwrotethispoem. ThisistheroadbywhichIfled, Whentherebelshadreachedthewestendofthecity; Andterror,eversince,hasclutchedatmyvitals Lestsomeofmysoulshouldneverreturn. ...Thecourthasebacknow,fillingthecapital; ButtheEmperorsendsmeawayagain. Uselessandold,Ireininmyhorse Foronelastlookatthethousandgat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