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领跑中考.物理广东专版第十七章欧姆定律.ppt

43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77236765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38M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物理物理物理:2890912772 物理·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物理·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二、欧姆定律二、欧姆定律易错易混点一易错易混点一 对欧姆定律公式对欧姆定律公式I=U/R和表达式和表达式R=U/I含义的理解含义的理解 易错易混点二易错易混点二 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动态电路中电压表、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动态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第第1课时课时 电流与电压和电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阻的关系 物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习题答案与解析习题答案与解析】】 物理·【【新旧教材变动对比新旧教材变动对比】】(1)把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改为两个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把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改为“电阻的测量”并在实验时明确提出“伏安法测电阻”;(3)以例题的形式讲解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物理·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在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

      2.在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 成 比二、欧姆定律二、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2.公式表达: 公式可变形为 或电阻电阻正正电压电压反反正正反反I I= =U U/ /R R U U= =IRIR 物理·R=U/I对于R=U/I,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的电流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决定3.电阻的串联与并联(1)电阻的串联A.等效电路:B.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 ,相当于增加了 (2)电阻的并联A.等效电路:B.理解: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 ,相当于增加了 大大长度长度小小横截面积横截面积 物理· ○ ○易错易混点一易错易混点一 对欧姆定律公式对欧姆定律公式I I= =U U/ /R R和表达式和表达式R R= =U U/ /I I含义的理解含义的理解【例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的变形式R=U/I及电阻的性质,可以判定( )A.当U变大时,U/I变小 B.当U变大时,U/I变大C.当U变小时,U/I不变 D.当U=0时,U/I=0 易错原因:易错原因:不能正确理解I=U/R与R=U/I的不同意义;错误地认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或与电流成反比。

      C C 物理·技巧规律技巧规律::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来决定,而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任何关系,所以凡是说导体的电阻与电流或电压成何种关系的说法均是不对的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1.由公式I I= =U U/ /R R变形得R R= =U U/ /I I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C C 物理·2.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 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 1 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小到2 V,导体中的电流为( ) A.2 A B.0.25 A C.3 A D.0.5 A3.(2013·自贡)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 以上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D D 变大变大 不变不变 物理·【【重点知识拓展重点知识拓展】】欧姆定律理解再深化欧姆定律理解再深化使用欧姆定律要注意“三个一”:(1)同一体: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I、U、R是对应同一段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绝对不允许三个物理量对应两个不同的导体或电路中的数值。

      2)同一时:当电路发生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运用欧姆定律公式时,应注意公式中三个物理量I、U、R一定要针对同一时刻的数值3)统一性:公式中三个物理量I、U、R的单位必须是统一的,即分别是A、V、Ω;若在实际运算中不是这三个单位,则要先进行单位的换算,才能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切勿乱用单位 物理· ○易错易混点二易错易混点二 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动态电路中电压表、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动态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电流表示数的变化【【例例2】】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A A 物理·易错原因:易错原因:对电路的连接方式不明,对电压表所测的对象不明,因而不能根据电路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准确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从而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析:解析:本题中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是串联连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是右边部分,电压表是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变小;R1的阻值不变,根据U1=IR1可知它两端的电压变小,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U=U1+U2,由于U不变,U1变小,则U2就变大 物理·举一反三:举一反三:1.如图4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技巧规律:技巧规律:分析解答此类问题的步骤:(1)要先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2)确定电表所测的对象;(3)根据电路的变化、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来确定变化的物理量;(4)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确定所引起变化的物理量发生了何种变化C C 物理·2.如图5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两灯都发光,当把开关S2断开时,灯泡L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B.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 C.L1亮度增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D.L1亮度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A A 物理·3.如图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图中各表的示数及电灯的亮度变化情况是:电灯的亮度 ;电流表A ;电压表V1 ;电压表V2 。

      不变不变不变不变变大变大不变不变 物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在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二是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但实验中通常采用第一种方案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成倍地变化;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3.在分析实验结论时,不能丢掉前提条件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中,要保持电阻不变,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前提条件是保证电阻恒定不变;在研究电流 物理·和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电压不变,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4.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时,不能将变化关系弄反,颠倒因果关系正确的表述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例题】某组同学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为3 V保持不变1)请在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答案:(答案:(1)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物理·(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 V不变。

      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首先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通过计算可知,此次实验所用的电阻为 Ω4)接着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首先将5 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 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然5 5电阻电阻R R接触不良接触不良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  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物理·将5 Ω的电阻改接成10 Ω的电阻,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闭合开关,向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V,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20 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5)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6)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以下两种:A.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B.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在本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填“A”或“B”)右右2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电阻电阻保持灯保持灯L L两端的电压不变两端的电压不变 A 物理·一、伏安法测电阻一、伏安法测电阻 二、欧姆定律二、欧姆定律的应用的应用易错易混点一易错易混点一 电路的综合分析电路的综合分析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第第2 2课时课时 电阻的测量电阻的测量 欧姆欧姆 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习题答案与解析习题答案与解析】】 物理·一、伏安法测电阻一、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 、 、 、 和导线若干3.电路图:(请你画在图12的方框中)图12图13电流表电流表R R= =U U/ /I I电压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待测电阻答案:如图答案:如图1313所示所示 物理·4.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一般要多测量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据,分别计算出相应的电阻,然后取 。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 ;(2)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二、欧姆定律的应用1.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或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各分电阻 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 (填“不变”或“改变”)2.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 ,干路电流 ,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 均填“不变”或“改变”)平均值平均值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之和之和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不变不变 物理·○○易错易混点易错易混点 电路的综合分析电路的综合分析【例题例题】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两电表均有示数若断开开关S2,则(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D.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C C 物理· 解析:解析: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只有R2连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也较大。

      再断开开关S2时,R1、R2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只测R2的电压,示数要比电源电压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了,故电流表的示数要变小;而电压表在开关断开前后测的都是R2两端的电压,电阻R2是定值电阻,其阻值等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故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比值是不变的易错原因:易错原因:不能根据电路中开关的闭合,准确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的变化,以及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对象的变化而无法作出正确解答 物理·举一反三:举一反三:1.如图16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S、断开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当闭合S、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R2的阻值一定为30Ω B.电源电压为10 V C.电阻R1的阻值一定为20Ω D.闭合开关S1后,电流表示数将变小 B B 物理·2.标有“10 Ω 1 A”和“15 Ω 0.6 A”的两只电阻,把它们串联起来,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A.25 V B.15 V C.10 V D.19 V3.如图1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4.5 V且保持不变,电阻R1=5 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 Ω,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3 V。

      为保证电表安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A.2.5 Ω~10 Ω B.0~20 Ω C.2.5 Ω~20 Ω D.0~10 ΩA AB B 物理·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例题例题】小楠同学想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1)如图18-甲是小楠设计的实验电路,请你根据图18-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18-乙中将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答案答案((1 1)如图)如图1 1所示所示 物理· (2)电路接通前,小明用开关试触,先是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18-丙所示,则产生的原因是 小明调整电路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如图18-丁所示,则产生的原因是 测量电流超过电流表量程测量电流超过电流表量程 电压表电压表““++””、、““- -””接线柱接反了接线柱接反了 物理·(3)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有较大示数。

      小亮认为在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滑到电阻最大的位置,还有一处是 (4)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楠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哪种情况  A.定值电阻短路 B.电源电压太小 C.定值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A A 物理·(5)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由于自己的疏忽,小楠同学做完实验后才发现,她把测量的电流值都写在草稿纸(虚线框内)上而忘了填入记录表格中请你帮助小楠同学根据草稿纸中数据,算得电阻的阻值为 Ω 变小变小 6.2 6.2 物理·(7)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 ;二是通过改变滑片的位置,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值(8)此实验要多次测量电阻值,最后求电阻值的平均值,其目的是 。

      9)另一组同学在实验中,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损坏(不能使用了),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变阻器此时该同学将滑动变阻器从电路中撤下后,假如还能测出R的阻值,那么,滑动变阻器损坏后,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除了换用新的滑动变阻器外,还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写出一个即可)减小实验误差减小实验误差 保护电路保护电路 无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无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更换不同的电源更换不同的电源 物理·(10)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楠同学想用原电路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电阻他用灯泡替换了电阻 R,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五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小楠画出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19由图19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7.147.14 物理·【【习题答案与解析习题答案与解析】】第第1 1课时课时课前小测课前小测1.B 2.C 3.欧姆 电阻 4.电阻 正 电压 反5.U I R伏特(V) 安培(A) 欧姆(Ω) I=U/R6.36 导体 1 200精练广东考点精练广东考点1.A 2.B 3.正 B 4.D 5.B 6.11 2 0.6 7.10 损坏电流表 物理·第第2 2课时课时课前小测课前小测1.C 2.C 3.R=U/I 误差 滑动变阻器 4.1.4 0.28 5 5.5 2∶3 1∶1 3∶2 精练广东考点精练广东考点1.D 2.甲 乙 变小 变小 3.GFAHDBECI4.(1)如图2所示 物理·(2)R1处断路 R2处短路 (3)增大 10 不可靠,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5.断开S1时,闭合S2,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2(或S1、S2都闭合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2)I1R0/I2或I1R0/(I2-I1)6.C 7.A 8.0.5 8感悟广东中考感悟广东中考 1.C 2.B 3.6 9 9 4.10 0.6 3.35.如图3所示 物理·6.(1)如图4 (2)F 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5 V不变 (3)“50 Ω 1 A” 当20 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为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40 Ω,若选用规格为“20 Ω 2 A”滑动变阻器,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 V。

      物理·7.(1)闭合S1,断开S2,通过R1的电流I=U1/R1=6 V/50 Ω=0.12 A(2)闭合S1、S2,R1和R2并联,所以U1=U2=U=6 V干路电流:I=5I1=5×0.12A=0.6 A通过R2的电流:I2=I-I1=0.6 A-0.12 A=0.48 AR2的阻值:R2=U2/I2=6 V/0.48 A=12.5 Ω(3)移动滑片P,通过R2的电流不变,即 I2=0.48 A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1′=I′-I2=0.68 A-0.48 A=0.2 AR1′的阻值:R1′=U/I1′=6 A/0.2 A=30 Ω 物理·课时作业二十二课时作业二十二基础强化基础强化1.A 2.D 3.B 4.0.4 0.6 10 0 10能力提升能力提升1.A 2.C 3.(1)乙 电阻 电压 正比 (2)乙 电压 电阻 反比4.(1)①0~0.6A A 右 ②0.48 右 ③10Ω(2)把滑片P移到滑动变阻器最左端,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Ω把电压表连入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I=(U/R)+(U/R压),当不接电压表时,电流表的示数I′=U/R,而U/R压=3V/3 000Ω=0.001 A,所以电流值差别不大,对电流的影响很小。

       物理·5.(1)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0在电路起保护电路的作用(2)当滑片位于a点时,R与R0串联 电流表的示数: Ia=U/(R0+Ra)=6 V/(5Ω+15Ω)=0.3A 电压表的示数:Ua=IaRa=0.3A×15Ω=4.5 V 当滑片位于b点时,电路为只有电阻R0的简单电路,电压表被短路,即电压表的示数为0,电流表的示数:I′=U/R0=6 V/5Ω=1.2A 物理·课时作业二十三课时作业二十三基础强化基础强化1.C 2.A 3.B 4.低 零(0) 超导 5.1 0.3 8.36.(1)U1=I1R1=40 Ω×0.3 A=12 V(2)I2=U/R2=12 V/10 Ω=1.2 A(3)I=I1+I2=0.3 A+1.2 A=1.5 A(4)R=U/I=12 V/1.5 A=8 Ω能力提升能力提升1.B 2.D 3.C 4.3300 1650 物理·5.(1)如图所示(2)0.3 8.3 (3)变化(4)断开S1时,闭合S2,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2  I1R0/I2 物理·6.(1)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R1短路,R2与R3并联I2=U/R2=6 V/30Ω=0.2AI3=I-I2=0.5A-0.2A=0.3AR3=U/I3=6V/0.3A=20Ω(2)R=U/I=6V/0.5A=12Ω(3)当S1、S2都断开时,R3断路,R1与R2串联I=U/R=6 V/(20Ω+30Ω)=0.12AU1=IR1=0.12 A×20Ω=2.4V(4)当S1闭合,S2断开时,R1短路,R3断路,电路中只有R2有电流通过,则I=U/R2=6V/30Ω=0.2 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