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C配套系猪简介.doc
25页PIC 配套系猪简介PIC 配套系猪是由世界上第一大种猪改良公司---- 英国 PIC 公司,运用“通过培育专门化父系和母系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这一理论,经过 30 余年培育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良配套系猪,父系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体形好等优点,母系猪具有产仔率高、母性强等特点;用其父母代父母系猪杂交生产五元杂交商品猪,能够更好地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PIC 配套系猪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如下:每头母猪年产仔:2.2_2.4 胎;每头母猪年产活仔数:22_23 头;育肥猪达 90 千克活重:145_150 天;耗料与增重比:2.6_2.8:1;平均日增重(20_100kg):800 克;商品猪瘦肉率:65%--67%重庆市大正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种猪场)是 PIC 中国种猪改良公司确认建设在西南地区唯一的一家 PIC 配套系猪扩繁场,该场全部运用 PIC一流的技术和现代养猪设备,常年接受 PIC 公司技术专家来场进行技术指导繁育的 PIC 父母代配套系猪具有优良的生产性能(极快的生产速度,特定的体重和大的成年体型,脂肪少,瘦肉率高,繁殖力强),适宜规模化饲养,饲养者按照技术规范养猪可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
第一部分青年母猪的饲养管理1. 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已确定引进 PIC 配套系种猪的饲养户,应在引种前 2 周将全部圈舍,包括圈面、四周墙壁、舍内走道、圈内设施、圈舍周围环境等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干净,待干后用 2%的烧碱或 10-20%的石灰乳或菌毒敌等消毒剂反复交替消毒 2 次,同时封闭猪舍,待干后提前 1 天打开窗户通风一天,然后关闭门窗等待进猪2. 进猪及隔离观察 种猪入舍第一天,预先在圈内固定的猪大小便处用水泼湿,猪只上圈时,驱赶猪只到大小便处停留 10 分钟左右,让其大便或小便一次,调教猪只养成定点大小便的习惯注意不要将猪只睡觉的地方打湿尽管 PIC 配套系种猪在种猪场都做了全面的免疫预防,但还是不可能确保种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因此种猪引入后,最好隔离观察 3 周,让其适应新的环境,每日观察、监控和确认所引进的种猪是否带传染病3. 后备种猪的饲养 饲养后备种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较高种用价值的优良种猪要求既需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又要防止过肥过瘦保持 PIC 配套系种猪高生长率、高瘦肉率、高繁殖力的特性,使母猪在整个繁殖过程中保持良好长势特别应注意的是:加强配种前和第一窝的饲养管理,对母猪的繁殖能力和利用时间有重要影响。
建议体重 50-80 公斤,每头日喂 2.5公斤;80_110 公斤,日喂 2.6_3.0 公斤;110_130 公斤,根据体况控制饲料喂量配种前 10_14 天,每头日喂料液压低于 3.5 公斤日粮营养水平不得低于《PIC 配套系猪营养标准 》所定标准(见表 1)表 1 PIC 配套系猪的营养标准乳猪料 8日龄-7 公斤仔猪料7-12 公斤仔猪料12-25 公斤生长猪料25_50 公斤肥育猪料50-100 公斤妊娠猪料乳母猪料后备母猪料粗蛋白(%) 21 20 18 17 16 13 15 16赖氨酸/可代谢能0.418 0.418 0.394 0.364 0.339 0.219 0.288 0.314赖氨酸 1.42 1.38 1.29 1.18 1.08 0.67 0.94 1.00可消化能(千卡/公斤)3600 3450-36003350-35003300-3400 3250-3400 3200-33003400-35003300-3400可代谢能(千卡/公斤)3400 3300 3275 3250 3200 3050 3250 3200粗脂肪% 5-8 4-7 4-7 3-6 3-6 3-6 4-8 4-8粗纤维% 100面积(m2) 0.15 0.2 0.30 0.60 0.8 0.9 1.005、调教管理:仔猪培育栏最好是长方形(便于训练分区),靠中间走道一端或两栏隔断处设自动食槽,另一端或隔栏一端安装自动饮水落石出器,靠近食槽一侧为睡卧区,另一侧为排 粪区。
训练时,排泄区的粪便暂不清扫,诱导仔猪来排泄其它区的粪便及时清除干净当仔猪活动时对不到指定地点排泄的仔猪用小棍哄赶并加以训斥猪只卧睡时,定时哄赶到固定区排泄,大约经过一周的训练,就可建立起定点睡卧和排泄的条件反射6、免疫注射:仔猪在 60 日龄前必须完成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付伤寒等疫苗的注射,并驱除体内寄生虫7、加强饲养人员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饲养培育仔猪的人员,必须尽责尽职,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岗位职责履行工作,工作期间不得擅离工作岗位8、作好常规记录:每批猪要计算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用水量、能量消耗、医药费支出等,通过信息分析将有助于提高培育猪的生产成绩9、仔猪网床(保育床)培育技术:仔猪网床培育是养猪先进国家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现代化仔猪培育新技术,重庆市正大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猪场全部采用该项技术培育仔猪,效果十分显著其优点是:仔猪离开地面,减少冬季地面传导散热的损失,提高饲养温度;由于粪尿、污水能随时通过漏缝风格漏到粪尿沟内,减少了仔猪接触污染源的机会,床面清洁卫生、干燥,能有效地遏制仔猪腹泻病的发生和传播加之哺乳母猪饲养在产仔限位架内,养活了压踩仔猪的机会所以,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个体均匀度和饲料的利用效率。
据资料报道,与地面栏养比较,网床培育使成活率提高 13.33%,断奶窝重提高 40.4%,平均个体重提高 18.15%饲养规模较大(100 头母猪以上)的猪场,若推行此项技术,每年可相应增加一大笔经济收益第七部份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猪从 20-100 千克体重阶段采食的饲料量,占一身中饲料消耗的 85%,是养猪经营者获得最终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时期经营管理和饲养操作中的一点点变差都将对经济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屠宰的背膘厚、屠宰平均体重、猪的遗传基因型等都对生长育肥猪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联1. 生长育肥的环境要求 1. 圈舍:整栋建筑,至少整个房间,最好实施全进全出,并对其进行冲洗和消毒, 方法与其它猪舍消毒相同2、环境监控:育肥猪舍最适温度为 18℃,最低临界温度 10℃,最高 27℃,相对湿度为 65%夏季气温较高,应安装喷雾降温系统和排风扇降温3、通风率:舍内通风率,最小 0.375 立方米/小时 /公斤体重,最大 1.9 立方米/小时/公斤体重1. 饲养方法 1. 阶段育肥法:即前期 20-35kg,中期 36-60kg,后期 61-100kg根据肉猪不同阶 段营养需要特点,采用不同营养水平和饲喂技术,始终采用较高营养水平。
这种饲养方法可加快增重速度,缩短饲养期,提高肉猪等级和出栏率,增加经济效益好的目的2. 原窝(栏)育肥:猪是群居动物,来源不同的猪合群时,往往出现剧烈的咬架, 相互攻击,强行争食,分群躺卧,各居一方,这种行为可造成个体间增重差 13%,原圈同栏饲养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分群时个体差异不得超过 2-3 公斤个体较小的、弱小的仔猪应集中到一个栏内进行特别饲养,有疾病的要单独隔离治疗3. 每栏饲养量:根据圈栏设计状况 0.9-1.0m2 头,每栏饲喂 15 头比较适宜 4. 饲料调制:科学地调制饲料,对提高肉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有关 重大意义科学试验证明:稠料喂比稀料喂营养物质利用率提高 35%以上从饲喂效果看,颗粒料优于粉料,湿拌料优于干、湿颗粒料湿拌料的加水量以手捏成团,放手落地即散为度采用干湿料饲喂比干料有一定优势(见表 8)表 8 35_87 公斤期间随意采食不同调制饲料情况喂干料 喂干湿料 喂干湿料优势采食量(公斤/天) 2.12 2.03 4.2%日增重(克/头) 739 794 7.4%饲料增重比 2.87 2.56 10.8%5、日喂次数:自由采食,一次性将日需要饲料装入料箱(颗粒料)任其自由吃料。
人工限时定时投料,在饲料营养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一日喂两次足够,即上 9 时一次,下午 3 时一次(夏季炎热可推迟 3_3.5 小时)6、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冬季,肉猪饮水量约为采食干饲料的 2-3 倍或体重的10%,春秋季约为采食干饲料的 4 倍或体重的 16%,夏季为 5 倍或体重的23%饲养员应按此标准供给猪只饮水,安装饮水器的猪舍必须保持 24 小时饮水器安装要求见表 9表 9 饮水器安装高度体重 升/天 90 度角的饮水高度45 度角的饮水高度升/分钟流量30kg 3.3 450mm 550mm 0.8-1.250kg 5.0 550mm 650mm 1.5100kg 7.9 700mm 750mm 1.51. 猪的转群规则 1. 不让猪只随意乱窜 2. 为避免猪只回头或乱窜,猪只行走时,在其后用赶猪板赶猪 3. 赶猪前设置好门和阻挡物等,严防猪只乱窜 4. 尽量不要使猪只越过障碍,比如:光照区、水坑、低坑 5. 发现生病的猪只(即使在育肥阶段) 、受伤的猪应及时予以药物治疗,必要时 淘汰在群体中体重较小的猪,很难具备应有的生长速度,最好在早些时候就淘汰1. 育肥猪的疫苗接种 按当地兽防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在专业兽医指导下完成。
2. 必要的记录记载 所有用于育肥的猪均应有如下记录:转群日期、转入育肥猪舍头数、入舍始重、转出育肥舍头数、出栏体重、死亡头数、死亡体重、治疗猪数目及治疗方法、药物费、每栏喂量通过上述资料,分析育肥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料肉比,以发现高效生长的可能原因第八部份猪饲料及饲料配合1. 饲料的分类 按饲料的营养成分,饲料可分为青绿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饲料添加剂2. 各类饲料的特点 1. 青绿饲料 水份含量高,适口性好,易消化如块根、根茎、瓜果等 2. 粗饲料 其特点是粗纤维高(超过 18%) ,体积大,适口性差,不易消化, 可利用营养素少如秸杆、谷壳等用量不宜过大3、能量饲料 蛋白质含量低(20%以下),粗纤维含量 18%以下淀粉含量高,适口性好,易消化,是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玉米、大米、小麦、高梁、细米糠、麦麸、红苕、饲用脂肪等4、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含量 20%以上,粗纤维 18%以下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蚕蛹、鱼粉(以进口秘鲁鱼粉最优)等,其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是猪理想的蛋白质饲料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碗豆、胡豆、黄豆、菜仔粕、大豆粕、酒槽、醋槽等。
豆类应进行加热处理(如烘炒)以除去抗营养因子菜籽饼毒性较重,仔猪用量不超过 3%,种母猪不超过 5%,肥猪不超过 15%,用前最好用清洁水浸泡脱毒1. 矿物质饲料: 1)食盐 用量 0.3-0.5%2)含钙饲料 如石粉、贝壳粉等,用量 1-2%3)含磷饲料 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用量 1%左右;4)钙、磷均有的饲料,如磷酸氢钙、过磷酸钙等,用量 1-1.5%6、饲料添加剂 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前者包括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后者包括抗生素、驱虫保健剂、抗氧化剂和促生长剂等1. 饲料配合原则 饲料配合原则是:首先选用所饲养的猪的适宜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表(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当地饲料生产厂家对主要饲料原料营养成份的分析值),再根据各阶段猪生长发育营养需要确定适宜的营养水平计算各饲料配合比例,应注意各营养之间达到平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配制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乳猪水超过 4%,生长猪不超过 5%,种猪不超过 8%禁用发霉变质、有毒性的饲料2. 猪保健剂及生长促进剂的利用 抗生素类 仔猪日粮中常用抗生素有黄霉素、泰乐菌素、土霉素、金霉素、喹乙醇、杆菌肽锌等在仔猪(体重 8-35kg)每千克饲料添加 20-60 毫克磷酸泰乐菌素,能显著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防止猪腹泻。
在仔猪饲料中,前期采用喹乙醇+土霉素,后期采用喹乙醇+杆菌肽锌,具有取长补短,抗腹泻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