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知识点.pdf
3页部编版:八上第部编版:八上第 1212 课《新文化运动》课《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课文解读】知识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知识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2)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还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 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背景延伸:①政治: 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②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势不两立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第 1 页开始时间及标志: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口号:民主和科学知识点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知识点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青年》 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代表作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2)提倡民主与科学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来的3)抨击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代表作是胡适的 《文学改良刍议》 和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延伸理解:延伸理解: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 就是要提倡新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来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属于思想革命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即文学革命就是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从而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第 2 页积极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存在对中西方文化绝对的肯定或否定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 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 同样, 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 而是批判中接受它, 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说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学习历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地看问题线索梳理】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 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弘扬了民主、 科学的思想, 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知识小结】【知识小结】第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