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ICU危急值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1502461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3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ICU危急值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 分析ICU危急值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通过学习危急值相关知识,改善其报告程序,加强危急值的管理;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并及时配合医生给予患者对症治疗,避免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延误或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关键词】危急值;ICU;医护人员20 世纪 70年代初,美国学者 Lundberg[1] 提出“危急值”的概念,并于1972年将此概念在《美国医学实验观察者杂志》上发表,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他认为:危急值提示患者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此时应立即采取有效、适宜的治疗抢救措施我国《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明确要求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2]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3]ICU是危重症患者的集中场所,病情复杂发展迅速,因此需要密切监视各项指标,尤其是危急值[4]由于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对ICU护士要求高,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对于防范医疗安全事故,提高护理安全有重要的意义[5]。

      1.ICU危急值现状1.1 ICU危急值项目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建立的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内容,结合医院实际条件与临床科室讨论后由检验科对各检测指标进行检验及校对后,制定危急值项目及参考值[6]其包含有钾、钠、钙含量、血清肌酐、血红蛋白、ph值、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项目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若发现上述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后,立即报告除上述项目外,一些异常的检验结果虽不至于立即危及患者生命,但有可能对患者生命带来威胁的,也应考虑列入危急值范围,如淀粉酶测定等[7]1.2 危急值报告方式 危急值报告制度最早由Lundberg提出,已经被世界各地采用[8]现如今检验危急值的传统报告方式有两种:一是出现危急值结果时,检验人员通过通知相关科室当值护士,护士接听、记录后通知医生做出相关处理二是通过危急值消息平台弹窗提醒临床护士,临床护士确认接收再通知责任医师做处理[9]其程序简单描述为报告,记录,处理,控制2.存在问题2.1漏报、错报 在危急值报告传送过程中,护理人员是危急值报告第一接收者,最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危急值情况[10]因线路忙、线路故障、当班护士正在抢救其他患者等,可能造成漏报或错报,从而影响医生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2.伪危急值 临床工作繁杂多样,检验标本在采集、运送、分析过程中造成偏差及患者本身采集前准备不充分都会出现“伪危急值”的现象,此值不能说明该患者真正生理状况造成“伪危急值”的原因很多,涉及的部门也很多,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检验人员、工勤人员、患者本身[11]有些标本的危急值的出现, 是由于护士采集标本过程中存在问题造成的如ICU患者病情危重、采血困难,护理人员轻视标本留取质量,将有凝块的抗凝标本送检,就会影响该标本的检验结果, 甚至出现危急值[12]2.3危急值处理不当 护理人员对检验危急值数据掌握不够,思想上不够重视,同时交班不清,缺乏对检验数据的认识和警惕性例如对于超出了正常参考值,未在检验危急值范围内的结果,不能准确区别报告给经管医生,反而忽视了这些关于危急值的通知,效果适得其反[13]3.应对策略3.1 改善报告程序,危急值报告流程规范化 利用多平台集合系统,增添实时发送结果至电子病历系统、短信以及APP实时通知临床医生的多种方式报告结果,从而实现危急值发现、确认、报告到处理、反馈等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危急信息能第一时间通知到责任医师[10]3.2 加强危急值登记管理 采取“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在危急值专用登记本上做好登记、记录,内容包括危急值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时间,报告医生的时间及医生的处理情况及签名[14]。

      定期检查登记本记录情况,设立监督机制和奖罚制度[15]3.3 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培训 在三基的基础上,组织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培训,进一步掌握采血相关知识,提高静脉采血水平,避免因护理人员造成的伪危急值3.4 加强班班交接 ICU护理人员日工作内容多、工作繁忙,将危急值报告详细列为交接班的重点内容,并将抢救措施内容记录于危急值报告体系中,以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追踪及观察[16]3.5 提高护理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 危急值是ICU 病房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7],然而护师及以下职称护士临床经验不足,工作时间短,因此对危急值的认识不足,对处理流程不熟悉,需要经常组织临床医护人员学习实验室检查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与考核,从而提高护士对检验危急值的认识[18]3.6 加强医护沟通 危急值报告涉及检验人员、护 士、医 生3个 环 节,这3个环节任何1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影响到危急值的报告[19]如果主管医师认为患者的危急值报告与其临床症状不相符,护理人员应对检验项目进行核查,必要时重新留取标本送检后进行复查[20]医护合作才可以更好的及时处理危急值,保证患者安全危急值报告制度,是一个动态的制度。

      ICU是危急值报告制度运用的重点科室,作为护理人员,正确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并且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给予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提高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及业务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当下医患关系紧张,加强危急值管理,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机,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能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参考文献】[1] Lundberg GD. When to panic over abnormal values [J].MLO MedLab Obs,l972(4): 47-54.[2] 平竹仙,王凡. 检验危急值报告现状与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8):1141.[3] 姜峻,黄杰. 检验危急值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4, 9(5): 82-84.[4] 梁冬花,李杏崧,李兰香,等. 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10(26):1299-1300.[5] 张蓉.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2):137-138.[6] 检验危急值在急危重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组.检验危急值在急危重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成人)[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0):1084-1089.[7] 万腊根,万小菊,杨江会,等.检验危急值应用的调查与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4):418-420.[8] 荣文英,罗 力,张 丽. 危急值报告系统在医院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4).[9] 程雪松. 临床危急值预警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7,14(1):55-56.[10] 蔡晓红. 质量控制在急诊危急值报告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7,17(1):84-85.[11] 陈迎春.“危急值”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J].海南医学,2011,22(20):102-103.[12] 韩 艳.护士如何正确认识和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J].全科护理,2010,34(8):3164.[13] 张娟,胡俊灵,龚云,等.在护理安全管理中推行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0,24(10):2612-2613.[14] 丁盛,王春燕.“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心内科的实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3):67-68.[15] 应孙科,施卫勐,吕美艳,等. 品管圈活动降低临床检验危急值漏报率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0).[16] 周俏华.“危急值”报告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5,7:161.[17] 张玮.ICU检验“危机值”护理安全管理经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13):779-780.[18] 李艳丽,王宁,方军,等. 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危急值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161.[19] 李莲,管学平,朱辉.检验危急值报告现状与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4):1879-1880.[20] 吴秀玲,罗玉珍,梁婉珍,等.“危急值”报告在 ICU 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129-130.-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