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赛课教案0.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69484428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题: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新文化运动科 目历史课 时1课时授课对象初二年级1班授课类型新授一、课标要求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意义二、教学内容分析面对中华民国的混乱局面,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救中国必 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涤荡封建文化的毒 害掀起了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为代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 动一一新文化运动,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 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三、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记住新文化运 动开始的标志、主要代表人物;简述新文化运动 的主要内容;理解记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 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历史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新文化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及主要内容的探究,培养学生通过感知得出历 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学生表达自己对新文化运动 的看法,培养学生通过反思交流、形成价值判断 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 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民主”与“科 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通过本课的学习, 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与时俱 进、勇于探索、紧跟时代潮流的精神。

      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课文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学生 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体会, 学生通过大声朗读课文和材料来理解, 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 合的能力五、设计理念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之间的互动的 动态过程本科教学力图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积极 主动性和他们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 教会他们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 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自读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 评价论证能力等六、重、难点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难点评价新文化运动七、辅助手段图片、多媒体八、教学方法阅读法、启发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九、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展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进程示意图并提问:面 对外国的侵略,具有勇 于创新、跟随时代精神 的中国人进行了探索: 地主阶级为代表的洋务 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学 习西方的技术,但最终 失败;随后资产阶级维 新派发动戊戌变法、资 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 革命并建立中华民国, 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回忆相关知识温习旧知识,为 新知识的学习 做铺垫。

      终展示PPT图片,并 讲述,面对一次一次的 失败,勇于探索、富有 冒险精神的中国人是否 就此止步了呢?什么人 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呢?结果怎样?由此导 入新课,书写板书一、新文讲述新生的中华民国的跟随思路,回想通过前面历史化运动混论局面:中华民国建混乱局面的表事件的重现,了的兴起立一袁世凯任临时大现齐声阅读课解知识点前后1、新文总统后破坏阁制―*革文后找出答案之间的联系从化运动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维护领导阶级:知识而为学习新知的背景共和制却失败 袁分子识打卜基础通世凯复辟帝制 ►革解决方式:过分析背景,学命派又发动护国战争,1、启发国民新生认识到中国最终袁世凯取消帝制在的伦理道德人具有与时俱绝望中死去,但随后中2、培养国民的进、勇于探索的国却陷入了军阀割据的独立人格品质混战当中面对这样的3、涤荡封建文情况,当时的人们意识化的毒害到了什么问题?又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书 写板书:新文化运动的 背景 关键词:改变思想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 结:这些知识分子就是 要改变人们的思想2、开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56学生齐读课文通过大声朗读的标志页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后,找同学回课文,理解内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答:容,学生学会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915年,陈独秀提取关键的有(即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上海创办《青效信息。

      做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年杂志》发表回答后展示PPT图片,《敬告青年》,并书写板书:开始的标正式吹响了新志:时间、人物、事件文化运动的号角3、代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利学生回答:通过阅读课本,人物用PPT展示代表人物的陈独秀、李大观看PPT上的人图片,并书写板书:新文钊、胡适和鲁迅物图片,加深学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生的印象李、胡、鲁4、宣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学生回答:《新通过阅读材料阵地取有效信息书与板书:青年》和北京大提咼学生提取新文化运动的宣传阵学有效信息的能地:《新青年》和北京力请教师讲解大学,学生回答后展示《青年杂志》和PPT并讲述《青年杂志》《新青年》这两和《新青年》之间的关种刊物之间的系,《青年杂志》从第关系,明白《新一卷起改名为《新青年》青年》杂志的来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核由,理解事物之心刊物,而北京大学成间的联系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地点二、、新教师讲述:此时的中国学生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探文化运出现了一批具有跟随时后回答:究欲望,学会从动内容代潮流的优秀的领导人1、抨击旧思想材料中提取有和意义物,有了宣传自己思想和旧文化效信息,通过讨5、新文的阵地,所以这部分知2、提倡民主与论,培养学生自化运动识分子就要付诸行动,科学主解决问题的的内容把自己的新思想传播开3、是场文学能力和探究、合来,那么他们到底提倡革命。

      作学习的能力,的是什么呢?也就是新学生分组讨论以及全面、客观文化运动的内容指的是如何正确的对什么?书写板书:新文待中国传统文化运动的内容:①抨击化②提倡③文学革命学分组讨论如何生回答后,展示PPT用两种文学语并讲述:1、旧道德指的言回答学生回是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答后,驾驶补充儒家伦理道德,代表作讲述品是鲁迅的《狂人日 记》,展示PPT图片, 学生齐读鲁迅先对封建 制度的描述一一“吃人” 的社会想一下:你对 猛烈抨击中国的传统道 德文化有什么看法?结 合现在倡导的国学,提 示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 优点2、民主与科学是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 号民主指的是西方资 产阶级民主政治,英语 单词中的民主以字母 D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头,故而又称为“德 先生”;科学指的是自 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 的科学观点,英语单词 中的科学以字母 S开 头,故而称为赛先生 陈独秀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才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和思 想上的一切黑暗3、教师讲述:陈独秀当 年很想请某位先生来北 大任教,胶乳你是那位 先生不想来,怎么拒绝 呢?学生讨论后,教师 讲述:用文言文来描述 会是这样 鄙人才疏 学浅,恐难胜任,不堪 从命 ,而改革后却 是这样 谢谢!干不了…… 我们现在能够顺畅的说白话文,还要谢谢为文 学革命做出贡献的两位 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作 品:胡适 《文学改 良刍议》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6、新文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化运动读并回答问题:新文化回答:的阅读习惯,提的口号运动的两大口号是什民主与科学,是高提取有效信么?由谁提出?书写板 书: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民主与科学。

      学生回答 后展示PPT材料陈独秀提出的息的能力7、新文教师讲述:既然当时中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前后化运动国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后回答:知识之间的联的性质有进行场思想文化领是一场思想解系能力,提高学域的革新运动才能救治 当时的中国,那么结合 我们所学的新文化运动 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 这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是什么样的呢?书写板放运动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书: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思想解放运动新文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学生阅读后,分通过阅读,提高化运动最后一自然段,结合我组讨论并回答:学的阅读能力的意义们所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动摇了圭寸建道和提取有效信内容,融入自己的理解,德礼教的统治息的能力,通过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使中国人讨论,提高学生意义书写板书:新文民接受了一次合作探究能力化运动的意义:①积极民主与科学的和分析、解决问性:动摇了、接受了② 局限性:片面性学生回答后,展示PPT 做讲解:新文化运动不 仅仅包括积极性还有消 极性,因为在新文化运 动过程当中,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抨击带有片面 性,同样对外来文化的 接受也带有片面性洗礼,为随后爆 发的五四运动 起了思想宣传 和铺垫作用题的能力9、启示在新文化运动过程当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中,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后回答:探究能力,和联对的肯定和否定的偏发扬优秀传统系实际分析解向,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有益 的精华,而同时外来文 化中也有很多不适合中 国发展环境的因素。

      所 以我们应该用一种止确 的态度来看待,我们应 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 呢?书写板书:新文化运动 的启示学生回答后讲述:总体 来看,新文化运动尽管 有不足,但把中华民族 引上了一条民主的、科 学的通向现代化的道 路文化,学习有益 于自己的文化决问题的能力十、课堂小结请冋学们合上书,我们 起以问题的方式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整理:1、 新文化运动背景、标志是什么?2、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哪些?3、 新文化运动的宣传阵地指的是?4、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性质是什么?6、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7、 新文化运动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十一、作业按照板书整理本课的知识点,并背完十二、板书景:改变人们的思想开始的标志:时间、人物、事件 代表人物:陈、李、胡、鲁宣传阵地:《新青年 》+ 北京大学 新 文 化 运 动两大口号:“民主”(别称: )和“科学”(别称:『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代表作品、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去内 容: <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陈独秀③是一场文学革命代表作品、 白话文普及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动摇了、接受了、铺垫'启 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学习先辈们有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紧跟时代潮流的精神。

      十三、教学反思从教学设计和课件的制作来说,我是花了一定的时间的可是效 果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