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初中物理教材的有效利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38325866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初中物理教材的有效利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摘 要:物理教材种类繁多,但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其知识内容都基本相同,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知识体系和结构的改变与分析;灵活用好教材导入语;重视“动手动脑学物理”,实现学以致用;扩展知识面,培养物理“求学精神”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材 有效利用 物理学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新人教版物理教材是一套改革比较成功的范例我总结了一些使用初中物理教材的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注重分析教材知识体系和结构的改变 旧版物理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声、光、热、电、力的基本顺序,而电学是八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知识体系和智力因素的制约,出现了“电学老大难”的问题新版物理教材在编排上改变了以往的顺序,电学和力学两部分知识互换了位置,学生在循序渐进地接受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改善了“电学老大难”的问题 教材的名称是《探索物理》,从生活入手,先让学生了解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关运动方面的知识,结合小学数学知识中的速度问题给学生介绍物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物理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物理”。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声学、热学(物态变化)和光学知识通过对这三部分知识的系统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探索自然科学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物理的热情,形成“物理是有趣且有用”的观念从实用性问题入手,顺利进入“物质”内容的学习,在学习力学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宇宙本质,探索宇宙奥秘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的力学知识,能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物理思想和实验能力,为九年级电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教材知识板块的变化外,每一部分知识间的关联性也有所加强例如电学部分,教材体现了两条主线,即电荷—电流—电路和电流—电压—电阻把两条主线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关于欧姆定律、电功率的知识块所以,要想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电路并利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知识解决电学问题,在电学知识学习初期,这两条主线就必须学得扎实,理解得透彻新教材在课节安排上也符合这种理念,给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 二、灵活运用教材导入语 在新教材中,每一节知识点前面都编排了一小段导入语例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中,导入语为:鸟鸣青翠如玉,琴声宛转悠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在“力”一节中,导入语为: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

      比赛中,两个人通过腿、腰、肩和颈的力量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在“磁场”一节中,导入语为:罗盘的发明对我国早期航海领域的影响及司南的简介这些导入语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举出的事例非常生活化,便于学生想象和理解;第二,情景设计比较有趣,便于引起学生注意;第三,提出的问题有神秘感,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第四,与本课知识点联系紧密,与课标要求贴近;第五,充分体现了“物理是有用的”这一观点,让学生更加热爱物理,热爱自然科学 教师往往在导入环节都以其各自的经验或实际情况举出相应例子这样做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可操作性,但教材中的导入部分依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例如,在“两种电荷”一节中,导入语是几个摩擦起电现象教师在讲解这一节内容时,往往通过几个摩擦起电现象的演示实验来引出带电现象这一概念这样做虽然节省了时间,但却忽略了引入的意义,那就是兴趣这一节内容既多又杂,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很难把一整节课坚持下来所以,如果把这部分引入变成学生动手操作的三个小实验,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推理中亲身体验电荷的存在,整节课就更加顺畅了 教材中每节导入语的设计已经很完善了,但在语言设计上还比较含蓄,重在叙事,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平淡的原因之一。

      例如,在讲解“动能和势能”一节内容时,直接从水推动水车,弹弓射出弹丸这两句话中引出本节内容学生会觉得比较突兀,能量定义也比较书面化,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以举例子的形式呈现,教学效果则会有所不同:钱以多种方式存在,你把它存入银行,它就成了存款,有被花掉的可能,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为“你的能量”不论你是从自动提款机上提取现金,还是把钱存入银行,都没有改变你的所有资金数目,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这种方式既解释了能量的意义,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适当例子的引入、风趣的语言和对导入的适当改进,可以让课堂教学不再沉闷、枯燥 三、“动手动脑学物理”,重在学以致用 新教材中用“动手动脑学物理”代替了“课后练习”这部分内容,这是物理教材对课后习题的本质改进避开了以练习知识点为主的模式,从生活出发,从社会出发,在体现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物理是有用的”,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着社会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因为“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题无法满足教学的练习量,所以教师很容易忽视课后这些题目,而把精力直接放在辅助练习册上其实,这样做看起来好像是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实质上却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

      没有贯彻学以致用的物理学习理念,是没有意义的教学,也不是长远的教学当学生对枯燥的知识产生抵触心理时,其教学结果就是失败的对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应用性题目的理解和活用才是正途例如,在“磁生电”一节内容中,课后有一道关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的题目因为本节内容的学习给学生灌输了一种思维定式,一谈到电磁感应就想到发电机,而其他的应用就被忽视了学生通过这道题能够更多地了解电磁感应应用的其他成果,进而知道物理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明白生活中常见的复杂电器是如何工作的,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加了学习兴趣,又让他们感受到了前人在探索和利用自然科学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科学世界”与“STS”不仅是扩展知识,更是培养物理“求学精神”的手段 在新教材第一部分“致同学们”中是这样介绍“科学世界”和“STS”的:两者都属于扩展性内容,前者是介绍物理知识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扩大了学生视野;后者是介绍和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问题那么扩展内容只有表面这些吗?答案是否定的 教材“科学之旅”中的“如何学习物理”这部分内容告诉学生: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的。

      从实际生活中了解科技成果的应用,进而探索其原理,更加合理地使用科技成果科学世界”与“STS”中介绍了比较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重要的物理学发展历程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老一辈物理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不懈的信念和获得成功的喜悦现在中学生缺少这种做学问的“求学精神”,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主动思考、不主动研究,就更谈不上主动实践了作为实验学科的物理,在这样的环境中已渐渐失去了它的光彩所以,扩展内容不只是扩展知识,更是形成做学问这一习惯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平面镜成像”一节内容中,“科学世界”介绍了凸面镜和凹面镜这两种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光学仪器汽车后视镜和太阳灶烧水的例子,能让学生了解这两种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物理兴趣小组的课后作业中设计了一个小课题——用镜子让生活更好,其内容涉及安全防范问题、节约能源问题等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应用能力,又让物理真实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学生在发明创造中体验着科学的乐趣扩展性内容活动可以放在课后进行,虽然操作起来有些繁杂,但却是学好物理的有力助推器 物理教材与物理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课程标准起指导作用,告诉我们“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而教材除了承载知识外,更让学生知道了“学什么”“有什么用”,它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如能使之用活,就能体现教学的艺术性了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师只有深入把握教材的内涵,才能成就学生的物理梦想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