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介绍.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02288760
  • 上传时间:2023-03-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4M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滨江森林公园1 公园概况滨江森林公园位于**市浦东新区最北端高桥镇高沙滩,北临长江口,西临黄浦江,占据了**独一无二的黄浦江、长江和东海“三水并流〞的独特地理位置公园隔黄浦江与炮台山相对,隔长江与横沙生态岛、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九段沙湿地保护区相望,是**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郊野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由**市园林**和英国阿特金斯公司设计的联合体方案为主,并融合其它方案进展优化、改良总规划面积300hm2,其中一期工程规划面积为120hm2,于2004年第4季度开工建立,2007年3月正式开园这是**市近年来规划建立的最大的近郊森林公园通过滨江森林公园的建立,与炮台公园形成隔江相望的布局,同时形成了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标志性滨江景观,这也是水路进入**的门户景观公园的建立进一步平衡了城区绿地布局,缓解**宝山和浦东高桥地区缺少特大型公园的现状,成为中心城区市民可以到达的最近的森林公园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先进,布局合理,先后获得2021年度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优秀风景园林工程一等奖、2007年IFLA亚太区优秀风景园林设计二等奖、2007年**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等 滨江森林公园地理位置2 公园规划2.1 设计理念公园的一期用地是三岔港苗圃用地,于20世纪50年代采取“吹泥成陆〞的方法围垦形成,土壤属堆叠土。

      苗圃建于1984年,土壤、植被条件良好,具有良好的滨江景观、湿地、自然植物群落景观,可观日落日出基地二期中现有的景观主要是由农田和村庄组成,具有一定的江南农村特色作为**城市近郊两江交汇处的森林公园,既要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也要为游客提供完善的效劳结合**建立生态型城市的开展方向,滨江森林公园的建立理念可以概括为:坚持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理念,保护和恢复苗圃这一典型原生态环境的自然形态,充分利用基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充实提高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和地方历史及文化内涵,建成自然生态和谐,绿化景致宜人的展现滨江特色和近郊自然风光的郊野公园2.2 规划目标公园规划目标是通过改造建立,并在未来的管理养护中,不断贯彻生态环保理念,引入历史文化内涵,从人工自然环境逐步向自我维持功能和生态平衡的森林景观和人性化效劳设施的森林公园开展将公园塑造成两江交汇处“城市、自然、文化〞的舞台和独具特色的滨江标志性景观,能够在完善和强化原有的环境构造和生态系统的根底上,建立具有地域性特征、外乡性特色的高品质的综合环境和形象,同时营造一个尊重自然、关心自然的场所,给人对自然的理解、认识和交流创造良好的空间和气氛,最终通过公园的建立,能够改善地带环境,提升区域性景观品质,实现城市可持续开展。

      2.3 建立主题“人与自然和谐〞是公园建立的主旋律,从苗圃改建公园的过程看,既要突出其自然形态和景观效果,也要突出改建的特殊意义,简单来说可以将公园建立的主题概括为“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开展〞三岔港苗圃基地示意图滨江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平面图3.公园定位苗圃改建为公园的工程较少,在**曾经有**苗圃改建为**植物园,共青苗圃改建为共青森林公园为先例,但大都属于搬迁后重新建立,所以建立经历较为缺乏滨江森林公园改造成功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保护原生态景观为主,侧重内部调整和完善,在充分保护利用原有生物资源的根底上,结合郊野森林公园的内涵,形成公园自身的特色,所以在改造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上与以前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没有现成的经历可借鉴建园伊始,首先对基地现有的各项影响改造建立的生物因子进展调查,收集原始资料,对植物、动物、鸟类、土壤以及滨江的潮水位等进展调查,着重突出植物资源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苗圃内植物资源丰富,局部观花、观叶植物景观良好苗圃内现有植物20余万株,其中乔木95种,灌木62种,草本149种,藤本植物28种,主要是由自然发育和人工栽培种组成,自然发育形成的野生植物有46科141种,主体是被子植物41科135种。

      局部自然度较高的区域已经形成大乔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群落构造,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生物栖息环境但也存在大量加拿大一枝黄花、一年蓬、葎草、猪殃殃等恶性杂草种群在此根底上进展分析评估,并最终确定施工方案针对滨江森林公园在**绿化网络系统中的作用及其自身特点,设计方明确了公园的定位,防止城市公园的痕迹,突出野趣和自然风貌,形成人、动物、植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同时贯彻生态环保要求,公园趋向零排放和零污染并逐步形成低本钱的养护体系通过对基地现状和建立目标的分析,提出了郊野森林公园概念即位于城市近郊、有良好的自然景观、森林植被及田园风貌,并可供游客休闲娱乐的公园公园管理建立的根本目标就是将对自然景观的改变减小到最低程度要致力于保存乡土植物和动植物的栖息地也就是要最少的牺牲自然特色、最多的满足植物生长、动物和鸟类生活和游客休憩欣赏的需要,要尽可能做到和谐性、地方性和实用性相统一同时要表达人性关心,充分考虑游客的生理、心理需求和游憩行为特点,结合环境进展细致有效的设计既要有原生态的保存,也要给游客带来休闲、运动、阳光与遮荫由此对现有资源保护就形成了通过有效的人工干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群落稳定,生态系统趋向平衡的森林景观。

      在植物分级保护方面,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原那么:全面保护现有植被;现有植被重点保护、适当整治;现有植被根本保护、适当人工干预;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在整体保护及协调的根底上局部改造 由此,对原有次生态景观和植物群落如次生态林、杂木林及草甸植物群落、原滩涂湿地等进展重点保护,果木、滨水植物、野生草本植物和原有植被中有特色的局部群落在进展梳理后,适当补充完善以形成新的植物景观4 公园布局4.1 按照主题划分滨江森林公园栈道景观按照植物景观主题,公园可以划分为湿生植物欣赏区、生态林保护区、特色植物欣赏区、果园区四个主题景区为了满足游客游览的需要,从一区转入另一区时,设置了与林地风格相协调的木栈道,木栈道采用曲径通幽的做法,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曲折的布局可以增加园景的深度,防止一览无遗的弊病通过木栈道狭窄且长的空间形式—通常具有较强的空间导向性,向游客暗示:沿着它所延伸的方向走下去,必会有所发现木栈道历经途中的水杉林、木平台休息区、旱溪等,不同的欣赏点,不同欣赏角度的变化,为游客带来“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4.2 按照功能区划分全园分为滨江景观带、森林湿地区、原生林地、植物区、湿地鸟园地、艺术果园、儿童园、一期游客中心、农业景观区、木屋度假区、二期公共效劳区、草坪游憩区、运动休闲区、苗圃等15个景观功能区。

      4.2.1 地标景观该标志性建筑位于公园主轴线的北部末端,不管从陆地上或是水面上都能最大限度地对视觉产生冲击建筑的形状类似桅杆上悬挂的鱼网,宛如在河流中崛起的山脉和人类的脊梁4.2.2 游客效劳中心结合一期入口扩大成为游客效劳中心,它也是主轴线的起点,拟采用一组建筑,形式低调,结合植物造景和水景的方式设计,使之成为融于自然的生态建筑4.2.3 特色植物区〔1〕杜鹃植物区一般的国内外植物园中的杜鹃园是专类植物展示园,主要功能为收集、展示和科普,以造景为辅而滨江森林公园中的杜鹃园与其相比,造景的功能更加优先,比较注重杜鹃数量上的规模效应,突出造景艺术、景观类型多样化,给人以自然野趣的感受同时在杜鹃的养管方面也较为粗放.力求符合节约型园林的要求园内有20余种杜鹃品种,数量过万株,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杜鹃专类园品种选择上以**地区生长良好的毛鹃、夏鹃等为根底,栽植数量占杜鹃总量的80%~90%;同时适量引人外来的杜鹃品种,如:云锦杜鹃、西洋杜鹃、鹿角杜鹃、日本园艺杜鹃、欧洲园艺杜鹃、耐普山杂交杜鹃、锦绣杜鹃、白花杜鹃、紫蝴蝶等;花色主要为紫、粉、 滨江森林公园杜鹃园景观红、白为主 杜鹃园位于滨江森林公园中央地区,占地面积约6.7hm2。

      其内筑山,主山体高8m,这在**临江地区人工堆筑土山已经是接近极限了其西侧的地势约6.5m,为次峰,东南5m,为配峰,形成山峦跌宕,坡地起伏的仿自然山地景观整个地形向南和西南方向渐低,平缓过渡以适应杜鹃山地生长条件和构筑溪流之需要溪流全长约300m,岸线长600余米,在山顶形成天池景区天池面积虽然仅260余平方米,为杜鹃园的溪流源头,亦为整个森林公园的水源溪流自天池向东南蜿蜒而下,曲折流淌,中间形成2股支流一股向东、一股向南流入原有湖区,溪涧设置多处园桥、汀步、踏石溪流落差0.5—2m不等,上下错落,跌宕起伏,水景变化不一天池和溪流以龟纹石筑就,纹理深浅不一,纵横交织,敦实得意,衬托出杜鹃的美艳与沉稳、风格与品位园内杜鹃属植物造景以大手笔大块面地群植为主,构成杜鹃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的景观效果,力求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杜鹃专类园配置手法上借鉴国内外的杜鹃园,并根据杜鹃的生长特性和人的欣赏要求,在土壤、排水、地形采光、通风等方面力求创造理想的生境条件杜鹃配置:①上木配置:要求形成杜鹃生长的上层乔术群落,营造上木特色景观环境主要以落叶大乔木为主,如槭树类、无患子、马褂木、朴树、红果冬青、银杏、榉树、榔榆、水杉、墨西哥落羽杉、枫香。

      少量的香樟、女贞、杜英、乐昌含笑等常绿乔木以增加背风光,合理控制乔木的密度,形成疏林景观并开设林窗,留出空间②下木配置:除大量种植杜鹃外,下木配置选择能弥补冬秋和早春季节欣赏性状单调的植物及杜鹃花科的其他植物,如山茶、黄馨、蜡梅、南天竹、茶梅、鸢尾、葱兰、二月兰、大X风草等以杜鹃为主,其他植物为辅,主次关系明确,衬托杜鹃的美丽配置方法:①群植:根据花色和株高,一般高在后,矮在前,同一色调群植或比照色调群植形成不同色彩,色调的视觉感受在园内选择坡地、谷地,形成杜鹃坡、杜鹃谷等特色景区②带植:根据乔木林走向配置或按道路、溪流、河道走向,形成带状或线状杜鹃群落,有的不同品种花色分段种植,有的混合种植③花境:将杜鹃与其他灌木或宿根花卉台植,构成花境种植区,在园路、草坪林缘,宜同山茶、百子莲、玉竹、鸢尾等配置成杜鹃花境④点植:主要在景石、建筑、园桥、瀑布、汀步旁或座椅一侧与片植、群植杜鹃形成比照,使杜鹃无处不在⑤环植:在疏林草地的周边林下环植以杜鹃花带,突出草坪空问开阔通透的效果2) 蔷薇植物区 蔷薇科植物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许多植物早春时节满树繁花,呈现出美好的春季景观,其中又以海棠类和樱花类植物为最。

      在公园中建立有一定规模的赏海棠和赏樱花景观的专类园,进一步丰富了园内植物景观,使其成为**市春景秋色的基地蔷薇园面积约10 hm2利用原有大片海棠树,构成海棠林此外,还设有樱花林、桃花林、杏花林等〔3〕木兰区木兰科植物的树干挺拔,树姿雄伟、树形优美,花大艳丽,高洁典雅,白玉兰也是**的市花,深受广阔群众的喜爱建成的木兰区面积约6hm2,利用苗圃原有资源,建立了近400m的广玉兰大道,通过将不同规格、姿态的广玉兰配置成疏密错落的从群,打破了成排成行种植的规那么式种法,表达了自然流畅的景观效果另在苗圃原有白玉兰的根底上,新增**玉兰、红玉玉兰、黄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和天目玉兰等品种,使欣赏玉兰超过1000株,形成以白玉兰和广玉兰为主、春季股份中玉兰争相绽放的姹紫嫣红的欣赏效果4) 湿生植物区 在现有林地的根底上结合地形和水系改造,以四周原有香樟林、水杉林、枫香林、广玉兰林等为主要背景,开挖人工湖,湖面积占了欣赏区的三分之一,湖中既分布了有多个不规那么的“小岛〞和“半岛〞,在原有植物群落的根底上新增了苦楝、枫、枫香、乌桕等乡土树种,还种植了50多种水生湿生植物,如菖蒲、鸢尾等水生植物欣赏区。

      形成池中荷花盛开、鱼游水浅,岸边芦苇丛生、鸢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