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师的童年故事.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老**
  • 文档编号:315518304
  • 上传时间:2022-06-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2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师的童年故事 居里夫人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丽的小姑娘,学习特别用心.不管四周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留意力.一次,玛丽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嬉戏.玛丽似乎没观察一样,在一旁用心地看书.姐姐和同学想摸索她一下.她们静静地在玛丽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丽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丽读完了一本书,凳子 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也 像玛丽一样用心读书,仔细 学习.玛丽长大后,成为了一 名科学家.她就是获得诺贝 尔物理学奖和获得诺贝尔化 学奖的居里夫人 1 霍金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力量好像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由于作业总是“很不干净”,教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久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挖苦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

      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毕竟是什么缘由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头感兴趣起来,他常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当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觉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讨论特别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简单太浅显,显得特殊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根底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今,霍金开头了真正的科学探究 爱迪生 爱迪生小时候喜爱大自然7岁时被妈妈送到了学校从今,爱迪生每天都要端坐在教室听恩格尔教师讲1加1等于2,或者说2等于1加1爱迪生开头在课堂上琢磨其他的事,例如他想:既然摩擦动物的毛可以生电,那么,假如把电线接在猫身上,再用力摩擦猫的毛是不是可以发电?恩格尔教师最烦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的学生,于是他常常呵斥 2 爱迪生,爱迪生的学习成绩成了全班倒数第一更让恩格尔教师愤怒的是,爱迪生还爱冷不防地问些令人难以答复的稀奇奇怪的问题为此教师跟家长说这个学生跟不上学习,令家长将孩子领走。

      爱迪生的妈妈说:“据我观看,爱迪生还算聪慧……”恩格尔反对道:“不不不,他总考全班倒数第一!并总提荒唐奇怪的问题,例如他问:…教师,为什么 2加2等于4??等于4就是等于4,这还要问吗?”妈妈不以为然地说:“恩格尔教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算荒唐的问题巴!当牛顿发觉一个苹果掉下来,提出了个问题: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往天上掉?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荒谬的问题,却成了牛顿发觉万有引力定律的第一步我们能说,牛顿不该提出这样的发问吗?” 恩格尔一时不好答复,可他还是坚持己见,边敲着桌子边说:“牛顿是谁,您的孩子又是谁,能相提并论吗?” 爱迪生一生中惟一正规的教育就这样完毕了走在回家的路上爱迪生对妈妈说了一句心里想了很久的话:“妈妈,长大后我要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创造家!” 牛顿 1642年的圣诞节,在英国.林肯郡.沃斯索普村一个农夫家庭中,一个天才人物–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诞生 牛顿十二岁时,舅父的资助下进入皇家中学可是这时的牛顿并不是个聪慧伶俐的孩子,他在学校里的功课都做得很差,而且身体也不好,性格缄默和爱发白日梦,几乎没有出众之处他的超人才智竟然是被一个野蛮的同学无理地在他身上踢了一脚而唤醒的!他跟那个同学打架而 3 且打赢了,可是那个霸道的同学在功课下却远比牛顿好。

      于是牛顿便决心发奋,誓要在功课上超越他,结果他不单在皇家中学中名列前茅,十八岁时更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美丽又严峻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数学、几何方面特别精彩的男孩,信任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其次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凳子,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非常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教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教师面前,确定地对教师说:“有,教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凳子,说:“这是我第一次和其次次制作的,刚刚交给教师的是第三个木凳子虽然它并不使人满足,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鄙视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在他不满足自己的小凳子 4 的时候,他又再次投入制作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凳子,最终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在制作小凳子的过程中,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不满意已有的成绩,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林巧稚 林巧稚1901年12月31日生于厦门鼓浪屿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林良英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他思想开明,认为女子也应把她培育成才林巧稚5岁时,母亲因患子宫癌病故林巧稚永久不能遗忘母亲去世时那极端苦痛的一幕,她模糊地意识到,做女人是多么的不易7岁那年,她进入蒙学堂,开头了学习生涯林巧稚从小学习勤奋,在学校是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 林巧稚的童年,正是中国备受凌辱的年月她的家乡在东南沿海,常能看到外国人高人一等的样子,人之间的不公平给了她剧烈刺激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不甘屈辱的剧烈自尊感与她的年龄静静地同时生长 钱学森 在钱学森3岁时,有非凡的记忆力,此时已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专心算加减乘除邻居相传钱家生了个“神童”。

      5岁时,他已可读懂《水浒》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有一天他对父亲说:“英雄假如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父亲快乐地说:“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需好好读书,努力学习学问,奉献社会”钱均夫常常给儿子讲“学习学问,奉献社会”的 5 道理这八个字完成了钱均夫的家训,深深地印在了钱学森幼小的心灵里 在小学低年级时期,男孩子最喜爱玩用废纸折的飞镖每次比试,总是钱学森扔得最远,投得最准同学们不服气,捡起他折的飞镖认真讨论,原来他折叠的飞镖有棱有角,特殊规正,所以投起来空气阻力很小;投扔时又会利用风向风力,难怪每回都数他投得最远最准呢!小小年纪的钱学森竟然颖悟了某些空气动力学的常识,这不仅使同学们,而且使教师也赞叹不已20多年后,钱学森果真成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家,这是不是可以从他童年时代玩飞镖的悟性上看出点端倪呢?从这个意义上说,钱学森从小便显露出了良好的禀赋与非凡的天资 李时珍 还在李时珍少年时代,他的父亲就常把两个儿子带到自己充当诊所的道士庙“玄妙观”中,一面行医,一面教子读书,不时让孩子们帮忙誊抄一下药方。

      李时珍耳濡目染,对行医的学问技能越来越熟,兴致也越来越浓,经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开父亲的医书,读得津津有味《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篇,他都背诵如流 一天,李言闻应病家之邀,带着长子出诊去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时珍一人这时,来了两位病人,一个是火眼肿痛,一个是暴泄不止李时珍思考了半晌,说道:“父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我先给你们开个方子,试试看能不能治好不行的话再找我父亲那泻肚子的 6 病人难过极了,迫不及待地说:“好,好,郎中的公子开方子还能有错?”另一个病人也捂着红肿的双眼,连连督促时珍开方李时珍便坚决地开方取药,打发病人走了李言闻回到家中,发觉了小儿子开的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忙问:“这是你开的?”时珍小声答复:“是的,不知道对不对?”然后,把病人是什么病症,为什么要用这些药,这些药有什么性能等等,一股脑儿说了一遍,讲得头头是道李言闻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才知道,儿子不仅读了不少医书,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症下药,的确是块当大夫的材料,心中不觉又惊又喜 钟南山 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广州医学院院长、广州呼吸疾病讨论所所长、呼吸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为了进展祖国的医疗、教育和科研事业,他三十多年如一刻苦攻关,不断攀登,取得了累累硕果,做出了突出奉献 华罗庚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专心有一次,教师把自己保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提倡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胜利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胜利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胜利在尝试 7 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教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锋利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固然一试就胜利是比拟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屡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胜利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便否认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规律混乱,不堪卒读 虽然语文教师当时非常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安徒生 安徒生是全世界闻名的童话家,他的家乡在丹麦一个小镇上小时候,安徒生家里特别贫困,父亲是个补鞋匠,母亲帮人家洗衣服,家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安徒生的玩伴也都是些穷人家的孩子,那些有钱人都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跟穷孩子一块儿玩有许多穷孩子从小就要帮家里干活,因此许多时候安徒生是一个人 有一次,父亲看孤独的在家玩,就说:“孩子,爸爸来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够简陋了,只有一间小屋子,破凳烂床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塞得满满的,没有给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动空间然而,就是这么一间破烂的小屋,父亲却把它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似的,墙上挂上了很多 8 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是在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这些书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联翩,经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橱窗里父亲雕刻的木偶,依据故事情节表演起来这还不能让他感到满意,他还用破裂的布片给木偶缝制小衣服,把它们装扮成讨饭的穷人、没人理睬的穷小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