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ppt
263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管理学原理与方法,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一篇 总论,第二篇 管理前提与本质,第三篇 管理的首要职能,计划工作,第四篇 有效合理的分工,组织工作,第五篇 领导艺术与技巧,第六篇 确保目标的实现,有效的控制,第七篇 管理的创新,2,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返回总目录,故事,3,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 管理的含义,一、管理的定义,什么叫管理?,管理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广泛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自古有之本书的定义,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五个要点:,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4.协调的中心是人;5.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4,二、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是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管理与人类社会共存、存在管理的两个必要条件,、管理以组织为“载体”,管理与组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组织的内部要素:人;物和技术;机构;信息;目的。
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要素:行业;原材料供应商;,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市场;技术;政治,经济形势;政府;社会文化管理有任务、职能、层次,5,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这一体系,中的人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实现本组织特定目的和使命;,工商企业: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取得利润,为社会提供税收和积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出高水平成果、服务社会,()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成员有成就;,()关心社会影响,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组织信誉;遵守国家法律、政策;,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关系6,管理的职能,可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第一,五项职能间存在某种逻辑上的顺序关系,但,又有机融合,相互交叉、周而复始地不断反馈和循环;,第二,不同组织层次在管理职能的重点上存在差异;,第三,对管理职能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各项基本职能涵盖的内容及其方法加深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职能,特别是决策和创新;,第四,协调也是一种管理职能的观点:,组织可以通过协调职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效果7,管理的层次,高层管理者:大政方针决策,决断带全局性的问题,中层管理者:贯彻执行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进行,组织协调,基层管理者:组织日常的员工活动,处理带事务性、技,术性的问题,管理的不同分工和专业领域:,政治思想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8,政治思想管理:依靠路线、方针、政策,靠组织手段和方法,行政管理:依靠国家权力、法律、法规,业务管理:靠内行,靠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特殊规,律和方法,、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管理者的角色,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人和工作,9,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学,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一、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社会属性,管理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二、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整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10,艺术性,:,管理强调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在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管理提供的是理论、原则、基本方法,而非针对问,题的答案;针对各种问题,要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求得解决,实现组织目标11,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将管理者分成十种角色,且归为三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包括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3、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12,二、管理者的技能,卡茨认为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对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来说,他们应该具备的以上三种技能比例不同13,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第三节 管理学的特点、内容和学习方法,一、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有别于具体的和专门的管理学,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多科性(综合性),内容上,从所有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方法,上,综合运用自然、社会、技术多学科成果,管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学、技术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都有联系。
14,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历史性,实践和历史的产物,、实用性(实践性),管理理论、原理和方法都是实用的,二、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从管理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二重性上研究;,、从历史角度即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上研究;,、深入管理过程研究:职能,管理要素,原理、,方法、程序和技术等15,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三、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一)、管理在现代社会有很高地位、起重,要作用,、管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管理是生产力中的结合性要素,美国人称:“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日本经济腾飞依靠两个车轮: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管理是提高一个组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有效的管理可使人、财、物消耗、占用最少而正确实,现目标管理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16,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二)、是提高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管理知识来源于:,直接经验 亲身实践获得,间接经验 学习+实践,最有效、最迅速的途径,(三)、未来社会更需要管理,管理重要性的典型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起、衰落和复兴,17,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四,、,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一)、归纳法,(二)、试验法,(三)、,演绎法,18,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管理学发展史概述,一、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人类社会产生,18,世纪 经验管理,二、早期管理思想萌芽阶段,18,世纪,19,世纪末,形成一定认识,但水平较低,尚无系统、全面研究,三、管理理论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在 管理逐渐成为学科,管理活动管理思想管理理论,19,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第二节 早期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早期著名管理实践,埃及金字塔、巴比伦古城、中国万里长城的建造工程,兴盛的古罗马帝国、罗马天主教会的组织,早期管理思想,圣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话录、,周礼、孟子、孙子,20,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6,18,世纪 封建社会(奴隶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管理实践,商业行会、手工业行会,厂商组织,威尼斯兵工厂的管理,管理思想,意大利 佛罗伦萨 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王子中,提出管理国家、运用权威的四原则:群众认可,权威,来自群众;内聚力;领导能力;求生存的意志。
21,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第三节 管理学理论的萌芽,中世纪后期(18世纪,19世纪中):,管理理论的研究,管理职能、原理,管理技术、方法的研究,一、管理职能、原则等理论方面的研究,亚当,斯密,“国富论”,塞缪尔,纽曼,“政治经济学原理”,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工业经济学原理”,22,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二、管理技术、方法方面的研究,普鲁士军事理论家 卡尔,冯,克劳斯威茨的理论观点,英国 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机器及制造业经济学”,苏霍制造厂 瓦特的管理实践,英国 罗伯特,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23,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第四节 管理学的产生与形成,19世纪末,科学管理开端,一、美国“管理运动”科学管理,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历时40,50,年,研究管理,促进工业发展,大学课堂,成为独立,研究领域 三次高潮:,1911,1912年东方铁路公司提高票价意见听证会、,美 国会 泰罗 听证会,1920年 美 通用汽车公司改组 阿尔弗雷德,斯隆,19241932年 美 西屋电气公司 霍桑试验,24,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二、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工时研究与标准化,差别计件工资制,职能原理,例外原理,三、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论,、享利,法约尔及其管理理论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管理过程之父”,25,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企业基本活动,技术、商业、财务、核算、安全、管理,企业管理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条管理原则,、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德国著名社会活动家马克斯,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巴纳德自觉协作活动系统,美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特 社会系统学派理论奠基人,26,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四、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德国工业心理学家创始人 雨果,孟斯特伯格,澳藉美行为科学家 乔治,埃尔顿,梅约及其霍桑试验,工场照明试验,霍桑试验 继电器装配试验,公司普查(大规模访谈),接线板焊接工作室试验,27,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第五节 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一系列的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
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的三方面内容:,28,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一、,运筹学,这是一种分析的、实验的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专门研究在既定人、财、物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量分析,统筹兼顾研究对象整,个活动所有各环节间的关系,作出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人、财、物力的综合安排,以达到最大效果规划论、库存论、排队论、,对策论(博弈论)、搜索论、用于战术性,网络分析(计划评审技术、分析论证,关键线路法),代表性人物 英国物理学家 布莱克特,29,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二、系统分析,把系统观点和思想引入管理,运用科学和数学,方法对系统中事件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美国兰德公司 1949年首先提出,系统目标、任务,研究整体与局部,可选方案 战略性的高级决策研究,选优,组织实施,运筹学和系统分析作为决策工具,两种方法共同使,用,互相补充30,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三、决策科学化,指决策时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采取严密的逻,辑思考方法,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程序作出正确决策。
运筹学,(提供分析技术)电子计算机、,MIS,系统分析 (两大先进工具),(提供分析思路),科学决策,31,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第六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二战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日益提高,对管理理论普遍重视,除管理学家外,,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 从不同角度、背景、方法 现代管理,生物学家 对现代管理进行研究 理论丛林,哲学家,数学家,32,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一、社会合作系统学派,以组织理论为研究重点,美国 切斯特,巴纳德经理的职能、怀特,贝克,二、经验或案例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美国 德鲁克、戴尔、纽曼、斯隆,三、社会技术系统学派,重视社会协作系统与技术系统酌相互协调,英国 特里斯特,33,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四、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如: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双因素论”、,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理论”,五、群体行为学派,主要关心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着重研究各种群众的行为,方式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 梅约 霍桑试验,34,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科学,六、决策理论学派,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代表人物 诺贝尔经济学奖者获得者 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