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人教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年级教案.doc
47页全 册 简 析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包括“敦厚”“崇礼”“责任”“竞争”“共赢”“君子之品”“君子之行”“少年君子”八个单元里面分五个板块“经典诵读 ”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明晓事理”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广闻博识”:部分主要积累古代更多的传统文化 “余力学文”部分巩固文章的中心,更能了解文章所讲的道理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学内容】1温良恭俭【教学目标】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简介经典诵读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明晓事理六、广闻博识七、余力学文八、学以致用:同学交流、讨论板书设计】温良恭俭【揭示中心】:一个人具备了温、良、恭、俭、让这五种美德,就更容易获得人们的亲近和帮助,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教学内容】2泰山乔岳【教学目标】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明晓事理六、广闻博识七、余力学文八、学以致用1、一起多形式诵读2、课外搜集资料,与老师、同学交流板书设计】2泰山乔岳【揭示中心】吕坤以自然景象比喻君子人格的八种精神特质,教导我们要具备刚正坚毅之身,宽广包容之胸,温润和悦之容,明察秋毫之目,改天换地之手,脚踏实地之足,谨慎戒惧之心,冰清玉洁之骨教学内容】3心包万物【教学目标】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二、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明晓事理六、广闻博识七、余力学文八、学以致用1、课外搜集资料2、与老师、同学交流板书设计】3心包万物【揭示中心】君子修身立德,讲仁爱,遵礼义,时刻保持谦让,心胸宽广得就像天地包容万物一样,这样的话,全天下的人都会对你心悦诚服,四海之内也到处都有你的朋友教学内容】4敦厚崇礼【教学目标】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明晓事理六、广闻博识七、余力学文八、学以致用1、课外搜集资料2、与老师、同学交流板书设计】4敦厚崇礼【揭示中心】人们常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朴实敦厚,是君子的美德;读书求知,是明理的前提,一个人不修养德行,不努力学习,就难以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学习需要温故知新,修得中在敦厚崇礼教学内容】5礼义者,仁之端【教学目标】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明晓事理六、广闻博识七、余力学文八、学以致用1、课外搜集资料2、与老师、同学交流板书设计】5礼义者,仁之端【揭示中心】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能践行礼仪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又说“不知礼,无以立由此可见,学礼、知礼、守礼,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一个人不懂得礼,就无法与人交往,更难以在世间立身教学内容】6定社稷,序民人【教学目标】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明晓事理六、广闻博识七、余力学文八、学以致用1、课外搜集资料2、与老师、同学交流板书设计】6定社稷,序民人【揭示中心】礼,不仅是治国安邦的法宝,也是维护社会秩序、醇厚社会风气的关键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如果缺少了礼,就像门没有栓轴,无法开合;就像盲人没有向导,难以前行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特别强调礼在治国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教学内容】7恭与敬,礼之本【教学目标】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明晓事理六、广闻博识七、余力学文八、学以致用1、课外搜集资料2、与老师、同学交流板书设计】7恭与敬,礼之本【揭示中心】敬,是礼的精神内核,“不敬,则礼不行”内在的敬一旦丧失,礼就会流于虚伪的形式有教养的君子,内心必然具有敬的意识,对天地、祖先、国家和老师的虔敬,就是礼的三个根本教学内容】8礼从宜,使从俗教学目标】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课时】1。












